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资讯/同人分享

内容类型 原作讨论
原作名称 《姜子牙》
转帖来源 -
二零二零年第一期

(1)作品信息
探讨作品:《姜子牙》
作品体裁:电影;
作品发布日期:2020年10月1日;
作品时长:110分钟;
作品地区:中国大陆;
作品语言:汉语普通话;
作品资源:


(2)本期论题:
Q①:你觉得这部作品横向对比质量如何?可以打几分(10分制)?
Q②:你觉得这部作品优点和缺点分别是什么?为什么?
Q③:你认为这部作品的风评为何会两极分化?
Q④:你认为预设了特定故事背景/文化背景的电影,有无义务先向观众把背景交代清楚?

(3)本期邀请嘉宾
@大熊星座
@羽·凌风
@红峡青灿


【发帖际遇】大熊星座 正在兽王森林散步,刚好看见小雪狼忆雪·雪漫,因为小家伙实在太萌了所以一整天神清气爽,获得 25探险经验 。

际遇事件仅作娱乐,正式设定请见【DL故事集】

 

穿过县界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

本帖最后由 红峡青灿 于 2020-12-1 11:29 编辑
(访谈开始)

青灿:嗨嗨!你们大家好~我是这期的嘉宾红峡青灿(挥手挥手),我嘛!平常喜欢看日系作品,对奇幻也是有所涉略的,但要说做为一个顶尖的评论恐怕就不够格了,毕竟我就是一个科科,科科生的生活就是朴实无华且枯燥(大笑),那我就作为一个普通观众的观点来跟大家分享一下吧!那么主持人,有请啦。

主持人:首先谈谈你觉得这部作品横向对比质量如何?十分制的话可以打几分?

青灿:(咳嗽)这个嘛,嗯,直言不讳的说起来,我觉得不怎样(尴尬的笑),要先说打几分,痾,由于,我习惯对一个作品的每一个主观细项评分之后再做分析,但简单先给个总分吧,7不能再多了。跟近期我看的几个奇幻作品相比,只能说中等偏上,并不出色,也不会特别推荐别人去看的,但我不认为看了是浪费时间啦(笑)

主持人:那么,接著和我们谈谈你觉得这部作品优点和缺点分别是什么吧?还有为什么呢?

青灿:这就值得大书特书了啊!人都喜欢听好听话,我先从优点说起来吧,这部作品最棒的地方就是动画技术了,中国这几年的动画技术一直在进步,从看全职高手的时候就有感,但那个玩意的作画有时候不太稳定,到后来的《大圣归来》呀甚么的,至于这部作品我觉得已经可以说是超英赶美,人物建模与动作跟皮克斯并肩、特效和画面视线转换齐平幽浮桌了,皮克斯我个人认为是美国动画技术的顶点而幽浮桌我觉得是日本动画的天花板,你知道,我对这部作品的动画技术评价了吧!(大笑),在动画技术部分我给10!

青灿:而说缺点的话,其实挺多的(叹气,抓头)。我觉得所有的缺点裡面,最重要的就是剧情贪,製作方在剧情内容上太贪心了。为甚么说贪心呢,我看了下来,这部作品裡剧情想表现的东西统整一下有,1捨一人而救苍生是否为正义?2为了解决困境和邪恶而发动战争使无辜百姓流离失所,3人间的封神大战只是神明的玩物,4无罪个人的幸福和宿命间的拉锯,这几个观念都是沉重而且值得深思的,每一个问题都值得用整部电影去探讨,但他偏偏挤在短短的一百多分钟裡面,这就造成了每个问题都只能沾点边都不能深入,使人感觉很杂很乱有种烦躁感,还瓜分掉每一个主题的剧情张力,这种杂乱感对于剧情太伤了!

青灿:第二个大缺点就是结局根本就是机械神,我觉得,前面即使不协调,每一个主题都还是有表现的,但最后姜子牙劈断天梯师尊的师傅处罚了师尊这点就让整个剧情的铺陈都毁了,结果论变成姜子牙个人的努力全都只是为了让师尊的师父看到,萌生出一点稀薄的讨好气氛。这故事一开始营造的感觉师尊就是力量顶点,而且师尊无论在排场还是造型上都给人祂就是最强神明的感觉,在最后搬出一个师尊的师傅,好像这些牛逼神明都是小屁孩似的,就让剧情有种low味,我没更好的词能形容了,就是机械神!并且,这结局还根本就是明示:道德正义啥的都是不管用的这些不能用来改变或感动世人,只是为了能在更高力量的面前装乖!我觉得这结局太差了!那你前面探讨个屁呢!还有说好的都是被神玩弄的,最后九尾还是被劈死了只有妲己得救了,那姜子牙你说大家的正义呢?你说不捨一救百,九尾就不是一了?不提其他还有一些矛盾呢!如果纯论结局,我只能给这作品3分,结局是粪作了在我看来,总分能给上7大部分都是动画技术加成的(大笑)

青灿(喝了一口水):不只这个,剧情我觉得真的不高明呀!封神榜是现成的故事,这部作品裡面很重要的设定部分全是照搬封神的,人间大战是神明的玩物这件事也是封神的原始设定,但是问题来了,我本人是看过封神演义全文的,书中一开始就挑明九尾是女娲派去的,女娲命牠扰乱商纣,但是手段过激是九尾自己的锅,所以说,九尾是奉命行事但牠自己有错,而妲己是完全无辜的一个人类,在传统中国精怪的设定裡面,被附身的人要久了才会死的,有一段很长的时间是人格被置换的,这些部分在这部作品都有被重新创造过,可是我觉得魔改得太厉害了完全走味了,咱们DL论坛上有篇文章对这部作品赞誉有加感兴趣可以先去看看,这文章裡面用荷马史诗伊利亚德比喻了封神榜,我觉得吧!这部作品跟伊利亚德完全不能比,伊利亚德裡面神间的争执是复数神明的互相攻伐,这些神明每个都有能力也有干涉人间的事实,自然会去扶植自己喜欢的英雄,英雄间的相杀是天界力量的缩影也是英雄个人在实现自我价值。但是这部作品裡全都搞成是师尊一人的把戏,整个三界的人妖神全被师尊一神耍得团团转就会显得......所有人都很愚笨!姜子牙的犹疑和徬徨也不高明了,如果说,是女娲和师尊有过节是女娲和师尊在较劲搞了这场人间大战那还好点,说真的拿这背景用,干一人师尊屁事呢(大笑)

青灿:而且,杀一救百,牺牲少数能拯救多数到底是不是正义这个问题,其实探讨的作品并不少,而且还是一个很能表现人物性格的主题。在这之中我觉得Fate zero和fate stay night的UBW线是探讨最深入的,同时也用这主题营造了fate系列两个极具有人格特色的人气角色,导致之后要在这个主题上超越fate系列是很困难的。这两部作品的结论是裡想的正义是不存在的,没有全员得救的选项,但我个人认为依照世界观的不同,可以有其他的答案,所以我对《姜子牙》在这个主题的挖掘是非常非常期待的,可是它太让我失望了(苦笑),剧情的压缩让有关主题部分呈现出来全都是fate套路的劣化版,看起来就有种.....超越不了的时候就是抄袭!对,我觉得这就是最好的形容了(笑)就是超越不了就是抄袭,因为人家做得太深太好了!另一方面,fate的设定限制了它的解法,可是中国仙道系统的暧昧性和弹性是很大的,绝对可以做出超越fate悲伤答案的新答案,另外中国道教有所谓的正神观念,即是说中国神本质上是有善恶的,跟希腊罗马神话那些富有人性会玩弄人类或者随意改变人界规则的神不太一样,中国的正神是在设定上就被附加了"拯救人类绝对正义"的属性,并且是不会偏袒除了人类之外的其他众生的,这点非常重要,我觉得封神原文就是因为挑战了这点,所以文学价值才高。但是《姜子牙》裡面对这部分的展开不够,观众在保有"师尊等神是正神"的先入为主观念时被迫接受师尊是富有人性并非正义的神明,这部分的铺陈太过急凑,让观众不是"发现神有人性"而是陷入"为甚么这个神突然变成坏神了?"的疑惑之中,然后逻辑上和对剧情的掌握还没完全转过来,就最终看了一个机械神结尾,而且在阴谋揭开时全员降智的效果让我觉得,姜子牙不是切嗣面对圣杯时因为自己的无知和经歷无从选择,而是姜子牙太笨了想不到解法,并且其他的神都没有脑都是师尊的分灵全随著祂起舞,整个世界观都是师尊的一人世界,这时观众就会觉得,既然这整个世界都是祢一个神的玩具,那你讨厌谁直接杀掉就好了,干嘛搞甚么锁啊搞甚么封神啊这么麻烦?过程中祢也不愉悦嘛显然不是在玩,这么一个坏神还打著正义旗号胡作非为在人间横走,能处罚祂的师傅居然迟迟不出手?而如果说神真的不在乎人世,那师傅也没有出手的必要呀!最后出手的师傅是不是又在说明神是有善恶的,这个师父就是一个正神呢?那师傅是正神知道弟子在胡搞不动手,看著大地满目疮痍师傅也不是正神吧?搞甚么呢?简直逻辑混乱,就有种感觉前面承袭了封神的思路要挑战中国传统的正神观念树立神是没有善恶的设定,结果结局还是收不了场面只得又把中国正神的观念搬出来强行正义收尾。所以总的来说剧情独创性太低了,把封神的人物设定加上切嗣的迷茫和红A的经歷搅和搅和,结局也完全不出彩,还让我嗅到一种崇拜著更高力量臣服装乖的舔狗味道,整个剧情我只给5分。

