分享到           

满短小的一篇,于是手抖(?)~~~
一口气翻译出来好有成就感(?)



先天失明的响尾蛇的攻击行为
The Strike Behavior of a Congenitally Blind Rattlesnake


作者:KENNETH V. KARDONG AND STEPHEN P. MACKESSY, De- partment of Zoology, 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 Pull- man, Washington 99164-4236, USA.

以前的研究工作显示,具有颊窝的蝰蛇放弃了视觉信息,转而依赖温度信息进行攻击(Noble and Schmidt, 1937; Bullock and Cowles, 1952)。但我们仍不知道这种缺少视觉信息而做出的攻击行为到底能有多明确和精准。对于响尾蛇来说,攻击行为中主要使用的感受器是眼睛和感受热的面部颊窝(Dullemeijer, 1961; de Cock Buning et al., 1981a, b)。来自颊窝的信息由三叉神经(trigeminal nerve)传至延髓(medulla oblongata),并在网状核和视顶盖(optic tectum)系统中轮流处理(Schroeder and Loop, 1976; Terashima and Goris, 1977; Gruberg et al., 1979; Newman et al., 1980; Meszler et al., 1981; Schroeder, 1981),该处也是由眼睛传来的视觉信息的接收器。同时接收眼睛和颊窝信息的视顶盖中的双峰神经元(bimodal neurons)显示,视觉和温度信息将在这里融合并同时处理(Newman and Hartline, 1981)。从视顶盖的上行途径(ascending pathways)更进一步传达到前脑的信息为红外线和视觉信息(Berson and Hartline, 1988)。这个组织可能对常在夜间或洞穴中狩猎的响尾蛇而言有非常重要的功能,由于在这些环境下视觉信息较少或缺乏。在这时,蛇可能会更依赖温度信息;且这种情况较常出现在以啮齿动物喂食的、具有颊窝的蝰蛇中(e.g., Klau- ber, 1956)。

目前已有许多关于响尾蛇觅食行为一般特征的文献(Dullemeijer, 1961; Naul- leau, 1965; Kardong, 1975, 1982, 1986b; Estep et al., 1981; Chiszar and Radcliffe, 1976; Chiszar et al., 1982; Duvall et al., 1980; Gillingham and Clark, 1981; Scud- der et al., 1983),尤其是北太平洋响尾蛇(the northern Pacific rattlesnake)(Kardong, 1986a),这些研究提供了对攻击行为的基本详述、以及其他定性描述。实验室里出生的先天失明的幼年响尾蛇,可以提供研究眼睛在响尾蛇生活中所扮演角色、以及引发和控制攻击行为的机会。更进一步的,使用人工的方法遮挡同一个个体的面部颊窝,就可以令蛇无法使用这项感官,我们就能获得颊窝器官和热量感应在攻击行为中的功能和重要性。这项研究的目的是测试失明的响尾蛇个体的攻击行为,同时将他们的行为质量和正常的响尾蛇相比较。

失明草原响尾蛇Crotalus viridis oreganus的母亲搜集自加利福尼亚州的圣路易欧比斯波郡(San Luis Obispo County)。她被饲养在恒温室(24-27℃)中,昼夜周期为12:12;三个月之后,她诞下了四条小蛇,其中一条先天失明(即本实验的研究对象),剩下三条正常。失明响尾蛇还小时,我们给他喂食活的无毛幼鼠(“粉色”老鼠);当他长大一些,就喂食10-20 g的鼠,其中约一半是死鼠(冻过再解冻的)一半活着(被蛇攻击并吃掉)。给失明蛇投喂食物没有一定规律,直到他长大到18个月、48 cm长(从鼻到泄殖孔,SVL)。正式的喂养实验从此时开始。将蛇拿起放在解剖镜下观察时,可以清楚地看到他的眼睛已退化,许多和头部其他部分相似的细小鳞片盖在了眼睛的位置。该蛇其他的部位是正常的,包括有一对面部颊窝和一对鼻孔。

失明蛇被封装在约50 x 50 x 90 cm的玻璃容器中,环境温度为22-30℃,昼夜周期为12:12,饲养时间为一年,且为标准的安全饲养环境(Gans and Taub, 1964)。蛇笼中有铁丝支架,饲养方式按照另一篇文献(Kardong, 1986a)中所提到的那样。在喂食事先称量过的白鼠(Swiss/Webster strain)前(>1 hr),铁丝支架顶端为一块两段分别有两个洞(直径6 cm)的树脂玻璃。不透明的塑料管(直径6 cm,长30 cm)从这些洞中通过,悬挂在蛇笼中,但底端和笼子底面有7 cm的距离。笼子外包裹着一些报纸捆。喂食时,我们将老鼠从管子内滑下到笼子底,远离蛇头。投食完毕后,研究者将离开房间,并在饲养室内留下一直运行的、固定在三脚架上悬挂于笼子上方的相机,录像拍摄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这项测试约每月进行一次,但两次间不会少于14天。我们总计记录了49次喂食测试,并以此确定蛇的攻击频率(每次测试时的攻击次数)。其中40次的测试中加入了用于记录攻击行为的变量,包括击打老鼠的部位、老鼠是被绑住或自由的、以及成功注入蛇毒到猎物死亡的时间(蛇攻击到猎物最后一次运动的绝对时间)。Kardong (1986a)的文献中对各个变量都有更详细的讨论。在15个单独的的喂食测试中,我们将泡沫聚苯乙烯(Styrofoam)小球塞进失明蛇的面部颊窝,此外还在颊窝上盖上热的不透明胶带(标准的黑色绝缘带),以防止蛇利用颊窝的感官觅食。原本就失明、现在又被遮挡了颊窝的响尾蛇,接着又被以相似的喂食方式测试了一遍。我们比较了该蛇的攻击行为和该种正常(眼睛可见且未遮挡颊窝)响尾蛇在相似喂食测试下的行为,其中正常响尾蛇的测试共有152次攻击频率测试、143次记录各种变量的测试。为记录这些数据,我们测试了33条正常响尾蛇;每条响尾蛇个体的测试数据贡献率都在5%以下。这33条蛇的数据是在早先的研究中取得的,且每条蛇的尺寸都和失明蛇相当(Kardong, 1986a)。为分析这些比较的统计显著性,我们用了SAS79 package的方差分析(analysis of variance,ANOVA)和最小平方算法(least squares,GLM)(Helwig and Council, 1979)。


