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一般都认为地底下的岩浆中是没有生物的,高热与高压会导致细胞死亡,但实际上,那裏不只存在著生物,还自有一个生态系。

地底下的岩浆中生存著两种数量非常多的能量微龙,分别以光子和热能为食,他们是光龙和沙罗曼蛇。光龙和沙罗曼蛇构成了岩浆库生态系的最底层,其中沙罗曼蛇的数量远较光龙为多,这两种龙也是岩浆生态系中的特别物种,他们在地表也能生存,有自然形成的地表栖地,特别是沙罗曼蛇,并非岩浆生态系独有的物种,其数量之多,甚至被炼金术理论当成火的精灵,当然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错误,沙罗曼蛇食用的是热能,虽能生于火中放出火焰,但其实是相当弱小的火龙。

在光龙和沙罗曼蛇之上,另有一种被称为鬆压龙的能量微龙以这两者为食,鬆压龙和牠的食物不同,完全不能离开地底,一旦离开地底升至地表,身体承受的压力不够,就会以瓦斯的形式分解并喷出,尸骨无存,因此要观察到活体的鬆压龙几乎不可能,目前不论科学界或者魔法界都还未有人能够观测,有许多人认为鬆压龙只存在于沙罗曼蛇的传说中,目前对鬆压龙的理解都是建立在由岩浆生态系逃出至地表的沙罗曼蛇口述。

儘管证据不足,鬆压龙对火山活动有著非常重要的影响,牠以沙罗曼蛇和光龙为食,鬆压龙对这两者的追逐行为间接促进了软流圈的流动,因沙罗曼蛇吸食能量,牠的群体路径会造成热能差和热对流,而鬆压龙的追逐则会改变沙罗曼蛇群的移动方向,但这一切在地底下的变化都是很缓慢的,因为能量微龙很小,且追逐并不是线性,常有转弯或滞留的情况。

光龙和沙罗曼蛇虽然是被掠食的一方,但并不是乖乖地束手就擒,火山爆发就是牠们对鬆压龙的反击。和鬆压龙相比,沙罗曼蛇和光龙的数量更多,火山爆发的时候是被掠食的族群捨身互相推挤,意图将鬆压龙挤出地面使其消失,即是地层压力的释放方式之一。但鬆压龙也会想尽办法将牠的猎物挤开并重回地底,三种龙互相推挤,将身体蕴藏的能量互相喷发,最终造成火山喷发的现象,喷发可谓两败俱伤,离开地表的鬆压龙直接炸开变成火山瓦斯,光龙和沙罗曼蛇也会很快因失去食物来源而死亡。

由于宏观来看,火山存在热点和火山带的现象,因此推测地层内能量微龙的分布也是不均匀的,在热点位置特别容易发生混战──有可能是这些地点比较容易把对手挤出地表,也可能是其他的因素──不只个体分布不均,也许也存在采食区等的情况,使地底下的生物们有活动并促进著地质运动,但目前还难以证实。有许多人认为,鬆压龙之上可能还存在著更高阶的掠食者,牠主宰了地下世界的资源和能量配置,导致其他的生物活动有区域性和方向性,而非完全均质。

无论如何,都需要更多的证据。

 


快把萌灿抱回家!
Don’t think, just do. For the heart is an organ of fire.

虽然自己地科差点被当依旧来留言了〈???

脑袋中的画面是岩浆裡许多类似蜥蜴的生物在漂浮著挤挤挤〈?〉还有青灿在fb放的脑神经体外培养照片〈?〉
是说虽然设定裡松压龙长的像树枝与细胞〈?〉但整体外观是不是还是有"龙"的样子〈?〉

岩浆凝结后的熔岩裡头会不会卡著许多沙罗曼蛇〈?

感觉不少沙罗曼蛇是为了离开岩浆生态系而努力著〈?〉会有地科学家专门去岩浆附近访问他们便于研究吗〈?〉
我真的觉得有人愿意听这些动物〈?〉讲话的举动很可爱〈?〉

兄弟们再努力挤挤!!!!我们要自由了!!!!〈?〉

这个设定会不会变成某篇冒险故事的背景设定呢wwww?地下冒险感觉很刺激呢wwwww
地球还有许多未被探索的地方和未解之谜,加油啊烈火流星的科学家们!!!!!〈?〉


【发帖际遇】小卓 看见现行犯立刻上前捕捉,见义勇为被刀疤警长克莱尔·地皇鼓励,获得 12探险经验 !

际遇事件仅作娱乐,正式设定请见【DL故事集】

TOP


地科甚么的你知道我一边写这篇一边查资料有多辛苦

是很多蜥蜴在挤没错,而且很挤WWWWWWWWWWWWWWWWW
像那个脑神经细胞吗?对,很像WWWWWWWWWWWWWWWWW
长成这样,应该已经不太像龙了吧。

会!会卡一堆沙罗曼蛇,然后牠们就死了。

牠们其实很不想离开岩浆啊,牠们需要光和热,离开岩浆之后没有光和热很快就死了,也可能被岩浆卡住,没来得及在岩浆硬之前逃走,就会死掉!所以用火山爆发的方式把鬆压龙挤出地表,是一种同归于尽的战术,能逃走的时候,牠们可不愿意离开地底到地面呢!

这一定很困难吧?进入岩浆甚么的,简直在挑战人类的极限。

快把萌灿抱回家!
Don’t think, just do. For the heart is an organ of fire.

TO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