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资讯/同人分享

内容类型 原作讨论
原作名称 《燃燒的劍》
转帖来源 -
本帖最后由 紅峽青燦 于 2022-8-11 00:11 编辑
血灑若櫻舞,悍對狂潮歿不悔,刀光祭誠心。

從以前到現在,陸陸續續寫過很多關於土方歲三的文章,有歷史分析的,有搞笑腦補的,有實地考察的,還有發春作夢的,看過了很多有土方的作品,至今他在我心目中還是偉大並重要的仰慕對象,因此早早知道《燃燒的劍》要拍成電影,就已經決定要衝首映了,無奈疫情造成兩次的延遲,我心心念念的土方大電影(?)終於在今天能看到了。一開始就沒有打算邀任何人跟我一起去看,因為我不想有認識的人看我涕淚縱橫的樣子,最好是早場或午夜場還可以獨自享受,不過很神奇的、首映居然是中午。

我以為只有我想看這種冷門電影。

實際上,板橋大遠百的首映有五個人看,年齡從拄拐杖的老奶奶到大學生都有,不知道其他電影院的首映情況怎麼樣,但我蠻訝異土方粉的年齡層分布那麼廣,並且還有其他人。會來看土方歲三電影的人,不可能是想來看喜劇或者商業片的,沒有嘻笑,沒有吵鬧和電話聲,大家都是安安靜靜的看,按著劇情,從低聲輕笑到最後影廳迴盪著隱約的啜泣聲。

這部電影,我覺得以電影工藝來說,非常優秀,但同時它對觀眾的背景知識要求非常非常高,是一個只服務熟知土方歲三人生──或者說必須熟悉司馬遼太郎小說本體──的觀眾的深度作品,簡單說,它就是給土方粉看的,而土方粉我,看了之後,非常非常滿意。電影只有兩個半小時,不只要講土方歲三的人生不夠,光講《燃燒的劍》這本書都不夠,勢必要有所刪減,導演極為去蕪存菁的把所有重心放在土方本人身上,其他人物的故事都不提,只在與土方有交集的時候點到為止的展現出性格和事件,觀看體驗並不像是一部血風時代劇,而是土方歲三的個人傳記。這點,我覺得導演把握的很好,因為其他諸如《大河劇新選組!》和《新選組血風錄》之類的作品,都是細細講每一個人的故事,由他們的觀點和出身等等串起的人生織成一幅幕末時代畫卷,但《燃燒的劍》不一樣,燃燒的劍小說本身讀起來就是土方的故事,有一種很明顯的故事中其他人物都只是用來襯托土方的背景罷了,司馬遼太郎用重筆重墨把土方描繪成他想像中真正的武士,這也是他厲害的地方,這男人可謂是用自己的腦補和出色的文筆與小說情節構建能力,半真半假的混亂了近代日本史考究的神作家了。據說,司馬遼太郎使用這個筆名,是「希望自己寫的歷史小說能像中國的司馬遷寫史記一樣精采,但還遠遠比不上,所以自稱遼太郎」,實際讀過他的作品,我覺得如果他自稱遼太郎,那其他日本作家都只能叫做不能及太郎了。

但電影的時間畢竟短,小說中本來滿精彩的土方與七里研之助(司馬遼太郎虛構的土方的宿敵)各種交手的過程都省略了,只簡單的展示出土方第一次殺人就是把七里同門的人幹掉結下樑子、之後七里追上京城投靠長州、被土方砍斷手以及追到北海道且七里也是個漢子,土方和近藤那種濃於血親的感情和兩人認知差距的複雜情感也沒有著墨太多,甚至連許多重要的事件和戰鬥(無論是史實還是小說裡)都被剪掉了,比如隻字未提土方被稱為鬼之副長的部分、土方對古高俊太郎的小黑屋逼供,還有我覺得最可惜的宇都宮城之戰,宇都宮城據說和熊本城以及另外兩座我忘了叫啥的城號稱日本最易守難攻的城,其中只有宇都宮被攻下來過,而且那就是土方攻下來的(雖然後來又被搶回去了,但土方確實是史上第一個攻下宇都宮城的將領),這部分完全是史實非常厲害,司馬遼太郎甚至在這個部分大加著墨寫土方說出「給我進攻,誰後退我就砍誰,向前是死向後也是死,看你們是要光榮戰死還是蒙羞而死,自己決定!」電影卻隻字未提,除此之外還有小說中土方在一本木關門大喊「我是新選組副長土方歲三!我就是新選組!」氣勢之強讓新政府軍非常害怕,甚至怕到開槍掃射完都不敢上前去看就怕土方衝上來殺人,直到土方屍體倒下了才敢過去,這些部分在電影裡都沒有表現,我覺得很可惜。