青灿(喝水):一下讲这么多话好累啊,哈哈,让我歇口气。接著说角色设计吧,我觉得因为剧情太紧,好多人物的性格都没有好好表现,比如纣王感觉上还是很爱妲己的,也知道是九尾附身让自己的爱妃变坏,这其实很可以挖掘。申公豹也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对前辈的崇敬和忌妒,想当英雄的响往等等,都没有时间做。师尊与众神后期的设定崩坏太惨了,一个满口正义还能统御众神的神明居然玩卑劣的计谋那也是九尾是个智障并不能显示师尊高明。九尾的设定也不好,除了前面照搬封神演义剧情之外,牠有机会解释自己的委屈不解释,既然不认为该解释那后面也不必特别解释了。还有狐族的本体是不是就是怨灵?玄鸟到底是听命于师尊还是师尊的师傅也是一个问题,人物设定的部分略嫌呆版,给6吧。说到这,我有一点想吐槽......不知道当讲不当讲(笑),这部作品裡,有神庇佑的年代战火连天民不聊生土地荒芜,失去了神的管理之后大地丰饶,这......这是反神的逻辑,既然这样的话一开始就不该存在神,是作者无神论对神明信仰产生的过程有甚么误会,还是单纯的不理解?我觉得,製作团队完全搞不清楚宗教信仰是怎么来的,宗教的本质是人对美好的响往,因此如果把宗教内的东西实体化,不该是比现实人类所能得到的更差的,这点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中国的神仙信仰是建立在传统中国人是一个很会感恩的民族这点上,安居乐业是因为土地公保佑、能有熟米吃是因为有灶神保佑、小孩能长大是因为有床母等等等等,中国人认为自己可以好好的活著是受到了各种神明的护佑,大多数中国神是为了保护人而存在的,不单纯是自然力量的具现。如果要把神设定为一个上位于人类的存在,单纯的更强力量,像是外星人降临那样的话,根本不需要甚么神还会关心苍生的死活还要整救苍生还要一统三界这种"下等物种的思维"了直接武力弭平就好,关心苍生是正神的设定,要被挑战需要完整且深刻的论述,并不是一个100分钟还想扯很多观念的作品能做好的。说穿了,这部分我看到的是,身为无神论者的製作团队根本不懂信仰,只看到很多其他文化都有神明相争的过程并且往往是神话中最精彩的部分,那咱搞个中国版的吧?说到中国的神明相争不就是封神吗?那来用封神设定!接著妄自揣测神的意义偏还要玩神明横行的神话奇幻背景,可是却没有看出来,其他文化的神明相争往往暗示著重要力量的过度与变革,比如日本神话《国让》描述天照大神想派自己的孙子统御苇原中国(当时指出云),派遣许多神去要求统领苇原中国的大国主交出地来,但这些神总因为各自的理由违抗或者蒙混,后来遣建御雷神去平定苇原中国,大国主不敢明面违抗,假讬自己的儿子们有意见,于是建御雷神追打大国主的儿子建御明方神横越整个苇原中国直到后者求饶不杀,大国主见自己力弱只得交出苇原中国并要求被以直属天神的规模祭祀。这个故事被认为是卑弥呼派自己的远亲去代表和人驱逐所有的原住民夺得日本的过程,而故事裡那些阳奉阴违的神,其实原型多是拥有封地的某些土地神。也不只亚洲神话,基督教之所以对蛇(和龙)和羊大加挞伐,最主流的解析是对于发迹的中亚原始信仰的驳斥,蛇代表巴比伦人,羊代表地母神与本土政权,挪用两河流域男神形象为自身设定的新兴宗教有必要对信仰者发起尊己为正的"神话战争"将打击原始信仰作为站稳根基并特异展现的手段,甚至"一神论"本身就是体现出新兴宗教面对固有宗教压迫的情况堪比为众人(神)欺负唯一人(神)的概念。神话中的神明相争背后的文化意义往往不只是神明具有人性这点,挪用了这样的背景却发挥出此等效果简单说太可惜了!可惜了封神这样的背景设定配上渣剧情渣人设(大笑)

青灿:最后一个缺点......(叹气)也许是我个人感觉吧,但我觉得值得说说,那就是,我觉得这部作品在画面构成上,太多太多其他作品的影子了,我说的不是纯动画技术,而是画面配置、取材和表现方式那些。比如说,申公豹的长相就是典型的皮克斯小霸王造型,兽化后的型态也就是个迪亚哥,迪亚哥知道吧?冰原歷险记裡面那隻剑齿虎,而姜子牙本人长得跟大圣归来裡的孙猴子不觉得很像吗?然后,姜子牙捡破娃的那一幕整个就是花木兰!从雪地裡的破旗开始整段都是花木兰!说山寨都是客气(笑)。战斗场面的部分我真的觉得有fate味,视角切换的部分和攻击发动的形式像fate,申公豹的圈圈盾被层层打破啦~红色和蓝色的光带节奏也有狗哥和红A交手的既视感,还有混杂一点火影味,比如九尾会用尾巴揍人,九尾后来那一口衝上天的画面我简直都要喊鸣人了(大笑),然后有些场景和画面像是魔戒,比如幽都山前的黑水石林啥的,有种死者之都的气息。还有四不像死的时候画面配置和节奏也很像《我是传奇》裡头狗狗被殭尸咬了正在变成殭尸狗的样子,题外话,四不像本来挺可爱的完全体好丑啊(掩著脸笑)而且花纹也有种okami的异色版味道哈哈哈哈哈,总之,画面上到处都是其他作品的影子。

主持人:那么,接著说说你认为这部作品的风评为何会两极分化?

青灿:简单啊!对剧情和设定非常在意的人,光是看到我刚才说的那些贪心处大概就给低分了,山寨的部分也有人会在意的吧?由于我个人是给低评的所以喜欢它的人想甚么我不知道但甚么东西都有人喜欢吧(大笑)说不定有人光是看动画就觉得这是顶尖了呢动画技术真的是很棒(笑著弯腰),我倒是挺期待看看喜欢这部作品的人对我提出的缺点是怎么看待的,如果有谁觉得很棒,务必告诉我一声,大家讨论交流吧!

主持人:最后谈谈你认为预设了特定故事背景或者文化背景的电影,有义务先向观众把背景交代清楚吗?

青灿:嗯......我觉得这要看预设背景是甚么,还有电影的受众吧!没有一个统一标准,比如说很多动画的电影版,受众就是看过原作的粉丝,粉丝向的东西不需要讲背景吧?不知道背景还跑去看的少之又少,不必在乎这些人!(笑)又或者背景故事已经是常识了我觉得也没必要,比如说各种类型的三国演义派生电影啊,你TMD不知道三国?

