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的属性
有些魔法具有属性,但并非所有的魔法都有属性,凡是不俱备物理性质的魔法就是无属性魔法,属性只是表明魔法中存在的自然力作用形式,比如龙喷的火焰魔法就是火属性,一个魔法的属性是由魔法中所包含的物理部分来决定的。包含有属性的魔法会因为其物理性质而遭受其他属性克制,克制的程度在不同魔法系统中有所不同,其机制非常繁复。通常属性都是相当直觉可以一眼看出,只有一些属性比较罕见的魔法不容易被归类,比如说暗属性或邪恶属性。暗属性的定义不来自物理,其在不同的文化所生成的不同系统并不相同,大体上来说通常与死亡相关,其所谓"暗的部分"作用于对手的效力会因对手的立场与身分而大幅度变化。
魔力
生物和地球本身都有魔力,生物可以使用来自自身的魔力或者来自地球的魔力施放魔法。地球魔力的来源是地球的幻想力,存在于所有的环境,浓度高低会因地区和事件而有所差别,通常科学较为发达的地区自然发生魔法的机率比较低,而原始信仰和魔法崇拜聚集处则有大量的魔力,神明有调动大量地球魔力来使用大范围魔法的能力,一般的人类此权限较低。地球的魔力还会因某些原因大量聚集在某些场所,比如幻域和诡域,大部分情况下地球的魔力是无法被感知的,其长存如宇宙杂讯。
魔法生物身上也蕴含有魔力,这些魔力是生物能使用魔法的源头之一,来自生物自身的想像力与地球的魔力互相作用所生成,至今仍不知道动物生成魔力的确切机制,只能确定精神与身体状况、血统、学习过程和生命经歷都会有影响,生物魔力的生成本身就是一种还不了解的魔法。生物的魔力在每个物种的每个个体身上都有差别,并且其强度和含量在其一生中是会改变的,人可以经由不断的修行增强自己的魔力强度与蕴藏量。大致上来说其幻生物出生就具有魔力解其强度和含量都远较其他生物为高,推究原因是牠们无法在没有魔法辅助的情况下生存,魔力的增加也是一种进化。
生物的魔力强度个体有差,含量也有差别,将魔力让渡给其他个体的时候,对方接受到的魔力会以某种形式转换而增减,并非百分之百的等量传输。不同的魔力与不同的魔法之间也存在最适应性,这导致了同样的一个魔法在不同的法师手中效果有极大差异。
生物的魔法属性
生物的魔力可以是有属性,也可以是无属性的,一个动物如果天生具有某一种属性,对学习该种属性的魔法会比较容易,使用时强度也较高,但并不表示其他魔法无法学习,亦可以经过努力或者后天改变自身魔力的性质而加强其他的属性魔法。通常绝大多数的奇幻生物生来就带有属性,比如霜羚龙天生就是冰属性魔力,能很轻鬆的使用冰属性魔法,但也存在没有属性的霜羚龙,另外有一些特种人类的类型天生就具有属性,此时特种人类的身分上位于魔力的遗传机制,比如蹈火者一定是火属性的,莽一定是木属性,而没有属性的特种人类类型(比如种和兽行者等)其人的魔力是否具有属性就和一般的人一样遵从遗传机制。
魔力属性的遗传机制
生物的魔力属性是会遗传的,大多数的物种都是双亲中属性较强的那个遗传自身属性给后代的机率大些,称为遵强遗传(并非显性基因)而四足飞龙的遗传机制比较不同,是二分之一机率跟亲代相同的遗传机制与亲代属性的强弱无关。属性在奇幻生物身上也是一种优势性状,遵从天择筛选才导致了绝大多数的奇幻生物生来就带有某一特定属性,上面提过的霜羚龙的冰属性就是一个因环境而天择出的特征例子,四足飞龙中火龙最多,水龙最少,这种差异也是天择造成,火焰的方便性和毁灭性成为四足飞龙的优势性状。人类的魔力属性是和霜羚龙相同的遵强遗传,一个火属性的魔法师子代很容易继承火属性,还会因为跟火属性婚配而加强,也会跟没有属性的人婚配而削弱后代的属性,这导致古今中外的魔法师家族都对婚配和血统问题格外重视,因此衍生出许多强大的血系还有各种近亲交配的问题。然而这些遗传倾向都不是绝对的,不完全遵守孟德尔遗传学,原因不外乎很科学的染色体联会或DNA缺损突变等等原因,有属性的人和无属性的人的后代基本上会具有属性,因为属性相对于无属性是显性的。
