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资讯/同人分享

内容类型 原作讨论
原作名称 minority report/关键报告/少数派报告/未来报告
转帖来源 -
本帖最后由 红峡青灿 于 2023-4-6 02:30 编辑
民那,这裡是读英文几分钟就会觉得沮丧需要看电影来提升学习慾望的青灿(X)

偶然在netflix上发现这部片,既然是还长得光滑光滑的阿汤哥和史匹柏的第一次合作,这阵容差不多可以算票房和品质的双保证,我觉得应该会很好看吧,所以就看了。



看完嘛,觉得还不错啦,总分我会给80。但我觉得,阿汤哥+史匹柏只有从我这裡拿到80分,不算太高 主因是,我觉得这个故事有点怪......虽然后面很多事件都是靠事前埋的伏笔,但是......我没有被结局说服。

先从剧情的方面著手评价吧,由于这已经是20年前的老片了我就不介绍剧情了网路上都可以查到。剧情在本作前后部分有明显的割裂感,前半部分很像要聚焦在讨论谕示者系统在能防止犯罪的客观前题下对社会的影响是正或反,并暗示观众思考谕示者是否也具有人权或者被当人类看待,然而在男主角被迫开枪后的发展......很奇怪,很像剧本突然换人写,然后用机械神的方式结尾一样,老闆感觉被强行背锅当坏人了,而且整个故事的格局都越走越小,一开始明明著重在全世界(至少以世界观来说D.C算整个世界吧)可以去除犯罪的理想国机制是建立在谕示者的不被当人的剥削上,很值得深思,但到最后故事居然变成男主和大boss两人的个人对决,将该系统废止的事件完全建立在男主和老闆的小恩怨上,这格局超小的。再加上老闆对男主的杀意只建立在他发现男主正在逼近自己的秘密,其实以整个故事来说这是很小很小的鼻屎大的杀意,以大老闆的人脉和对男主的了解,他完全可以找人把男主换掉就好了,为甚么要非得为此去杀男主呢?甚至于,大老闆都知道男主在吸毒,作为一个警长还吸毒,直接举报他比杀掉他更有效吧?我就没看出整部戏中那个调查犯罪警长的职位凭甚么非男主不可,司法部探员、黑人助手都能流畅的使用该系统,男主只是一个正义感和工作慾望都比较强的警长,并没什么理由非他不可啊,再说了老闆都想把他弄死了,换掉不好?而且客观来说大boss六年内杀的人能有整个D.C人杀得多?随便一个上班族都有杀老闆的慾望的世界,一个贪权的老骨头能有甚么资格当大boss?就如男主不是该职位必要的,这个老闆的boss格也很小。

不只剧本格局虎头蛇尾让人观看体验不佳,做为本作核心结构的谕示系统自身就是一个逻辑上存在瑕疵和设定前后矛盾的玩意,我甚至认为疲弱的剧本和之后要讨论的有点崩坏的脚色设定,都是源自于这个逻辑并不自洽的设定。剧中一开始就说明,谕示者系统只能预测谋杀,包含预谋犯罪和衝动犯罪,而对于强奸和自杀都无法谕示,并且经由女博士的话我们可以推测,被谕示的结果是一定会发生的。换言之谕示者系统不是展现未来的可能性,而是未来事实本身,预谋犯罪和衝动犯罪不过是对于未来谋杀的类型分类罢了,跟该未来的属性并不相关,未来只是一个客观的事实:"某人死于谋"杀罢了。男主角明明在痛苦中疯狂克制自己的杀意想摆脱命运,最后还是被开枪,不就说明谕示系统的结果是无法改变的吗?即使内心不愿意,命运指示你会做出"枪杀的动作"你就还是会做,就算不情愿就算拖过了被谕示的开枪时间,最终造成的结果依然是一样的,表示这个世界中命运无法改变,命运是一个客观的事实,每个人的未来都是明确的,并且明确到能被谕示,即使有些微的偏差,大方向仍然是被固定的,这世界裡的人不正是因为发现谕示的必然性,才会靠提前抓捕凶手来阻止犯罪吗?在他们捕抓的过程中凶手的命运就被强行改变了,凶手不再有杀人的事实,可是这就已经产生爷孙悖论了。