主持人:这位嘉宾,不要激动起来口吐芬芳,来,这裡有水。

青灿(弯腰):对不起对不起,哈哈,麻烦把这段后製掉.......甚么?直播?痾.......真不好意思哈哈!咳咳!我是说,不知道三国是魏蜀吴相争的人太少了吧?至多也就用一帧画面提醒一下这个电影做的是哪一段就行了,西遊记啦也没必要。但至于这个封神榜......我觉得,还真尴尬!(笑)一定有人不知道或者只知个大概的就跑去看了,所以到底要说还是不说呢......我觉得,这看剧情能不能把背景带出来吧!能带出来的不必讲,没有设计剧情去解释背景的,我觉得还是讲一下好些。而以这部姜子牙来说,我觉得剧情已经足够带出背景了,没有讲的必要。

主持人:好的,那么采访就到这裡,我们谢谢嘉宾红峡青灿拨空参与我们的第一期活动!(握手)

青灿:谢谢主持人邀情我来发表看法促进交流!(握手)

(访谈结束)
展开以显示更多内容

快把萌灿抱回家!
Don’t think, just do. For the heart is an organ of fire.

TOP


①你觉得这部作品横向对比质量如何?可以打几分(10分制)?

和国外(迪斯尼皮克斯)横向比较,可以打6.5到7分,及格偏上。故事整体立意上颇有几分皮克斯的风貌,即想要讲一个成人童话风格的故事,但逻辑理得没有皮克斯那么圆润,感情积淀上也差了些。
和国内横向比较,考虑到国内成人童话实在是太少,尤其是这种涉及到反抗权威体制(而不是哪咤那种喊口号式的不认命)的立意更少,可以再加个1分。


②你觉得这部作品优点和缺点分别是什么?为什么?

优点一方面是立意,另一方面是创作态度,而后者是我比较喜欢的一点。可以明显看出制作组尽可能的想要掌握全局,剧中的每一个场景每一句对白都跟间谍片(?)似的是有明确目的性的,几乎不存在插科打诨的灌水式情节。只是由于经验不足,很多情节的穿插痕迹过于明显,转场生硬,以致全片节奏混乱(点名批评猎狐人那段),尤其是前期线索少显得节奏乱得一比。而因为几乎每个情节都有明确的意义和首尾呼应的点,不是纯粹的无意义混乱,所以这点节奏问题在二刷的时候观感就会好上不少(二刷时骨风铃、冤魂龙和玄鸟三场零散情节观感上就连贯了很多)。

另一个主要的缺点是过于意识流,俗称不讲人话。这感觉是国内不少想要认真搞点东西但经验不足的创作者的通病,吃了中国人喜欢含蓄的亏(X),包括手游明日方舟的剧本文案也有相同的问题。很多明明可以用大白话讲清楚的地方,偏要吟诗作对一番(比如到底是谁使坏、有多坏,讲不清楚,弄得很多观众都以为这是个单纯的电车困境,而不是体制问题);明明该浓墨重彩的地方,偏偏要点到为止(比如大战之后平民百姓到底有多惨,玄鸟的现身到底多么充满希望,也讲不清楚)——结果徒有逼格,观众却看得云里雾里。观众要是愿意脑补,那就能把剧本捧上天(比如明日方舟),要是不愿意脑补,详见下一问(X)。


③你认为这部作品的风评为何会两极分化?

我觉得可能一大原因是国内有大部分人依然认为动画只是用来博人一笑的儿童片,动画依然是一种题材,而不是体裁。我看到有不少给差评的人提到说姜子牙正片不如彩蛋好看,这就摆明了那些人想看的、喜欢的其实是“喜剧”。尽管动画和喜剧相性很和,喜剧动画也占了动画总数量的大头,但两者从来就不是划等号的东西,姜子牙就是一部带有些悲剧色彩的正剧。因此,抱着想看喜剧的心态去看姜子牙,自然是无法达到心理预期的。

这种影片定位和观众定位的错位,我觉得有时候会比影片本身的逻辑问题还要致命。毕竟如果定位一致,观众受到了取悦,逻辑问题自然会有一大堆粉丝帮你圆了,我们随便去看个漫画贴吧就知道,有时候观众圆设定可是比作者还积极(X)。而如果定位不一致,人家想看个轻松喜剧结果你给整个伦理难题+体制黑暗,自然落足点就变成抨击片子中二去了。

不过这也不怪观众想看喜剧动画,毕竟姜子牙前期宣发几乎全都在蹭哪吒的热度,而我们知道哪吒就是个非常典型的王道喜剧动画(甚至还因为王道和喜剧内容取悦人心所以得到了很多粉丝帮忙圆设定)……如此吸引来的观众自然大多是希望看一部哪吒续集片的,谁知姜子牙既不王道、也不喜剧,心里落差就只能通过差评来填补了(X)。


④你认为预设了特定故事背景/文化背景的电影,有无义务先向观众把背景交代清楚?

我觉得有义务,并且很有必要。但具体操作上不能一概而论,一般把故事需要的背景讲到就好。以姜子牙为例的话,片头的2D动画我觉得已经做得不错了,至少对于我这个没有看过封神榜原作的人也可以跟上。
欢迎来到Dragicland,【总版规】请记得要看哦,还有这个也是好东西→如何回复?

TOP


嘉宾:@大熊星座
主持人Q:①你觉得这部作品横向对比质量如何?可以打几分(10分制)?
大熊星座A:豆瓣上我给了这部电影4星,按10分制算客观质量我可以打到7.5分,但考虑到这部电影极高的诚意,以及它是国内近10年来首次使动画完全脱离了“拍给孩子看的”这一概念,将动画真正作为一种普通电影体裁去运用的片子,我愿意打8分!
和国内知名的动画电影横向对比,我认为它还没达到古早年代《大闹天宫》、《哪吒闹海》浑然天成的水平,但明显超过了近年同类型的《大圣归来》及《哪吒:魔童降世》,排名大概是《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姜子牙》>《大圣归来》>《哪吒:魔童降世》。顺便一说,我不知道为什么当时夸《哪吒:魔童降世》的人会那么多,实在是相当不怎么样的流俗作品。

主持人Q:②你觉得这部作品优点和缺点分别是什么?为什么?
大熊星座A:我认为本片的最大优点是精准地发掘了原作《封神榜》小说中几个隐晦的耐人寻味点,并且通过“故事新编”的形式对其进行了精彩的二次演绎,最终将本片的立意升华到了中国文化中“姜太公”这个原型的高度上,在一定程度上阐释了姜太公这个文学原型的历史文化意义和背后的民族心理,十分精彩。
具体来说,原著中九尾妖狐最后被冠冕堂皇地以过于残虐、造杀孽太过为由而诛杀,但它惑乱商纣其实本受命于大神女娲,属于计划好的体制内任务;苏妲己被斩杀时,不单普通军士无法抵抗其魅惑,即便坚定如姜太公,也无法凝定心神亲自动手,仍要借助陆压的斩仙飞刀;并且,打着天下大义旗号、伤亡无数的周王伐纣,恰如《伊利亚特》,实质上只是几个高高在上的仙人为封神、女娲为泄愤而下的大棋,只是诸神的游戏而已。而本片精准地撷取了这几处作为切入点,采用“封神”后传的形式,挑明了原著中隐约有所暗示却又沉于水下的故事暗面——坏事做尽的妲己/九尾妖狐,某种程度上是冤枉的背黑锅者;伟光正的诸神同时又是虚伪而市侩的;而兢兢业业仿若工具人般的姜子牙,实则暗藏着充满人性的一面,对其一直从事的存天理灭人欲的所谓“封神大业”怀有未表露出的反思甚至是反抗。
若仅仅如此,那本片也不过只是有几分小聪明,搞了个通透的故事新解。但不要忘了,《姜子牙》本质上是部人物电影。其真正出彩之处,在于影片通过前述剧情发挥对姜子牙人物形象的塑造和阐释,与中国文化中【姜太公】形象的精神内核是高度统一、贴合的。所谓【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在中国文化尤其是民间文化中,姜太公的形象一直是十分特殊的,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文化图腾。其特殊之处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是,无论在《封神榜》小说中还是民间传说中,姜子牙都是有仙道背景、有出世机缘的,但姜子牙却偏偏是最入世的那个人,是一个即便苍髯皓首也要出头济世、哪怕遭受羞辱白眼仍能耐心等待、事无巨细都不畏琐屑不辞匡扶的执着者,其由出世而入世、由道而仕的历程使其成为最符合儒家精神的道德楷模,使其成为能与天道、神权和君权平等并立甚至压过一头、可为帝师的人道代表者;其二是,姜子牙是中国历史中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位【贤相】。相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身为高居庙堂之上的一国之相,看似能翻云覆雨,但往往难免深陷权力漩涡身不由己,掌权者为权所役,终于成为蝇营狗苟的权力工具,在所谓天下大势、天下大义面前失去独立的人格与操守。而以姜子牙为代表的贤相,本质上是历代读书入仕者们理想中既能承托最高权力,同时又能坚守个人道德的理想化人格追求;是东方版的【哲学王】;是其渴望能以自身美德调剂、平衡乃至升华社稷权力的最高精神寄托。
本片能以不到2小时的片长,将一部原本在中国古典小说中也偏烂俗的小说上升到这个高度,并且在中国当今的环境下,还能够别辟蹊径发掘出传统文化原型中高度富有人道主义精神的一面,我认为无论在用心上还是水平上,都是殊为难得的。在此基础上,本片的特效技术绝不逊色与《大圣归来》、《哪吒:魔童降世》,美术、人设方面也可圈可点,总体完成度已经算很高了,相当不易。

