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自从我心爱的鸟死了之后,鸟日子系列就很久很久没有动静了......

前几天我在学校操场上看见一隻黑冠麻鹭在吃东西,于是我过去观察牠,在地上蹲了一个小时,写下这个纪录。

黑冠麻鹭觅食行为探究

摘要
本研究探讨黑冠麻鹭的觅食行为,了解黑冠麻鹭隔土寻觅蚯蚓的方式与进食地点的选择。经过观察发现,黑冠麻鹭在蚯蚓将尾部伸出土外排遗时将其捕食。

前言
黑冠麻鹭(Gorsachius melanolophus)是台湾浅山区与校园绿地常见的鹭科鸟类,常见其行走于土表觅食,遇到惊扰时会快步躲开,如无法逃离则会飞起,并发出刺耳叫声。黑冠麻鹭以小型无脊椎动物为主食,其中大部分为蚯蚓,在下雨的时候黑冠麻鹭的目击数量会增加,因寻觅遇水窜出地表之蚯蚓为食。黑冠麻鹭的排遗中亦存在大量因摄食蚯蚓所吞入之泥土,证明蚯蚓与黑冠麻鹭食物之关联性。

然蚯蚓生活于土中不可见于土表,不会掘土的黑冠麻鹭究竟是如何发现并取食蚯蚓?这问题引发了许多观察者的好奇心。本研究以实际观察的方式探讨黑冠麻鹭觅食的方式,并计算黑冠麻鹭觅食的成功率。

材料与方法
材料:
黑冠麻鹭Gorsachius melanolophus雄性一隻(来源:国立宜兰大学校园境内野生个体)
方法:
尾随黑冠麻鹭,待其警戒心降低,观察黑冠麻鹭进食的行为,并记录。

结果
尾随黑冠麻鹭
黑冠麻鹭对人类的警戒心不高,发现黑冠麻鹭时先蹲在牠周围两公尺处,牠会先保持不动观察人类,见人类没有威胁性后便会缓步离去,此时可以更加靠近,直到麻鹭因警戒而停止动作为止,待其放下戒心即可继续靠近,最近能接近其至30公分处。

黑冠麻鹭的摄食动作
黑冠麻鹭的摄食动作极像人以工具凿地,首先牠会弯起脖颈,慢慢的在草原上移动,待见到合适的地点,会先观察一会,然后往下啄击,喙端有时可深入土中达三公分,并以利嘴将蚯蚓夹住拖出。黑冠麻鹭抓出蚯蚓的时候几乎都是衔住蚯蚓的尾部拖拉而出,蚯蚓的头部总是在土中,甚少会被麻鹭直接咬住。偶有衔不紧掉落的时候,黑冠麻鹭会直接于草地上将跳动的蚯蚓捕食。

黑冠麻鹭的摄食成功率
在观察的一个小时中,黑冠麻鹭啄土18次,捉住蚯蚓11隻,成功率约为61.2%,高于许多大型掠食动物。

黑冠麻鹭摄食的位置选择
十八次的啄击动作都发生在面积四平方公尺的校园绿地中,观察发现黑冠麻鹭啄土的位置周围皆有大量蚓粪,黑冠麻鹭不会啄没有蚓粪的乾土,推测黑冠麻鹭以视觉寻找啄食处。试挖掘有蚓粪处,期望能找到蚯蚓但并未找到(0次成功/5次挖掘),后将准备啄食的黑冠麻鹭赶离,挖掘被黑冠麻鹭观察处,找到极为新鲜的纠蚓黏液。

讨论
观察中发现,黑冠麻鹭是以眼睛寻找啄土位置而非听觉,然其啄土不深,故推测黑冠麻鹭仅在蚯蚓接近地面时啄击,也就是黑冠麻鹭能由土表分辨蚯蚓是否靠近土表,蚯蚓会靠近土表的时机多为排遗时,因此推测黑冠麻鹭是在蚯蚓排遗时捕食。

然本结论仅为一观察数据结论,在成功率的部分缺乏N值(N=1),且仍未找出黑冠麻鹭于土表判断蚯蚓已接近土表的依据,此两点有待日后的探讨。

结论
黑冠麻鹭靠视觉判断蚯蚓是否接近地面至可以取食之距离。

 


快把萌灿抱回家!
Don’t think, just do. For the heart is an organ of fire.

其实你这个选题很好啊,虽然觅食行为是一个很大很大的题,不过既然实验对象那么容易观察的话,能做的东西真的蛮多的
从最基础的食性和节律,到定变量研究鸟类判断蚯蚓的机制,甚至包括警戒和觅食的投入比例和策略
这样的话发个小文章应该还是可以的,如果可以真的做出机制提出假说,可以推广到其他食虫性鸟类身上,大文章应该也是可以的WWWWWWWW
可惜你做的太浅了,没有理论基础的推测部分也太多,真的就只是一个观察记录WWWWWWWWWWWWW
欢迎来到Dragicland,【总版规】请记得要看哦,还有这个也是好东西→如何回复?

TOP


是的,这就是一个伪装成课题的观察纪录wwwwwwwwww
就是我在等老师开会结束之前坐在地上观看的纪录wwwwwwwwww


【发帖际遇】红峡青灿 正在兽王森林散步,刚好看见小雪狼忆雪·雪漫,因为小家伙实在太萌了所以一整天神清气爽,获得 19探险经验 。

际遇事件仅作娱乐,正式设定请见【DL故事集】

快把萌灿抱回家!
Don’t think, just do. For the heart is an organ of fire.

TOP


说真的,我是在几年前到臺北读大学才知道有黑冠麻鹭这种鸟类,那时校园裡见到整个傻掉:这是什么奇特的大鸟彷彿有种喜感

至少有以下文章告知了我这鸟以前在臺湾确实蛮稀少的,突然就变多了(喂
http://pansci.asia/archives/98103
与此同时以前常常见到的麻雀这几年好像没那么多了(哎

灿这小论文真是观察入微,而且可见灿的耐心还有这大笨鸟心真宽,容得了一头狼盯著他一小时
可以从文字描述中想像那头鹭的各种节奏动作
「你到底是谁?」巨狼芬利斯咆哮著问道。
「你知道我是约书亚,」一直以来化身为小孩的救主逐渐消失在光中,他的声音仍在空气中迴盪,「不管我是谁,我是你和伊利诺的朋友,这点永不改变。」
——宾根的约翰,耶稣与伊利诺人之祖芬利斯的对话,《伊利诺村的起源故事》,主后十二世纪。

TO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