由于故事核心存在悖论,围绕其展开的剧情就禁不起推敲,细想会觉得漏洞百出,所以我只能给剧情设计70分。

撇开凶手的爷孙悖论不提,在设定上我觉得本作也表现得不优秀,太多的矛盾之处和定义瑕疵。其中我认为最严重的当属对男主杀人事件的前因后果无法说服我,男主和同僚看到的谕示杀人画面,是男主听见受害者自白是杀他儿子的凶手后犯下的罪行,但实际上那个人并不是真正的凶手,而是被老闆买通来陷害男主的人,那老闆怎么知道要这样设计他?一个想法是,就如司法部干员说的一样,老闆看过男主杀真凶的谕示,才找到这个替死鬼来做这件事,那表示真凶曾经出现在谕示裡,所以男主儿子的命案是有真凶的,而且真凶到结局都还逍遥法外。 另一个想法是,老闆发现男主开始调查关键报告之后,才对男主起了陷害之心,设了这个局来陷害他成为凶手,但这也不太合理,老闆怎么知道自己set好的人一定会被谕示到?受害者收到的指示日期和地点都非常精准,假照片也准备好了一大堆,如果说先有这个鸿门宴才有谕示,那问题还是在于老闆怎么能保证这一定会被谕示到? 我个人比较倾向老闆看过真凶被杀的谕示,就像司法部干员说的,但这样的话就表示他们最终还是没抓到杀男主儿子的真凶,而他们本来完全有机会。同时,六年间都发誓要杀凶手的男主,等于在六年间都带著杀意在谕示系统裡工作,以他熟知谕示系统特性的知识,他怎么可能不知道自己的杀意可以被谕示?当男主看到谕示的时候,他理当知道那个男人就是杀自己儿子的凶手,而不是慌慌张张地说自己不认识他然后想逃走,以他事发当时对谕示系统的信任,他完全可以指示手下去抓那个受害者,因为全世界自己仅对一个人抱有杀意。说到这点,他们处理杀手的方式完全没有跟上他们世界的科技树,粗暴又不智慧。就好比一开始发现小王的眼镜男,在谕示时间拘捕他起来后同时将小王和人妻移送法办很难吗?那么多队员都看见他被抓奸在床了,结果这个世界选择的作法是纵容人妻和小王,把眼镜难关监狱?明明眼镜男冷静下来之后完全可能不杀小王和人妻,只进行离婚程序的。男主也是,他理当知道对方是自己儿子案件的真凶,那把他留在办公室,让部下去抓捕对方来审判,不就没有后面那一堆破事了吗?

再者,一开始说的自杀不能被谕示,那最后,老闆都已经被谕示为衝动杀人,受害者也已经被确认为男主了,他怎么有办法自杀?一开始就说了自杀是无法被谕示的,那他最终的真实行为理应无法被谕示,而谕示一旦出现那男主就得是受害者啊?无论是被迫还是主动,男主都是受害一方,并且在来不及阻止的情况下他应该要死的。也许这故事想告诉我们衝动杀人才可以控制,预谋杀人不能,但这也很不合理,因为男主在已经完全没有杀意的情况下被命运强行扣动了板机,老闆到最后都还有杀意,无论是对男主还是他自己。

另外,故事一开始处在一个非常高科技的未来风格城市裡,车子都是自动驾驶的无人车,高楼大厦都很有未来感,甚至连个麦片纸盒都是图案会动的萤幕纸,但从男主逃亡开始整个世界的未来感就没有了,他不仅徒手干掉身上有高科技装备的部下──对,这裡我真的很想抱怨一下,我们都知道阿汤哥在电影裡总是无所不能,打架跑步跳高甚么的都是最强的,但问题是,他大部分时候的对手是一些普通人类,打赢敌对特务啦放倒杀手歹徒之类的,这都还行,可问题是他在这裡徒手干掉身穿精良未来装备能飞天遁地又训练有素的攻坚特警?!我觉得这比TGM裡f-14干掉五代机扯得多了,TGM裡先下了一个设定独行侠就是最强的,并且也没有说那几个敌机飞行员技术怎样,没准人家就是空军菜鸡还只能按照指示绕著航空守备区转圈圈的啊,突然让菜鸡去啄老奸巨猾叱吒长空三十几年的王牌飞官,被耍著玩情有可原嘛!it's the pilot not the plane.可这裡不一样,那些人是专门抓捕逞凶斗狠的杀手的特警,还有装甲和喷射背包,若阿汤的脚色设定上是甚么战斗之王也就勉强算了,他理应跟其他人是差不多程度。最关键他是一个吸毒六年备受折磨导致精神不算太稳定的人欸!毒贩爆揍一队东尼史塔克之后还无伤逃脱,即使你是阿汤也不可以这么扯!扯到整个出戏,这些人的喷气背包和装甲是古天乐卖给他们的吗 ──接著他手动驾车逃到女博士家,然后后来无论是前妻家、做手术的地方、带著女谕示者逃亡的城市街景以及最后决战的餐厅,全都没有一点未来感,完全没有!前妻家就是一个普通的湖滨别墅、做手术的地方就是普通贫民窟、那个商场跟台北车站后站也没什么不一样,餐厅也是!就是普通的高级餐馆,都不比John Wick杀人的地方强!整个未来风格的设计虎头蛇尾,看到后面就一纯纯阴谋剧情片。这部片的设定就是观众一开始就得按著片子的逻辑去想事情,就会感觉到它是合理的,不能自己脱离框架用逻辑,要是用了会感觉很不开心,只能顺著毛摸的设定也只能给70!