但不要以為我說這些精采的畫面電影都沒有電影就是甚麼都沒有,實際上電影恰到好處的把所有該說的都說了!沒有任何一個鏡頭是浪費或多於的,每一秒都是精華!其中的運鏡和對白安排技巧之高令人稱奇,光是劇中人走路時候吟點俳句,就能讓觀眾直接看出這是讀書人(伊東、山南等)或者俗人(土方),土方粗拙的俳句略有傻氣但又很切合時事,非常可愛。分鏡和視角轉換也用畫面說了很多很多的事情,甚至幾乎都沒有在劇情或對話或畫面上的留白處理來表現情緒或者氣氛,我覺得一開始還有一點點趕,不過整體看下來是一氣呵成首尾連貫非常舒服,每個鏡頭都是高潮但是觀眾完全不會疲乏,因為起伏跌宕的感覺很明顯。看電影的過程中我一次都沒有看過手錶,全程就是眼睛幾乎都不眨的,看著螢幕上的所有動作。

在劇情安排上,電影沒有按照小說中用第三人稱從頭開始從小到死的講土方的人生故事,而是用倒敘法,由已經在五稜郭的土方被訪問,親自講述北上前的故事,由土方的視角來看歷史的變化,便顯得非常溫和,非常貼近人,而後在訪問結束,觀眾便成了徹底的旁觀者,旁觀土方的一舉一動,看著他就像自己是全知視角的神在俯視沙盒,期間的觀點轉換非常自然而且滑順,這也是我說這部電影非常好的一個原因,讓觀眾彷彿就在土方的身邊,在看著一個有血有肉的誠之武士展現自己的人生。

土方這個人,對我是有一些影響的,儘管他是不同國家不同時代不同性別不同領域,與我毫無交集的人。我以前是一個非常容易半途而廢、光說不練的人,但現在,我覺得我應該可以算是對在乎的事情很堅持,而且不容易放棄的人,並且有很強的行動力會想到甚麼馬上去做,也不太在乎別人的眼光。我覺得,土方就是因為這些品質而讓人感動,他向我展示出堅持朝向自己理想的人生,並且永遠都不要放棄,堅持到底的話即使失敗了,也不會對自己有所愧疚,那樣的人生過程就已經是最高尚的寶物了。我常常在快放棄的時候,想起自己是土方粉就覺得不能半途而廢,因為那樣不土方,並且努力跟成功是兩回事,所以失敗的時候還是要維持自己的性格和意志。

儘管是極好的作品,對我來說卻是不會想再看一次的神作。不只是因為,我比較喜歡大河劇細細講每一個人的觀點差異和人生,更大的原因是因為,這部電影太能牽動人心了,它將土方塑造成一個既偉大又平凡、擁有崇高意志卻很接地氣的人,情緒上非常真實,這部分我不得不誇岡田准一的演技真的是出神入化,之前我瘋狂吐槽岡田他都比土方死的時候還老了怎麼演土方啊!事實證明他的演技完全可以撐起土方,他把土方那種忠於自我的固執感和因為與周圍人觀點和行事不同的帶有一點憂鬱的悶感演得非常好,若要說山本耕史演出的是土方青春凌厲的狂氣、小聰明似的智慧以及鬼的那一面,岡田准一就是演出了土方內心敏感固執和在時代洪流中堅持不放棄的武士那一面,我很喜歡,但也很不捨。

在電影後半段,要不是有隆隆的砲聲遮掩住,影廳裡會只剩下哽咽聲,因為所有觀眾都在哭,像個無能為力的旁觀者,望著螢幕掉著淚珠,不能做甚麼,只能做一個歷史的見證者。

我們就那樣看著,靜靜的看著砲火連著落向五稜郭,土方副長騎著馬,向著一本木關門,一瞬間,我忽然發現清晰的鏡頭畫面突然抖動了起來,變得有些模糊......啊......原來我也在哭。

 


快把萌燦抱回家!
Don’t think, just do. For the heart is an organ of fire.