至于缺点,我觉得主要有三方面:
其一节奏把握有些失当,在创作初衷和商业妥协之间没完全取得平衡——如开始阶段有条不紊叙事展开时,突然为了画面好看插一个怨魂骨龙追逐戏;如完全没有做足剧情铺垫和情感酝酿以致显得尤其突兀的玄鸟首次出场——这确实是创作者功力问题,还有待提高。
其二是部分重要原创意象的设置和阐释比较模糊,如“锁”、如“玄鸟”都没能讲透,浅尝辄止,并且实际上对剧情和立意的实现也没起多大作用。
其三是强行乐观、强行真理战胜的圆满结尾——当然造成这点的原因大家都懂,可以理解。
上述缺点,除了最后一点,都是可以通过进一步推敲和打磨来避免的,但从全片来看,我认为这些缺陷没达到严重影响全片完成度、妨碍创作意图实现的程度,还算瑕不掩瑜。

主持人Q:③你认为这部作品的风评为何会两极分化?
大熊星座A:我觉得原因有两方面。
首先是,本片的立意,及其所有通过剧情实现的讨论,都是默认以中国传统神魔小说《封神榜》为预设背景而展开的。影片并未单独对《封神榜》的故事背景和切入细节作出专门交待,导致对绝大多数没有读过《封神榜》的读者,本片的讨论是个空对空的展开,属于空中花园,哪怕理性上看懂了作者意图,感性上也无法完全get其背后的积淀,进而无法跟随作者展开联想,最终导致要么看完不知所云,要么看完觉得小题大做、故弄玄虚。
第二个原因是,本片的定位与大多数观众的期待间存在差异。因为本片在宣发上一定程度借了哪吒的势,导致来的大多数观众(尤其是其中长期以来把动画电影等同于带孩子来影院90分钟亲子合家欢的观众)都认为本片应该是一部类似于《哪吒:魔童降世》的高完成度、欢乐不断、主题轻松浅显、面向少年儿童的典型国产动画电影,结果没想到这是一部有着相对严肃创作意图和讨论主题的片子,于是非常错愕,导致吸收不良。
在我看来,这两个原因中,后者是电影宣发的锅,不能怪观众,但也不能说观众对,毕竟宣发偏了客观上并不影响电影质量;前者则有待商榷,这也是本期栏目将涉及到的第4个论题。

主持人Q:④你认为预设了特定故事背景/文化背景的电影,有无义务先向观众把背景交代清楚?
大熊星座A:这是个很有意思也比较值得讨论的问题。通常来说,如果是写论文/议论文,那么交待背景我认为是非常重要不可或缺的,通常都要求作品尽量做到老妪能解——毕竟咱们不是禅宗的僧人,不搞以心传心。
但对电影,不管主题再严肃,不管其议论比重再大,严格来说它还是属于艺术作品。在我看来,艺术作品应当是纯粹的,美是其唯一的追求,包括所谓的作品思想性等等,我认为也本质上都属于作品【美】的组成部分。那么,假如我交待背景能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作品,但客观上对我作品的整体美感却有所损害,则我认为作品就无义务交待。
我是一个【美】内在论者,因此我认为作品的【美】可以分为两个维度,第一个维度是本质、内在的维度,美就是美,没人看懂也是美,是不随观众接收端反应转移的;第二个维度则是展示、外在的维度,作品再美,需要传达给观众,观众从作品中感到了美的震撼,则才能说作品美。这两个维度中,是否先向观众把作品背景交代清楚,只影响第二个维度,却不影响第一个维度。从作品创作来说,首先追求的美肯定应当是第一个维度的内在真实美,第二个维度也要追求,但第二个维度本质上毕竟只是第一个维度的外在体现标尺,本身并不是目的。因此,通过先向观众把作品背景交代清楚来提升作品在第二个维度上的美感我认为并不是绝对必须的义务,因为,只要有一定数量的标尺,其实就已经足够体现作品的审美价值了,作品的审美价值毕竟并不是以带给全体观众的总体平均美感来计算的呀WWWWWWWWWWWWWW
穿过县界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

TOP


本帖最后由 羽·凌风 于 2020-12-1 17:45 编辑
回复 2#  @红峡青灿

7分算低分,你让我这个打6.5的怎么办(X)WWWWWWWWWWWW

我来解答一点疑问

还有狐族的本体是不是就是怨灵?
狐族就是狐族,归墟里的怨灵是商朝士兵
九尾说师尊给她封神的条件是让狐族和人类连上宿命锁,而最开始的2D动画里商朝士兵身上也有很多红绳子,所以那些怨灵就是因为和狐狸锁在一起所以没法转世投胎而变成怨灵的士兵
这就属于我说的,台词太含蓄导致让人看不明白WWWWWWWWWWW

并且其他的神都没有脑都是师尊的分灵全随著祂起舞,整个世界观都是师尊的一人世界,这时观众就会觉得,既然这整个世界都是祢一个神的玩具,那你讨厌谁直接杀掉就好了,干嘛搞甚么锁啊搞甚么封神啊这么麻烦?过程中祢也不愉悦嘛显然不是在玩,这么一个坏神还打著正义旗号胡作非为在人间横走,能处罚祂的师傅居然迟迟不出手?
师尊强,但是也没有强到掌控世界的程度(比如要靠宿命锁来灭族狐狸,硬碰硬杀九尾也需要折花瓣损道行),所以他为了真的掌控世界才需要搞封神大战
而封神大战的意义就在于,搜集世间的强者,给他们之中能够接受自己道德观的强者封神(所以姜子牙不接受师尊的斩善道德观,他就没法成神),以扩大自己在世间的掌控力
这其实说白了就是一个公务员考试需要过政审的路子,所以我说这部片子想讲的是体制问题,并不是道德问题WWWWWWWWWW
既然是体制问题,那么和神到底应不应该善良就没什么关系了
按照体制的思路就好理解了,最后的师祖也就只是看事情闹大了所以双规一个搞事情的下属而已,并不是出于道德,不然姜子牙就不用去坐牢了WWWWWWWWW
照这个节奏,怕是以后的剧情想要讲革命(X)
嗯,又是一个台词不交代清楚只透露个只言片语的例子,虽然这东西估计它也不敢交代清楚WWWWWWWW


【发帖际遇】羽·凌风 在森林中探险时不慎遭遇土球特工队,被成千上万土球追赶,却奇迹般地全身而退,获得&sid=kUQqGz 27探险经验 !

际遇事件仅作娱乐,正式设定请见【DL故事集】
欢迎来到Dragicland,【总版规】请记得要看哦,还有这个也是好东西→如何回复?