儘管属性是显性遗传,但在人类族群中,目前魔力有无属性的比例大约一半,这点就跟血型类似,虽然O型不论和A或B或者AB型婚配后代都有一半以上的机率不是O型,但人口基数导致了O型目前依然是大宗,且魔力遗传的突变率和联会异常机率远大于血型突变,和无属性的人婚配后子代弱化的情形也很明显,加上现在已经不流行魔法师了,未来无属性的人在人口基数中比例还有大幅提升的可能。无属性魔力者使用所有的魔法都很方便,反之也很难因为属性加乘而使某种属性魔法未经修习就致甄顶尖,但并不会因无属性阻碍此人成为大魔法师,传说中的魔剑士葛雷德古就是一个无属性的人。
改变魔力属性
由于魔法作祟,魔力属性与生理上基因遗传的不可变特征不同,魔力属性可以更改也可以习得,但相对困难,其中有些方法更是非常困难。
属性可以增加,增加属性比消除属性更困难,通常得经过九死一生的修练或者由神明来做,如果能力足够的话,生命还能蒐集两种三种甚至很多种属性,一般认为葛雷德古进入护行山就是为了蒐集冰属性。无属性的人后天习得的属性与先天具有属性的人相比只在遗传的倾向上有所差别,天生没有属性的人即使后来习得属性,在婚配中此人的基因依然是无属性的,反之后天失去属性的人,在婚配的时候依然会遗传自己天生具有的属性给后代。后天习得的属性并不一定弱于先天具有,就如同有天赋的音乐家未必比努力练习的音乐家优秀,毕竟魔法是一种技能。
比起学到新属性,失去属性容易得多,由于魔法的因果寄宿于血中,简单的输血就能够干扰一个人的属性。属性一旦被干扰就会消失掉,差别只在于暂时或者永久,接受不同属性的输血后,受血者会因为属性被干扰而变成无属性,但当来自捐赠者的血液被代谢掉,受血者就会恢復自身本来的属性,若是接受骨髓移殖则会永远失去本来的属性,器官移植的时候排斥反应越轻微的人越早失去自己本来的属性,一直都激烈排斥的人反而依旧能保持著弱化了的原本属性。由于属性的类型非常多,随便都可能会相衝,所以一般强大且传统的魔法师都不太愿意接受输血治疗与器官移植。
关于属性的这个会被干扰的特性曾经引起已熟习现代科学的魔法界对于"属性的因果到底保存在人身上的何处"的争论,由于自古就确认魔力和血液的密切关联,从近代医学开始发展魔法师们就一直认为是血球细胞中的DNA保存了魔力的因果,结合健康血液中只有免疫细胞具有完整细胞核的事实,不同与古代注重鲜红色泽的前辈,二十世纪末的魔法师们一直认为白血球才是魔力的源头,但输血的干扰现象推翻了他们的假说,无论是输全血或者红血球都会发生干扰现象,说明不只有白血球中的DNA被用来乘载魔力的因果,儘管器官移植和骨髓移殖似乎支持了免疫系统是保存魔力因果的假设,但如今更被接受的是血液所有成分都攸关魔力的因果,即"血液"和古时候一样,完全具有神秘的力量。
改变属性可以由神明来做,会轻鬆和简单很多,但神明也有不小心失手的时候。比如蒙古草原狼种小猛本来是南西伯利亚虎种,恐龙神用了蒙古草原狼小蛙的血液将其虎种的因果改为狼,却似乎是因为疏忽,没有注意到小猛本来的魔力是水属性,遭到小蛙血中火属性魔力的干扰,导致小猛失去了水属性成为无属性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