如同表1所示,失明响尾蛇攻击活鼠的频率更高,但当他的颊窝被遮挡后,频率降了下来。失明蛇同时趋向于攻击鼠的前端,鼠被咬中后平均242.6秒死亡。和正常视觉的响尾蛇相比,他们的致死时间没有显著差别(P > 0.7),攻击鼠前部的习性也没有差别(P > 0.2)。和正常蛇一样,被失明蛇攻击的鼠通常很快就可以逃离(这种情况占测试的88.5%)。在次数很少的鼠被限制自由的测试中,鼠通常都很小(<15 g)。然而,和正常蛇(Kardong, 1986a)不同,失明蛇的一次注毒对鼠(无论捆绑还是自由)的致死时间都没有显著差异(P > 0.5)。

尽管失去了视觉信息,失明蛇的攻击频率和正常蛇相当,都把猎物的前部作为攻击目标,并且在攻击后很快放开猎物。两者只在致死时间上存在差异,这可能是因为来自加利福尼亚州和华盛顿州的草原响尾蛇的毒液成分有些不同。无论如何,当失明蛇被遮挡颊窝,攻击频率减少到了正常蛇的四分之一。

失明蛇攻击和接触猎物的事实和Dullemeijer的观点(Dullemeijer, 1961)一致,即除了视觉,还有其他感官在引发和指导攻击行为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意味着,仅仅感受温度信息(de Cock Buning et al., 1981a, b)的面部颊窝和眼睛,都是攻击行为的主要感觉感受器。当然,蛇还演化了其他可能的感觉系统,包括化学感受器诸如犁鼻器(vomeronasal organ)和鼻道(nasal passage)(Chiszar and Rad- cliffe, 1976; Graves and Duvall, 1985)、皮肤内的机械感受器(Proske, 1969)、以及附属的温度感受器(Hensel, 1973; Chiszar et al., 1986)。然而,当蛇的眼睛和颊窝被遮挡后,他们就较少表现出或无法进行攻击行为,这说明了剩下的感官加起来都不足以和视觉及温度信息相提并论。相反地,这意味着眼睛和颊窝都是响尾蛇发起攻击的主要感官系统,尽管它们两到底谁占得比例更多,尚还有争论(e.g., de Cock Buning, 1983a, b)。失明蛇的能力不输于正常蛇,主要是靠其面部颊窝搜集到的温度信息,这支持了“当视觉信息受阻时、颊窝也能让蛇成功地攻击猎物”的观点。但生命的最初18个月,这条先天失明的响尾蛇学会了些什么,就不得而知了。

早期的研究注意到“失明”响尾蛇仍能够发起攻击(Dullemeijer, 1961)。我们的实验显示这条先天失明的个体不仅能够成功接触猎物,还能精准地以猎物易受伤害的前端(Kardong, 1986a)作为进攻目标。这种可以精准定位的能力显示,对响尾蛇而言,老鼠的热成像可以指示出猎物不同的部位(Kardong, 1986a)。当前研究的结果同样说明了蛇的红外线感受系统不仅可以分辨方向,还可以区分形状(Berson and Hartline, 1988)。

 

欢迎来到Dragicland,【总版规】请记得要看哦,还有这个也是好东西→如何回复?

原來響尾蛇是視力極弱的呀...
我只知道蛇會用溫度進行感應,還沒研究蛇有甚麼視力可言...
天空是最能幻想的地方,因為他永遠是個空

TOP


回复 2# 夜星

响尾蛇主要是靠颊窝的热感能力,对视力的依赖不强
所以自然也就没必要存在优良的视力了XD~~

文献 写道:
但生命的最初18个月,这条先天失明的响尾蛇学会了些什么,就不得而知了。
话说别忘了这点~
就像盲人可能具有其他超常的感官诸如触觉、听觉等一样
先天失明的蛇,完全也有可能因祸得福,获得了超常的热感能力~


【发帖际遇】:成野市灰月·地沙邀请 羽·凌风 参观会展中心,可是竟然要自己掏 20F卡币 买门票。

际遇事件仅作娱乐,正式设定请见【DL故事集】
欢迎来到Dragicland,【总版规】请记得要看哦,还有这个也是好东西→如何回复?

TOP


是阿
響尾蛇飛彈也是因熱感應命名而來的

TOP


話說響尾蛇飛彈
聽說可用房空對空飛彈對付
或是急速翻滾擾亂機尾熱流甩脫~

快把萌燦抱回家!
Don’t think, just do. For the heart is an organ of fire.

TOP


響尾蛇飛彈啊0.0
沒聽過...(被拖走
對飛彈不太知道,不過其他武器就很知道了
天空是最能幻想的地方,因為他永遠是個空

TO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