TOP


本帖最后由 大熊星座 于 2020-12-1 21:56 编辑
回复 2#  @红峡青灿

好了开始自由讨论吧!WWWWWWWWWWWWWWWWWWWWWW

先回复你因为我们的看法差异还蛮大~
国内目前动画产业实力毕竟还有限,这动画显然离尽善尽美也还差距甚远,我也认为它存在不少缺点~
但你在讨论中重点说到的几处,我认为对影片质量其实并没有太大影响,至少谈不上明显缺陷WWWWWWWWW
倒是你说的CG技术方面,我觉得还远不能和皮克斯相提并论WWWWWWW
单纯从CG技术上,我感觉五毛或者说明显偷工减料的地方还是挺多的,并没有体现出世界顶尖的水平,只不过,这片子作画上很讨巧,把一些从CG上讲技术还不够好的地方,通过美术风格设计和作画平滑地圆过去了,可谓艺术弥补技术WWWWWW
从这个角度说,也算是一种本事吧WWWWWWWWW

好了言归正传,还是说回对影片缺点的讨论。
你说的几个点中,让你一再提及的是影片的结尾,没错,这确实就是典型的机械降神,我也认为这是个缺点,只不过我不认为它有很大的影响而已WWWWWWWWW
因为,这样设置结尾,说白了,是为了过审啊!WWWWWWWWWWW
如果不搞这样强行乐观强行转折的结尾,不改成“坏的是奸臣不是最顶上的皇帝”,那么电影铁定是上映不了的,会被说成是恶毒的ZZ隐喻!WWWWWWWWWWWWW
国内的环境,即便是已经改成这样了,还是有些家伙要说它屁股歪!不机械降个神可能吗?WWWWWWWWWWWW
但是,客观来说,这个结尾在全电影中占据的篇幅是相当小的!也就百分之一百分之二的长度,并且影片前面完全都没涉及过,也没有任何暗示和伏笔!
因此,说白了,由于这个结尾和影片整体根本就是完全割裂的,看的人自然就都知道这个结尾是强加的,那么,直接不去管它就好了XD
反正影片要表达的东西,其实在结尾前就都已经表达完了,我就当看完前面的部分影片就结束了不就可以了吗,后面的结尾反正只是用来保命的,和彩蛋性质差不多,都是浮云不重要WWWWWWWWWWW

第二是你提到本片太贪的问题。
这个影片我认为确有一些太贪的地方,比如我提到的强行插入了一些原创意象,如锁、如玄鸟,想用这些东西来总领主旨,但其实这些东西压根就没有说透,没有解释与渲染出它到底有什么深厚意蕴,于是这些东西虽然设置了,但是基本都轻飘飘的,对实现电影的创作意图并没起到什么卵用,反而有些画蛇添足WWWWWWWWWWW
但你说到的那些,我觉得并不能说贪WWWWWWWWWWWWW
因为,我要再重申的一点是!电影是艺术作品!不是议论说理文!WWWWWWWWWWWWWWWWWWWWWW
因此,对电影而言,它能通过非直白的手法让你想到你说的这些东西,让你从这些方向去思考,并且给你一些只鳞片爪的灵光,让你从中感受到作者的创作意图,让你体会到人物处境进而联想并感受到现实中芸芸众生的处境,其实就已经成功了WWWWWWWWWWWWWW
你说要让作品去讨论清楚到底什么主义才是好的,到底是宿命重要还是个体自由重要等等,并且还要得出一个确凿的结论,那我觉得这不是创作者需要做的事,反而是观众自己需要做的事,作品只负责让你感受到你所说的“沉重而且值得深思”就行了WWWWWWWWWW
并且,这也是在对本片的讨论中,我特别强调是否需要交待清楚背景的原因!
因为,对艺术作品而言,很多东西是留白在戏外的!比如说,本片引出了这些主题并且引导观众去感受和思考,但之后观众能感受到和思考些什么,这就是因人而异了!而只有自身知识、文化甚至性情背景与创作者预设目标人群高度吻合的群体,思路才会自动往创作者想要的方向去发散,然后get作者所想要表达的全部含义WWWWWWWWWWW
而这样一种以心传心的间接传达方式,从艺术美感的角度上,我认为比起直接把作品当学术论文去讨论主题是高明得多的方式,因此,我虽然能赞同你说的影片有些主题没有完全说透,但我认为,影片本也没想说透,而是想让你去感受!WWWWWWWWWWW

第三方面是本片对《封神榜》的演绎问题。
没错,本片的几个切入点,确实是来源于《封神榜》原著小说的。但我想指出的是,由于《封神榜》小说原著本身其实是暧昧而隐晦的,因此,这些东西在原著中其实并不明晰,比如原著中姜子牙到底有无对自己工具人的命运不满,姜子牙监斩妲己是否有被美色所惑的人性化一面,姜子牙对封神大业到底有无反思,众神的封神大业到底是正义还是非义,这些东西在原书中其实态度是相当模糊的,甚至于可以说,原书总体上并没体现出什么明显的反思意识,甚至连有无真的提出了这些问题都相当值得存疑,这也正是《封神榜》在传统小说中一般被认为水平不算高,甚至常被视为一本流俗的神魔志怪战斗小说的原因WWWWWWWWWWWW
因此我认为,上述说的这些问题,尽管可能原著隐约有所涉及,但因为客观上过于暧昧,实际上已经算是该书的精微之处,能把它们十分准确地提炼出来作为切入点,并且将其明晰化,再给出充分的再演绎与润色,这本身从某种程度上说,就已经是对原著 的升华了,是一大贡献WWWWWWWWWW
更何况,在我看来本片并没有仅仅满足和局限于“故事新编”。因为,如毛毛所述,本片比重最大的主题,归根结底并非探讨道德,而是通过人物的形象、处境和遭遇来探讨体制与个人之间的关系问题,这在中国文化中,其实是个相当有意义的大母题!而本片最巧妙之处,就在于探讨这个母题时,虽然从《封神榜》出发,但最后却借了历史文化中“姜太公”这个有着特殊意义(历史上真正的第一位“贤相”,而中国文化对贤相的向往与赞颂,核心正在于对他们能够站在庞大体制的顶点仍保有个人坚持)的文化原型的力,一方面阐释了这个历史文化原型之所以那么特殊的原因,另一方面更借助这个原型升华了角色,这一手,我觉得很难说玩得不漂亮WWWWWWWWWWWWWWW

最后,说借鉴问题,我相信这部影片肯定是借鉴了一些其他作品的~
但是你看,你谈到借鉴的时候,举了那么多那么多的作品,什么都借鉴,和什么都相似,那反过来说,其实也正好说明了并没有与哪几部作品过于相似,并没到借鉴过度以至于缺乏原创灵魂的程度WWWWWWWWW
毕竟你知道,有些东西是很常见的,比如说九尾狐吧,九条大尾巴,变成妖怪的时候自然而然都会想到它要用尾巴打人;比如傲娇系方脸壮男,那很多都是迪亚哥那种feel,又壮又傲娇又铁憨憨WWWWWWWW
因此,虽然有些东西你看了可能会有既视感,但有既视感我觉得并不代表就一定借鉴了那个作品,很多只不过本来就是常见路数而已;并且,即便真有借鉴,但只要在一定程度之内,那么其实对作品的原创性并不影响,总不能说凡是别人用过的我都不能再用,相似都不行,这就有些矫枉过正了WWWWWWWWWWWWW


【发帖际遇】大熊星座 看见现行犯立刻上前捕捉,见义勇为被刀疤警长克莱尔·地皇鼓励,获得赏金&sid=kUQqGz 38F卡币 !

