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余梦司马懿说孟达,时孟倚圆桌,邓贤侍,见司马懿来,踞椅藐视之。懿恭揖曰:「孟公安否?」孟不语。邓贤前,请懿入座。孟面甚不悦。贤分茶,奉二公。懿徐曰:「余携美酒一罈,请孟公饮。」欲倒酒入茶壶。孟与邓贤皆惊,急止之。懿曰:「余欲以酒入茶,公乃惊。诸葛欲陷公于不忠,公何不急惶惊恐?」孟拜而谢懿。

---------------------------------------------

昨夜做此梦,醒时欲写成一短篇故事,惟觉情节与史实不符(司马懿直接攻陷新城处死孟达),未曾有过司马懿说(音同「睡」,说服的说)孟达的战国策式事件发生。所以采用臺湾PTT做梦文体裁,兼采文言笔记小说形式,参喜欢胡诌史事的世说新语文气写成这篇东西。

同步发表于野性城邦: https://wildpolis.net/post9041.html#p9041

 

「你到底是谁?」巨狼芬利斯咆哮著问道。
「你知道我是约书亚,」一直以来化身为小孩的救主逐渐消失在光中,他的声音仍在空气中迴盪,「不管我是谁,我是你和伊利诺的朋友,这点永不改变。」
——宾根的约翰,耶稣与伊利诺人之祖芬利斯的对话,《伊利诺村的起源故事》,主后十二世纪。

这古文风格,还真有点语文课本上节选的文言文课文的意思WWWWWWWWW
比起谈话更像讲寓言的游说方式也是深得古人真传(X)WWWWW
只是读起来感觉略有点怪怪的,太符合现代的用语习惯了,也许再增加一些倒装和助词会更好一些?
PTT……是那个PTT吗?(?)
欢迎来到Dragicland,【总版规】请记得要看哦,还有这个也是好东西→如何回复?

TOP


回复 2# 羽·凌风

我本来想写更文言更嗨的。可是考量用语不现代一些,恐怕会引起误会,所以就文白交杂了。
再来像圆桌与椅其实在魏晋也是不常见的风景。可是它们在梦中就是出现了,我只好写进去,使得风景没那么古。但这也是为了使文章呈现的画面更接近我梦裡的场景。
PTT就是那个黑蓝白网站没错,它有一个做梦文体裁以「我梦到」开头来泄漏一些某一群人不想让乡民知道的事,有时就是虚构杜撰,含血喷人。像世说新语其实就有点像PTT((
「你到底是谁?」巨狼芬利斯咆哮著问道。
「你知道我是约书亚,」一直以来化身为小孩的救主逐渐消失在光中,他的声音仍在空气中迴盪,「不管我是谁,我是你和伊利诺的朋友,这点永不改变。」
——宾根的约翰,耶稣与伊利诺人之祖芬利斯的对话,《伊利诺村的起源故事》,主后十二世纪。

TO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