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网络文章的体裁各式各样,可称得上”百花齐放”。但这似乎让分类者们突然面临了无法分类的窘境中,比如我。当然,也有毫不在意的人,比如@supernice先生(一名我的真正的朋友)。于是我自己也正像标题所诉说的那样,正在此进行一次尝试(或说一种旁若无人式的独白,但与戏剧中的独白相比又如何?)性的写作(若能被称为“写作”的话)。
    由我们的标准的义务的教育所教授的,第一段一般(在某种现实上,这是定律)是总结性的,而第二段开始自然(被教授出的自然?)是正式的内容。作为一种实验性的(又一个可消费的新鲜的陈旧词汇)写作,有必要这么去做吗?(不,没有必要吗?)建立在这一种疑问上,我开始在这里(互联网(连线世界【1】?))写作。嗯,写……
    这是第三段,我的确还在写,对吗?但这一句话是否有试图小说化,套进入剧情的嫌疑?不,请屏幕前的各位设想一下,一个在舞台(云端大舞台,有胆你就来……)上独自表演念白(脱口秀)的人,舞动他(他者,人也【2】)的(非实存的)手臂又有什么过错呢?这是他在台上自有的权利呵。可是还有问题,当这篇文章(帖子)以超链接形式散布时,又会使多少人在这条连接的线路上感到一场空白的烦躁!很抱歉,为了实验,你们是光荣的!(不用怀疑这个骗子满口荣耀却下流下作令人厌烦蠢货恶心……)这是一种文学上的必要之恶……
    这是utf-8编码的数据流,在设备荧幕上现出了本文的第四段的文字,这是客观存在的现实,不然您也看不到这句话,对吧?其实,这无所谓,目光(流量)不是我想要的,甚至所谓的“反叛”也不是。您以为您能看到些什么呢?(眼睛这一器官真的在场吗?)那么,我呢?我又写出了什么?错了,错了,这不过是输入后产生出的数据流。是事先用笔写的吗?是纯粹用语音输入的吗?是ai生成的吗?是……这其实并不重要,要进入形而上,用未明子【3】(网络哲人王)的话说,要问why才是(又一个“是”),所以,失敬失敬【4】,我当然打算逃避这些话题。怎样去做呢?你可以看到








































    (怎么?你以为呢?)






























(那些形而下的场域还在哪呢?你还确定它们存在吗?)
























    (“清洗之后,只剩下纸被撕碎的声音:各种不同的撕法,各种不同的纸。”【5】)



















    (结束?……——)















    “所以我们的疲倦正是在于——不,我累了,你可以扶我回卧室吗?我想休息一会儿……”

1.lain(《玲音的系列实验》)这部动画提出的一个类似“人类意识互联网”的概念
2.见《说文解字》并向女同胞们道歉
3.https://space.bilibili.com/23191782?spm_id_from=333.337.0.0
4.《牺牲谟——“鬼画符”失敬失敬章第十三》鲁迅 著
5.《纸手铐:一部没有拍摄的影片和它的43个变奏》欧阳江河 著

自我吐槽(?)


【发帖际遇】箜无 去动物园打工,由于热心助人且爱护动物,深得大家喜爱,额外获得 38F卡币 。

际遇事件仅作娱乐,正式设定请见【DL故事集】

 

一条懒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