际遇事件仅作娱乐,正式设定请见【DL故事集】
穿过县界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

TOP


本帖最后由 红峡青灿 于 2020-12-2 00:13 编辑
由于性质有点类似我先一併回覆一部分:
首先,我觉得结尾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故事好不好,结尾佔的比例非常高,不管结尾有多长,好的故事就应该有好的结尾,不然虎头蛇尾这个词哪裡来的?看到前面是虎头,能不看后面就说是老虎吗?我觉得虎头蛇尾在作品上甚至是一种罪过,如果虎头蛇尾之作能够因为其虎头被原谅,田中芳树不会在写完《亚尔斯蓝战记》时因为用外星人杀光主角而饱受诟病,被称之为田中皆杀或虎头虫尾。同样的情况很多,随便举个例子:张艺谋的作品画面都很漂亮,但一般被认为内容比较空剧情比较无力,这样的作品可以因为它华丽的画面和唯美的分镜就省略剧情上的瑕疵吗?不可以。

另外我并不认为这部作品用机械神处理结尾可以完全推过给审核,这裡要分成两点说,第一点是,我知道在有审核存在的情况下很多作品无法恣意发挥,无法尽善尽美去表现内涵,需要观众去了解这些作品的背景去体谅它,甚至如果坚持要表达原本的意涵,会变成像《少女椿》那样封禁的优作,但是如果一部作品需要观众处处去体谅甚至去帮它自圆其说,那我觉得这就离佳作很远很远了,我也不是没有看过比较压抑年代的佳作,但我觉得这部跟那些佳作的层级还差很远,虽然我很不满结尾但是它的差不能全推给结尾,而很现实的问题就是,压抑的年代真的很难找到佳作。第二点是,你们看它觉得是体制下的最佳发挥,是因为你们采用的是体制内的眼光,我看它完全没看出它是体制下的佳作,因为我不预期它是体制下的作品,我对它的标准跟其他国家做出来的动画片是齐头式平等的,如果观众需要预先去体谅和包容,那要包容多少才够?要体谅多少体制限制才够?广大观众并不一定深知其体制,不知体制或者知道但没有联想到(比如我)的人用客观且遥远的眼光来看,所谓"符合体制"的结尾就是一个最大的汙点。我不因为它来自中国大陆而特别体谅它,我也认为这是不必的,这种体谅会养坏作品,会造成中国作品跟其他世界上作品的割裂,逐渐变成"只有中国观众能看出其中厉害之处"而世界上其他观众不以为然,显然现在我们就已经有这个问题了,然而中国作品只是要给中国人看的吗?只是为了安抚中国人对体制的愤怒和对作品无处伸张的委屈吗?肯定不是,好的作品那是可以放诸四海皆准的,不应该是只被少数人称赞的,即使中国有几十亿人也不应该,也许你们会说曲高和寡,但是一个作品要在被体谅的时候才能和寡,而且还真的只有很少数人喜欢,其实就有一种圈味了。我觉得这很惨,这样下去,中国观众的审美和包容会愈发扭曲,其实不利于作品发展,甚至,我还会觉得披上"体制内体谅的分数加成"后这都可以称为佳作,那我对中国的动画片已经完全不期待了再也不会想看,所以虽然我现在知道有体谅的必要,但真不能因此说好啊WWWWW

to毛毛
这就属于我说的,台词太含蓄导致让人看不明白

老实说我觉得我没有看到那段所谓的红绳子士兵正片裡真的有?
但如果有,那确实!这太隐晦了!很难联想到,因为妲己是一个特异的人物,所以看起来很像,只有她和九尾是有连在一起的,其他人都没有,她是特别的。

既然是体制问题,那么和神到底应不应该善良就没什么关系了
按照体制的思路就好理解了,最后的师祖也就只是看事情闹大了所以双规一个搞事情的下属而已,并不是出于道德,不然姜子牙就不用去坐牢了WWWWWWWW

这就回到上面我说的,我不愿,也认为不应该,因为体制去体谅它WWWWWWWWWWW
不知道体制的人看起来,就像我的反应一样,会从人物的外型故事的取材和剧情去连结去想,自然会兜转回去传统中国神仙故事的普遍设定WWWWWWWW就会想起我上面说的那些正神观念和传统中国神话的核心,然后觉得很困惑WWWWWWW
特别是,对中国传统仙道文画了解愈深的人,会愈容易往那裏面去想这是甚么意思?也就愈不容易认为这是在表现体制问题!
然后开始想是不是该跟其他的文化的神明做个比较来理解立意?结果就是你看到的!传统中国仙道系统想不通,开始往外想去,从日本到中亚出亚洲到欧洲去到古希腊罗马全都比较了之后......谁知道它在暗讽体制问题!

to熊
倒是你说的CG技术方面,我觉得还远不能和皮克斯(下略)......把一些从CG上讲技术还不够好的地方,通过美术风格设计和作画平滑地圆过去了,可谓艺术弥补技术WWWWWW

我觉得,它有本事掩盖到让我觉得赶上皮克斯,是它厉害了WWWWWWWW
另一个原因是我看的毕竟是资源,不比你去电影院高清,所以很多细节可能我以为很好的其实不太好,这没办法WWWWWWWW

国内的环境,即便是已经改成这样了,还是有些家伙要说它屁股歪!不机械降个神可能吗?

蜡烛点了

并且影片前面完全都没涉及过,也没有任何暗示和伏笔!
因此,说白了,由于这个结尾和影片整体根本就是完全割裂的,看的人自然就都知道这个结尾是强加的,那么,直接不去管它就好了XD

就跟你说不行!我把它当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来看所以我觉得不行WWWWWWWWWWWW

因为,对艺术作品而言,很多东西是留白在戏外的!比如说,本片引出了这些主题并且引导观众去感受和思考,但之后观众能感受到和思考些什么,这就是因人而异了!而只有自身知识、文化甚至性情背景与创作者预设目标人群高度吻合的群体,思路才会自动往创作者想要的方向去发散,然后get作者所想要表达的全部含义WWWWWWWWWWW

你这么说我不能说你错,但像我上面说的,你这个能感受到的群体真的不大,很侷限,而且有很多即使领悟力很好的人也因为身处地域不同,不能getWWWWWWWWWW
另外我要说的是,你说美,但是对我来说这个结局就已经破坏这部作品的美了,所以它已经不美了,即使能引起事后的讨论甚至我们这样的谈论活动,都不能算美了WWWWWWWWWW
就像把大卫像砸个稀烂,你不能说因为我们事后很懊悔或者缅怀过去美好的大卫像,引出了我们悲伤后悔的情绪,就说现在碎成渣渣的大卫像很美WWWWWWWWWWWWWW

但是你看,你谈到借鉴的时候,举了那么多那么多的作品,什么都借鉴,和什么都相似,那反过来说,其实也正好说明了并没有与哪几部作品过于相似,并没到借鉴过度以至于缺乏原创灵魂的程度

不,我那是含蓄的说了,毕竟我是嘉宾
我真正的感想是这几个画面就是从别的作品裡剪下来复製贴上的WWWWWWWW
而且不是我有这种感觉,我给A子看过了,是她说像我才说我也这么觉得的WWWWWWWWWWWW
一个作品裡面基本都是原创,但有几个画面复製贴上,你不会对它印象深刻吗?

因此,结论就是,你们认为我说的缺点无伤大雅,是因为你们看出来了这是一部讽刺体制的作品,并且还是讽谕一个很有特异性的体制,不常见的体制!而我完全没有嗅到这个味道甚至能保证世界上其他人大概也嗅不到,就只把它当作一个普通的中国神怪故事来看,当然所有的缺点都是超大的问题WWWWWWW

快把萌灿抱回家!
Don’t think, just do. For the heart is an organ of fire.