接著是我觉得最差的一部份:脚色塑造。我的天,我真的不知道为甚么史匹柏可以把这部分搞砸,阿汤哥搞砸过一次我记忆犹新(?)不把这锅让他背,但史匹柏,史匹柏你是做出过ET的人欸,你比谁都知道脚色对故事的重要性啊!就算说这个故事有原著,原著可能本来就没有搞好这部分,但,你是导演,你可以改编剧本的!好莱坞不是最擅长魔改了?魔改一下啊!不要让脚色奇怪嘛!这部戏有关键人物前后的行为有点不一致,先说男主吧。男主一开始表现出一个失去家人悲痛欲绝甚至到了得要靠毒品镇静的程度,看他到哪裡都要带著儿子和妻子的影像,晚上还要分别看两人的录影,还会復述事件中自己的对话,我觉得谁都会觉得他是死妻死儿了。结果!剧情中段开始发现他并没有死妻子,他只是跟妻子离婚了,妻子甚至还好好的健健康康的活在一个湖边别墅裡,那.......WTF你前面的哀愁干嘛要单看妻子?你骗我的感动啊人家根本没死!之后,妻子跟司法部探员的关于离婚的对话也很耐人寻味,妻子在离婚协议中说男主有自杀意图,他解除枪枝保险观看家庭录影让妻子害怕,可后来妻子对那段描述后悔,她觉得当时自己要离婚是因为看到丈夫就会觉得看见儿子的影子,她受不了,但她还是爱他的.......我操,maybe我没有谈过恋爱不清楚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但是.......但是你这样放任男主变成一个靠药物麻痺精神并且爆躁情绪化的人,真的大丈夫?不,都离婚不丈夫了。而且妻子这个脚色就是一个典型工具人,她只是为了后面用来救男主出来而设定的一个NPC而已,我其实很少觉得电影物化女性,我对物化女性的忍受阈值很高,诸如庞德片等等物化女性都会被点名的电影我都没什么感觉,但,这是我第一次觉得一部电影在物化女性,不是把女性变成性的符号,而是这个女性脚色在整部戏裡就是一个物品,一个给男主开头箍锁用的钥匙,除了这个开锁功能之外,我完全没看出这位女性在这整个故事有甚么屁用处。她既不是男主的精神支柱也没有给过男主甚么专属于她的独特贡献,男主比起需要她本人更需要的是和她一起有孩子的回忆,孩子对男主而言比妻子重要太多了,这个妻子还顺便被老闆轻度性骚扰一下也对剧情没有任何实质上的帮助,所以完全是个废脚色,跟薄樱鬼裡的雪村千鹤一样,直接可以没有。