本帖最后由 紅峽青燦 于 2022-8-11 00:10 编辑
其實這部電影怎麼說呢,因為劇情的緣故,看起來非常難受

並不是拍得不好,也不是很沉悶,而是因為......把時代劇的無可奈何放得太大,而土方本身就是悲劇人物和與歷史對著幹的......敗者英雄類型,所以導致整片中觀眾的情緒都是很緊繃和低落的,我認為這對土粉來說是正常現象,每一個拿著票走進電影院的土方粉,都是去給自虐的我們都有自知之明,我們喜歡副長就是要承受去理解他生命而造成的疼痛,我們都有足夠的覺悟。但,因此,社會大眾對它的接受度就不會很高,畢竟爽片才是賣座的類型,對於此片我只能說叫好不叫座,而且我也不想再看第二次,它真的不是......會在想放鬆或者讓自己有好心情或者想得到甚麼正能量時候看的,我覺得它就是適合痛一次就好。你們跟我看了六次獨行俠的行為一比較,就知道我說不想再看第二次是甚麼意思了。

這部片有兩個地方非常非常優秀,是我看完後最難以忘懷的部分。而且我認為如果有人對電影工藝非常有興趣,值得為了這兩點而看這部電影。其中之一是本片的配樂非常神,在情境渲染和氣氛烘托上出神入化,明明是經典日本時代劇卻有多處用了西洋音樂做背景,而且都恰到好處。其中之最是去刺殺芹澤鴨的時候,幾人慢慢靠近芹澤所在的房屋,氣氛越來越緊張時,背景音樂響起居然的是卡門的《愛情是一隻自由鳥》(L'amour est un oiseau rebelle),我當場就想給配樂鼓掌!我從來沒有想過這首歌的前奏被放慢之後居然那麼讓人緊張,每一個音符都像是劇中人物謹慎而忐忑的腳步聲一樣,能將西方音樂和日本電影完美融合出新的調味,神中神。

另一個我認為非常優秀的部分,則是要推功給芹澤鴨的演員(印象中是伊藤英明?),他在演芹澤奮力反抗後被刺死的時候,那一個瞬間軟倒在地上的樣子,真的把死亡演得活靈活現,而更讓我肅然起敬的是,他不只倒在地上死得很真,死去後身體還往側面滾了一下並手腳癱軟,這個一秒鐘的小動作我久久無法忘懷,甚至我覺得可以算是本片的高光之一。他完美的演出了上一秒還是叱吒風雲的英雄下一秒成為無用屍體的生死反差,並且那一滾真就展現出了「人一死就跟垃圾一樣,一無是處」的生命無常。我是一個殺過很多動物的人,而且很多時候不是用藥物執行安樂死,是用將動物頸椎拉斷的引頸處死法,引頸處死法的標準就是快準,用最快速度奪走生命來使動物不感受到痛苦,因此我對生命一瞬間消失的現象深有體會,那種其實已經死了只是肢體還在抽搐的畫面我看過無數次,而這位演員居然能以活人之身將其過程演得讓我這樣的老練劊子手(?)都覺得非常到味非常真實,你們就知道那是多高明的演技了。在現代電影,死人的時候都要垂死掙扎或者交代一堆遺言才痛苦死去或安息在親近之人的懷抱中,而這部片卻將瞬間死亡展示得淋漓盡致,不愧於日本人對武士的形容「美似春櫻,生命短暫,瞬間凋落」我認為本片,確實是將日式櫻美學,或者說櫻花人生觀,展示得淋漓盡致。

快把萌燦抱回家!
Don’t think, just do. For the heart is an organ of fire.

TO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