TOP


回复 7#  @红峡青灿

老实说我觉得我没有看到那段所谓的红绳子士兵正片裡真的有?
但如果有,那确实!这太隐晦了!很难联想到,因为妲己是一个特异的人物,所以看起来很像,只有她和九尾是有连在一起的,其他人都没有,她是特别的。
有的,就在刚开头几分钟的2D动画里,很明显很好找
不过我也是二刷的时候才注意到的,第一次看就没这方面的明示,太隐晦了WWWWW

这就回到上面我说的,我不愿,也认为不应该,因为体制去体谅它WWWWWWWWWWW
等等,我没有说要因为体制问题体谅它啊,我说的是这片子本身讲的就是体制
剧情内核讲的就是姜子牙通过斩善和大战真相发现神明根本不是所谓的善神,而是拿百姓当棋子的官僚,于是怒而毁掉官僚评判百姓的提拔体系,让百姓从此可以天高皇帝远、不再被约束的故事
就算根本不提中国自己的体制如何,就算这部电影没有任何现实隐喻,他想要讲的依然是一个神仙=官僚、姜子牙=基层人员发现官僚腐败后反抗权威的起义故事啊,而不是单纯的神话故事翻拍WWWWWWW
它不是神话科普,它是个以神仙为背景的官场剧WWWWWW
就和日本架空喜欢塞学园夏日祭和温泉旅行,欧洲架空喜欢搞领主征伐和教会阴谋,美国的基本都是自我价值实现和个人英雄主义一样,中国人写职场、宫斗题材也是很常见的,接受这些不算“体谅”吧WWWWWWW
只是这部分讲得比较隐晦,没有用台词直白地讲出来,就通过展示师尊不善、姜子牙的核心怒点是百姓不可欺、最后师尊说这是他对凡间的安排导致姜子牙爆气,之类的来暗示这条官场主线
这种我觉得就还是属于,制作组自己太含蓄了,不讲人话,把一个简单的剧本讲得让人看不明白WWWWWWWW
欢迎来到Dragicland,【总版规】请记得要看哦,还有这个也是好东西→如何回复?

TOP


本帖最后由 大熊星座 于 2020-12-2 23:03 编辑
回复 7#  @红峡青灿

好了我来了!WWWWWWWWWWWWWWWWWWW
涉及到我观点的部分你主要谈了两方面的问题,下面就分别来说一下~

第一个问题,结尾不好行不行?虎头蛇尾行不行?这个没得说,答案当然是不行!!!WWWWWWWWWWWWW
但我觉得我们有必要思考一个问题:故事的结尾到底是什么?我们怎么判断一个故事讲到哪里算是结尾?
我认为,并不是作者说“the end”之前的部分就是结尾。就以姜子举例离,正片结束后,还有一个姜子牙强迫症的彩蛋,它是放在电影最后的,你会觉得那是结尾吗?WWWWWWWWWWWWWW
所以,本质上结尾并不一定是放在最后的东西。因为真正的故事,或者更准确地说,任何的表达,都是有内在逻辑体系的,当你画上某一笔最终使这个体系形成闭环时,那这一笔就是结尾,再往后的,也不过只是旁逸斜出的部分,顶多只能说画蛇添足,但已经和表达本身没多大关系了~
就举个例子来说,比如说《白雪公主》的故事吧,当邪恶的皇后吃下毒苹果而死,然后白雪公主和白马王子They lived happily ever after以后,其实故事的表达就完全结束了,这就已经结尾了。假如我在后面加一段,“一个月后某一天白马王子突发疟疾死了”,这对白雪公主的故事本身有影响吗?其实并没有。因为白雪公主本身想表达的内容已经完全闭环了,后面发生的事,本身和这个故事的表达并不存在任何必然的内在联系,因此不管如何,性质上顶多就和彩蛋差不多,已经无足轻重了。
回到《姜子牙》,如果你能赞同我对该片表达中心的理解,即该片的表达中心是通过对《封神榜》中耐人寻味的几处隐晦细节进行挖掘、演绎,从而把姜子牙的人物形象和历史上的“姜太公”形象联系在一起,进而挑明并升华该人物及该历史形象的人性化一面。那么显然,对本片而言,这个表达任务早在该片带出种种不同于《封神榜》明面设定的“暗黑里设定”之时,就已经完成了,在姜子牙的犹豫、拒绝、怀疑到最后作出反抗的选择时,就已经完成了。这并不是一部通过“真理战胜”来说理的作品,而是通过人物的怀疑和反抗行为本身来表达主题的。因此,后来谁打赢谁,是姜子牙赢了,还是师尊赢了,通过怎么打赢的,从故事(或者说表达)的内在脉络来看,这些就已经是白马王子的阑尾炎,只属细枝末节了WWWWWWWWWW
这也正是我虽然也不喜欢这个“强行乐观、强行真理战胜的圆满结尾”,但却可以体谅它的原因——并不仅仅是因为创作者的无奈,更重要的是因为这个短短的部分与影片整体、与影片的表达中心间已经完全割裂脱离了,不存在内在必然联系,只是额外的附庸——那么,用你的例子来说,这就不是故事虎头蛇尾,而是一个不错的完整故事配了一个不佳的彩蛋,no big deal不是吗?

第二个问题,这里我认为你存在了一个比较大的误解!WWWWWWWWWWWWWWWWW
我说到了体制,毛毛也说到了体制,但是,不要想当然地以为这个【体制】只特指大陆当前的体制而已,体制是个非常常用的概念啊,指的是The system!WWWWWWWWWWWWWWWWWWWWWWW
以此而论,这部片子的最重主题,或者说最出彩主题,也就是体制(The system)与个人之见的关系,以及体制(The system)对个人的【裹挟】和个人的坚守、反抗,其实就是个覆盖面非常广的主题了,并不是像你说的那样能感受到的群体不大,也不是仅仅只对大陆当前的社会语境有意义,只不过是在大陆当前的社会语境能讨论这个比较难能可贵而已WWWWWWWWW
这个主题,不单中国有,欧美也有;不单现代有,古代、历史中更有!因为体制(The system)就是这样一种东西,它一方面能够集中资源和力量,从而帮助你更好地完成抱负、达到自我实现,所以让人向往;另一方面,它却又会对进入其中的人形成强迫与【裹挟】,甚至让你扭曲乃至失去自我,所以让人畏之憎之。这也正是传统文化中,文人们一方面热衷仕途,一方面又向往隐逸;一方面颂扬儒家的入世和济世,另一方面又赞叹道家清高淡泊的原因。这其中的拮抗,不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文化中经久不衰的主题之一吗?
传统文化中对历代【贤相】的推崇,其实恰好是对这一主题、这一拮抗关系的集中体现,历代文人们推崇诸葛亮、东方朔、房玄龄、狄仁杰,正是因为他们手握权力,站在体制高点,却又能巧妙与体制周旋;一方面利用体制经世济民,另一方面又能不被体制裹挟而坚持自我操守。而姜太公,正是历史上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贤相!电影能从原本不怎么样的《封神榜》小说中,发掘出书中姜子牙人物隐藏的人性化一面并加以高光和放大,通过刻画他对体制的怀疑和反抗,最终重合到真实历史中的首位贤相这一【原型】上,把故事的表达中心从一个传统小说中的普通神魔争胜故事,升华到中国历史文化中文人对体制的复杂拮抗态度上,这显然是个广泛、深远的大主题、历史主体!而不是仅针对特定小群体才能理解的【中国SHZY背景下特色故事】WWWWWWW
当然,可能你会觉得这只是我的脑补,但我认为这确实就是创作者的真实创作意图,是水面下真实存在的冰山而不仅仅是画饼。因为,不要忘了电影用的一句台词,【姜太公在此,诸神退避】,这句话就是电影的点题之笔!民间自来有【姜太公在此,诸神退避】、【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的说法,请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姜子牙为什么会有那么大威力?这就是因为,姜子牙无论是作为现实中的【贤相】,还是作为神话传说中那个放着仙人不当苍髯皓首也要入世辅佐的倔老头,其实都体现出了蓬勃的人性和人道精神!民间对他的推崇,体现的正是一种人道胜于天道,人性高于神权的信念,这样的信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可是少见、难得的好东西啊!并且,正是这一共同点,把《封神榜》小说中的姜子牙形象,和历史上的姜太公形象联系在了一起,而本片创作者浓墨重彩地突出了对这一共同点、联系点的高光刻画与塑造,如果不硬说它是巧合的话,那岂不正说明这确实是其真实创作意图,而非我的脑补WWWWWWWWWWW