回到讲男主身上,他前面是一个因为心灵创伤而用工作去弥补痛楚的人设,这种人设很常见,但史匹柏在这裡还是展现出他比其他导演更高级的技巧:他让观众对这个人的痛苦感同身受但并不对他起移情作用,这点在阿汤当主角的电影裡比较少见。阿汤通常都会扮演那种让观众喜欢尊敬甚至怜惜的脚色,比如伊森、比如独行侠、比如第二集的杰克李奇、比如罗伊奈特或者那个开赛车的傢伙我操我忘记他名字了 ,看他的片喜爱他演的脚色是一种理直气壮的状态。但本作的男主呈现出一种让人怜悯且敬而远之的状态:他因为过高的责任感和伤痛而在疯狂的边缘,并展现出难以置信的偏执和蛮横。这个设计当然是比较写实的,真实的人通常不会像伊森甚么的那样,可问题是以这部片的剧情架构,观众对男主没有喜好会导致结尾没说服力的缺陷被放大。举其他阿汤片的例子来说,观众当然知道三代机击落五代机是不合理的、观众当然知道从停车塔最高处往下跳没死是不合理的、观众也知道两台直升机互撞没被捲进爆炸并不合理,但观众不在乎这些,观众只想看独行侠带公鸡脱离险境,观众只想看伊森完成他扯到爆的任务,观众希望这个故事有圆满的结局,扯不扯无所谓,电影嘛开心就好,这也不是甚么苦大仇深的文艺片。而回到本作上,观众对男主的喜好可能不足以支撑观众期望他不要被杀──或者我相信有很大一部分的观众在看到男主已经没有杀意却还被迫击毙受害者的剧情之后,已经对这个世界的命运绝望了,觉得男主没救了必死无疑了──而同时,因为男主和司法部探员都很优秀,所以没了他俩的犯罪预防中心,并不会让观众有任何期待,反而还会觉得那些人大概都是草包,毕竟他们连男主都抓不回来,要在这时候赶上拯救男主基本不可能。无论实际上的理由是甚么,在观众不会花费全部精神在担忧男主生命或者为情节感到紧张时,他们就会分散注意力去思考别的东西,以这部片的尿性来说,观众会去思考世界观的自洽性和逻辑!而这恰恰是这部作品的短处,是它之所以有那么多缺陷的主因!在相对贴近真人的背景下,男主的性格却在中期开始显得有点模糊,他在被谕示的前几十小时开始都完全不知道自己为甚么会杀人,直到看见儿子照片才说自己一直都非常恨非常想杀凶手,这不就跟他前面对自己为何被谕示的无知模样矛盾了?且就算他六年来都想杀凶手,我们在剧中并没有看到他为此做了甚么准备,既没有勤练枪法也没有努力蒐集资料,他压根就没调查自己儿子的案件!他只是在家裡悲伤的吸毒!而且他去当犯罪预防中心的队长想抓到凶手并不是为了杀人,实际上他该做的是去调查自己儿子的案件,而不是天天在犯罪预防中心忙别人的谋杀案吧?

不只男主的脚色塑造不太好,剧中另外两个重要人物:司法部探员和老闆我也觉得不行。司法部探员是前期和男主有对手戏的脚色,一出场就语带挑衅说要找到汙点,还说汙点不是系统而是人,处处和男主针对并直接擅闯民宅调查男主而发现他在吸毒。男主这方对他的解释一直是这人想夺走自己的位置,因为大老闆告诉他司法部想把犯罪防治系统纳为己物,即使我们后来知道老闆才是幕后黑手,他可能是要误导男主去敌视对方,但探员自己的行径也充满汙点:他对其他人态度不客气、他态度倨傲惹怒男主前妻,甚至一屁股坐在男主的座位上翻他东西,处处表现出他就是想取代男主的模样,他根本不是来调查谕示者系统的,他就是来调查男主本人的!甚至一开始他发现男主在吸毒就应该直接举报了啊,男主直接都没藏你还去跟明显护著他的上司报告,不就一脸想加入对方组织取代男主的报马仔嘴脸吗?结果男主杀人之后,他突然变得老实巴交了?平常带著的一窝小弟都没了,居然会听人建言了?甚至发现了关键证据还自己一个人跑去跟老闆报告,你是司法部派来调查的干员,发现汙点之后难道不该是赶紧上呈司法部吗?反而是自己跳下去淌混水结果被杀?老闆也是,前期就一个体弱多病的贪权老害,后面突然变得活力十足还能追杀男主,这个转折有点硬,而且和一开始想探讨的道德议题已经没有任何关联了。总之脚色塑造我只能给65。

