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资讯/同人分享

内容类型 原作讨论
原作名称 《神奇动物在哪里:邓布利多之谜》
转帖来源 -
  

  三星,还行。

  

  整体制作精良,完成度基本达到了系列平均水平,这在青黄不接的后疫情时代已经算拍得认真的了。

  

  剧情上有些水垮垮的地方,比如儿戏一般的麒麟选举,比如强行硬凑出来的主角团“攻坚克难”全过程(也就是80%以上的故事线)以及为此生造的所谓理由(格林沃德能预见未来),但作为一部谐剧,放在“巫师世界”的设定背景下,这些也算属于【不必深究】的范畴——虽然确实是偷奸耍滑,但还是按基本法来的——并不构成致命硬伤。

  

  最大的问题其实为该系列所共有,只不过在本片中表现尤甚:太过着力于展示却陋于隐晦及留白。

  

  对【巫师世界】这个IP而言,未展示的,才是引人入胜的无限可能,展示出的反而都是局限和挂碍。天花乱坠的展示,其实恰恰是种祛魅而非赋魅。古灵精怪的神奇生物、波谲云诡的尔虞我诈、飞天遁地的巫师对决,远不如曾经那个用一只打火机从街头到街尾慢悠悠熄灭路灯的白胡子老头那么隽永和令人印象深刻。

  

 

穿过县界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

最大的问题其实为该系列所共有,只不过在本片中表现尤甚:太过着力于展示却陋于隐晦及留白。
你让我想起在知乎上看到的一个回答“为什么感觉神奇动物里的世界没有哈利波特里的那么吸引人”的吐槽,说哈利波特的故事基本走的是麻瓜和巫师世界割裂的路线,巫师们住在麻瓜看不到的建筑里,身着奇装异服,吃着口味古怪的糖果,就很有一种到处都能找到趣味的新奇感
但是到了神奇动物,巫师和麻瓜除了一个会魔法一个不会似乎就没啥区别了,巫师一个个也坐会被人潮堵住的小汽车,也穿正经的英伦绅士服饰,住着麻瓜的小洋楼,还跑到麻瓜的餐馆吃饭,就连一开始主角纽特和雅克布都是在麻瓜的银行里认识的,这种新奇的割裂感就被削减了很多
哎,格林德沃穿着英伦风大衣确实很帅,但并没有斯内普穿着大黑袍子呼啦啦地走路带感WWWWWWW

emmmmm,虽然你觉得疫情时代这样的剧本这样的完成度已经可以接受了,但我还是觉得不太行!节奏和情节都稀碎!尤其是作为一个脸盲,看这种大家衣着风格都很接近的影片,全程都想说,我是谁,我在哪,我在看什么?WWWWWWWWWW


【发帖际遇】羽·凌风 去动物园打工,由于热心助人且爱护动物,深得大家喜爱,额外获得 54F卡币 。

际遇事件仅作娱乐,正式设定请见【DL故事集】
欢迎来到Dragicland,【总版规】请记得要看哦,还有这个也是好东西→如何回复?

TOP


这种新奇的割裂感就被削减了很多

我不是哈利波特的粉丝,这个世界观的作品看得很少甚至几乎都不知道在搞甚么,但我有很多朋友很喜欢。
我曾经看过他们讨论这个问题,印象中有两个朋友的观点比较值得拿出来说一说。

观点一
神奇动物系列是一种后发后至的前传,人物对读者来说没有新鲜感。
这个朋友认为,对已经先看过哈利波特的群众来说,这些人物是谁他们之后做了甚么,结局是甚么都是已知的,几乎完全没有在看哈利波特时候那种因为不知道剧情接下来的走向,也不清楚会发生甚么所以很期待的感觉,而世界上并不存在没有看过哈利波特就去看神奇动物的大数量人群,因为哈利波特是先出的。他用一个我觉得(对我来说)很容易理解的比喻,Fate zero和stay night。读者在看fz的时候,一开始就知道最后的赢家是谁,甚至连主角后来并没有活到下一次圣杯战争都心知肚明,读者在乎的只是中间的过程,没有期待只有等待,观看的过程心理状态比较接近冷眼旁观,可是对于先推出的sn读者不仅对剧情一无所知,甚至一开始连世界观都完全不了解,看的时候除了剧情和人物之外也在尝试理解世界观,对作品的印象就会更加深刻,甚至代入感也比较强,对黄油一无所知的群众还有可能出现去猜谁是赢家然后暴死的情绪转折,观看体验上就会更加刺激,就像看哈利波特的时候会猜谁最后会跟妙丽在一起一样。

观点二
围绕人物展现的世界并不如哈利波特宏大
这部分我就比较不能完全理解他的观点,因为我没有看。但总结上来说,是他认为哈利波特的故事中包围在主角人物周围被铺展的事件具有目的性,不只是为了巫师世界也是为了有麻瓜的整个世界,主角等人的作为在改变事件的过程是逐步堆展的,越来越严重越来越靠近核心问题,就颇有一种世界的构成中巫师是最重要的成分的感觉。但神祇动物的世界观围绕在主角等人身边的是已经定型的巫师世界,而且一开始就属于严重事件,没有层层递进的感觉,主角人物的成长过程也不平顺,并且还给人产生一种"这些问题关麻瓜甚么事?巫师就自己去自己的裡世界玩就好了"的想法,大大削减了观众想去了解过程的兴致。

快把萌灿抱回家!
Don’t think, just do. For the heart is an organ of fire.

TO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