最后我也总结一下,我认为你说得没错,确实我们观感差异大的原因是我们看出了它隐喻的个人与体制问题探讨,而你只把它当作一个普通的中国神怪故事看。但我觉得这正是问题的症结所在!因为说白了,中国神怪故事并没什么好看的!在传统文学里《封神榜》之所以被视为比较俗烂的神魔小说,就是因为它的主体只是个普通的中国神怪故事而已(如果抛去那些隐晦、耐人寻味但又模棱两可的细节的话)!所以,如果真把封神榜故事拍成一个普通的中国神怪故事,那电影就真的拍失败了,顶多能达到6~6.5分的及格水平!而正是因为创作者有意识的挖掘了小说中超越普通神怪故事的地方,探讨了个人与体制的关系,提高了立意升华了主题,本片才有了亮点,才可以打到7~8分!并且这一主题,也并非仅仅只是“讽谕一个很有特异性的体制”,而是对广义上的体制、对The System表达了怀疑!因此,它也不是“只对少部分生活在特定社会背景下的观众”才能看出、才有意义的主题,而是一个世界范围内、历史文化中都长盛不衰的大命题。类比来说,这就像一篇论文提出并尝试讨论的是尚未解决且争论热烈的前沿科学问题,当然很有意义WWWWWWWWWWW
穿过县界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

TOP


Q①:你觉得这部作品横向对比质量如何?可以打几分(10分制)?
5分不能再多了。一个故事讲稀碎,我承认我看的时候低头看了几眼手机吃了几口零食,但不至于因此看不懂整个故事吧?不至于吧!啊!
有人会提到院线/线上版本是被删减的版本,但删减版本也必然是删减相较于主线来说不那么重要的东西,结果删得故事主线都七零八落的你们主创删的是个啥啊!
横向对比我觉得没有可比性,都是商业片,哪吒最起码看得有些笑点,姜子牙我感觉就是一个不会变成鸟的低配麦迪文。
Q②:你觉得这部作品优点和缺点分别是什么?为什么?
优点必须肯定,这象征着中国新动画开始试图探讨一些严肃的命题了,这开了个巨大的好头,最起码可以让某些老棺材瓤子知道“动画”只是一种载体和手段,它不是幼童专属,它也可承载深刻严肃的命题和内容。虽然它也没探讨好,但还是必须肯定,必须肯定,必须肯定。
Q③:你认为这部作品的风评为何会两极分化?
因为它给新时代中国动画开了个挣脱低幼和商业、探讨严肃命题的青年向头,但这个头却开得稀烂。从意义上来讲是重大的,从故事和观感来看是捉急的。所以两极分化了。
Q④:你认为预设了特定故事背景/文化背景的电影,有无义务先向观众把背景交代清楚?
故事的背景是必须交待清楚的,因为故事的背景往往承载这个将要讲出来的故事的起因。这个起因缺失了,故事也就成了没头的苍蝇,结构上是不完整的。
而且在虚构的故事之中,只有落到纸面的东西,才算数。一切“作者没讲”都可以归为“没有”。
蒙恩圣母,救救我们。

TOP


回复 10#  @Tomatiel

欢迎参与讨论~

你的观点十分简明扼要,大部分我是赞同的~
有不同意见的地方在于,
一切“作者没讲”都可以归为“没有”

我认为,作者的“讲”,并不仅仅局限于明面上的故事呈现,【留白】本身也是一种“讲”的手法,而且是更高明的【不讲而讲】,所以必须把作者有意通过留白方式让读者/观众体会的内容也算到作品的“讲”里,不能说是“没讲”。
就如海明威所说的写作冰山理论,冰山在水面之下的十分之九毕竟是真实存在的,和纯粹靠脑补的画饼不一样WWWWWWWWWW

而姜子牙我之所以觉得不差,就是因为,那些叙事上比较零碎的部分,我认为其实是要靠原著小说去补完的,是直接建立在原著小说的基础上直接向观众做进一步表达,所以有些东西电影没说,其实是期待观众通过对《封神榜》原著小说的回想和对照,以及对姜太公这个历史文化形象内涵的联想,来进行画外补完。经过这个补完,我认为《姜子牙》这部电影的表达基本上是完整的,大体也比较成功,所以我评价比较高WWWWWWWWWWW

最后,没错,姜子牙人设是很像麦迪文!WWWWWWWWWWWWW
穿过县界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

TOP


2020年的啊 我这算是挖坟吧wwwwwwwwwwwwwwww

我觉得打5分吧!特效做的真的很好 尤其是衣服和布料这边,另一个印象深刻的是开头那边给姜子牙脸的特写 都能看到色斑啊!所以感觉非常牛逼!

最大失望当然也是剧情wwwwwwwwww最大不能理解之处是最后的结局 姜子牙莫名其妙开悟了 然后就爆了个种 首先我不明白开头说师尊封印了他的神力遣至北海修炼 那么这个种从哪里爆出来的?其次整部电影之前的剧情都在暗示 师尊就是这部电影的战力天花板 那么为什么最后姜子牙打断天梯的时候 师尊毫不作为?
并且最后说什么“师尊受到了上天的惩罚” 首先这个莫名其妙的上天哪里来的?为什么之前从来就没有提到过?其次 上天惩罚了师尊 那姜子牙爆种改变什么了吗?没有!九尾白死了?真的白死了!就连上天注意到这事都是因为姜子牙……??我不理解。
同时还是那个封印了神力的前置设定 我一直对这种剧情的理解就是 把角色贬为凡人让他去历练 让他在身处弱小境地时,在无能为力中重新开悟觉醒啊!但剧情中我只感觉姜子牙是被削弱了而不是封印了 这个封印神力的设定未免给人以 “拿一个听起来特别牛逼的设定来吸引人 结果实际剧情就是个阉割版的” 这种营销手段!
然后在于电影和它想表现出来的主旨并不贴合 我看完不仅没有感觉师尊是反派 反而感觉师尊说的很对啊!舍一人而救苍生 有什么问题吗?我感觉这就是一个升级版的电车问题(5个人和1个人 压死哪边的 那个电车问题)啊!而师尊的解读在我看来并没有什么不对 反而最后姜子牙所说的“他面前的每一个人都要救”显得让人不可理解,看到这里我真的笑喷了(。这么说穿越到姜子牙的世界观里 最好的存活方式就是怼在姜子牙面前站着啰?主角光环庇佑所有靠近的龙套?
但是天梯打断的情节里 我感觉有一个细节做的真的很好啊wwwwwwwwww就是姜子牙先说“还有一条锁没有断” 然后就打断了天梯 断开的天梯里真的是几条宿命锁被打断啊!这里击碎束缚的张力还是很足的wwwwwwwwwww

我个人感觉主旨完全可以往这两个方向发展。
第一个 我感觉会比较牛逼的:原剧情里狐妖之所以祸害苍生 归根到底不就是九尾为了师尊那句 助她封神 的诺言吗?完全可以加一个姜子牙打断了天梯 妖和人就不能再成神 而神也不好再干涉人间 把主旨往 “不该为了力量(封神)而去生活 苍生也不需要神来救 可以自己管好自己” 这个方向去发展啊!不会显得苍生好像很脆弱的样子 没有圣母心的神就不能得救。
第二个:姜子牙可以始终在舍一人而救苍生这个概念上 各种纠结!各种想不通啊!把一半的镜头给小九嘛!小九最后觉得牺牲是必要的 然后小九去打动姜子牙 一群神仙和姜子牙一起(或者就姜子牙自己)把九尾砍了 小九也死掉 让观众伤心一会儿。然后镜头一转 时间调到姜子牙重归众神之长后!在人间看到了小九的转世 这次有了爱她的父母和和平的生活  这样不是也不错吗?

比较小的一些意见 首先不明白孙公豹这个角色有什么用。假如是要一个能在归墟门口挡枪的角色 四不像也可以啊……不要爆种之后直接给它杀青不就行了 在归墟那边给它杀青。
还有最后的转场真的好生硬啊 话锋一转直接大家转世都转完了 各种和和美美 在这种背景下你说“反派受到了上天的惩罚……”不会有点尴尬吗?反派翘辫子的实况转播呢?嗯?

最后看起来制作组是准备拍第二季的 第二季我还是有点期待……因为从剪影上看雷震子是个人外男啊!不错不错让我康康!


【发帖际遇】:肥肥的水蛭 走到龙洋城中央广场时见到喝得大醉的羽·凌风正在疯狂撒钱,立刻凑上前,获得了 138F卡币 。

际遇事件仅作娱乐,正式设定请见【DL故事集】
水蛭虽然好,可惜不能生。
虽然不能生,水蛭还是好。

TO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