本片我会给最高分的,在于内容意涵。当我们可以牺牲少数人的权利来换取多数人的安宁时,究竟应不应为这个牺牲?三位谕示者被当作人体预言机,被泡在培养液裡只能日復一日的做恶梦来替世界上的人免除掉谋杀,而为了保证系统的运作,女谕示者的母亲被谋杀了,所以实质上牺牲了四个人。但如果不考量老闆之后为了隐瞒这件事而製造的更多杀戮来看的话,这系统是确实的防治了谋杀,也就是说牺牲四个人换取整个华盛顿特区的和平。我个人认为是可以接受的牺牲,即使我是那个谕示者,我也可以为此牺牲直到我的精神不能承受死去为止,我能拯救很多很多很多人的命,甚至要是该世界的科技发展足够给力能找出为甚么谕示者之所以为谕示者的原因,那就能人为製造谕示者,天生的谕示者还可以休息,谕示者甚至可以成为一种职业。残酷一点说,其实这整个系统会崩坏,就只是因为男主自己成为了被谕示的凶手并且这个世界对凶手的处置过分残忍。如果他们对预谋犯案的杀手进行的是拘禁和废死支持者喜欢的那套,无法教化之后才用头箍封印;对衝动犯案的人只是拘禁起来并安抚情绪帮助度过那段失控时期,那我相信根本绝对没有后面这些破事。男主在被谕示的时候只要理性引导他去做心理辅导,并同时让其他人接手他的工作直到他康復,那我想他也根本不会逃跑。正常人发现自己之后会杀人,是倾向选择逃跑变成罪犯还是接受心理治疗?我想答案很明显。内容的深度和创新性我可以给95,虽然这个议题后面并没有展开,但仍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起头,其值得深思的程度甚至会让观众在发现设定矛盾之后暂时不理设定而去思考这个议题。

另外对叙事节奏的把控也很优秀,老子他妈一个晚上被吓到三次,几乎都是跳起来那种,在我以为这只是一个普通的流浪汉的时候,他居然没有眼睛,在我看主角对人形预知器(?)挥手没反应觉得大概不能算是人的时候,人形预知器跳起来把主角扯进水裡。然后本来以为是一个很普通的案件但忽然主角就在谕示裡开枪,其实剧情没有很出乎意料但他就是有本事在我看得认真的时候吓我。我只能说2002年阿汤哥还没变皱的时候,史匹柏也没有后来那么古板和思想不进步的时候,他是真的厉害,最近看的几片烂片都是在片头就花一堆时间去解释世界观和前情提要的,好的电影就是应该在对话和事件裡面直接展示设定而不是靠旁白唸书。这整部片一开始几分钟有点烦躁接著就充满让人不安的对话和画面,一个对故事而言逻辑还行但又毫无人性的世界在电影刚开始不久就建构好了,基本都没有解释性对话。但这部片我觉得很不适合学英文,它的对话用字很简单,但意思基本上都不是字面上意思,我反覆重看对话都不是在念单字而是在想这是甚么?想表达甚么?我觉得要跟上plot有点累,才看40分钟就觉得精神被掏空。总之对比最近的一堆超级英雄片都要先花五到十分钟念稿解释前情提要,不需要解释可以直接进入故事的电影才是好电影啦!而且其实这部片每一个转折都很好猜,但就是不会让人觉得套路。还是那句老话:「一样的剧情,会说故事的玩成经典,不会说故事的就是套路。」本片属于会说故事的类型,节奏调控给90。


最后,本片有几个奇怪的伏笔没有回收,一是毒贩子为甚么没有眼珠,他难道是为了贩毒不被抓所以自挖双眼?这世界科技树点歪了除了虹膜扫描之外就没有其他辨认身分的机制吗?密医的冰箱裡都是患者没吃的食物,不就表示患者们其实都没有活著离开那个房间?还有男主在六小时的时候就把绷带掀起来,眼睛怎么没瞎?以及前妻是怎么找到男主掉的另外一隻眼睛?又或者那个眼睛就是男主给她的?btw我觉得阿汤的眼睛是浅蓝绿色带点褐色并不是蓝色(X)

总之本片就是内涵和议题很棒所以值得一看,虽然细细推敲就是漏洞百出,而且这部片很明显就是要让观众去反思的类型,不是逻辑和故事架构已经顺好观众只要跟著走就行的,既然要引人思考就不应该存在那么多的逻辑漏洞,所以......我觉得比一级玩家差。但还是值得一看的,毕竟在当时这个idea很潮,甚至我觉得满好看的动画《异度侵入 ID:INVADED》现在看来也很明显受到本作的影响。可以给80分。

 


快把萌灿抱回家!
Don’t think, just do. For the heart is an organ of fire.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