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资讯/同人分享

内容类型 同人作品
原作名称 -
转帖来源 http://tw.anyelse.com/article/12087.html?_
本帖最后由 靛紫喵龙 于 2015-6-3 03:15 编辑
今天上网乱逛看到这个多以动物为名的理论,感觉很有趣又充满教育意义(?),立即来分享·ω·!

1、蝴蝶效应:

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一个名叫洛伦兹的气象学家在解释空气系统理论时说,亚马逊雨林一隻蝴蝶翅膀偶尔振动,也许两周后就会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捲风。

蝴蝶效应是说,初始条件可以是十分微小的变化,但在复杂的自然系统裡,这些微小的变化作用可对其未来状态造成极其巨大的差别。(感谢狼狗杰提醒更正)

2、青蛙现象:

把一隻青蛙直接放进热水锅裡,由于它对不良环境的反应十分敏感,就会迅速跳出锅外。如果把一个青蛙放进冷水锅裡,慢慢地加温,青蛙并不会立即跳出锅外,水温逐渐提高的最终结局是青蛙被煮死了,因为等水温高到青蛙无法忍受时,它已经来不及、或者说是没有能力跳出锅外了。

青蛙现象告诉我们,一些突变事件,往往容易引起人们的警觉,而易致人于死地的却是在自我感觉良好的情况下,对实际情况的逐渐恶化,没有清醒的察觉。

3、鳄鱼法则:

其原意是假定一隻鳄鱼咬住你的脚,如果你用手去试图挣脱你的脚,鳄鱼便会同时咬住你的脚与手。你愈挣扎,就被咬住得越多。所以,万一鳄鱼咬住你的脚,你唯一的办法就是牺牲一隻脚。

譬如在股市中,鳄鱼法则就是:当你发现自己的交易背离了市场的方向,必须立即止损,不得有任何延误,不得存有任何侥倖。

4、鲶鱼效应:

以前,沙丁鱼在运输过程中成活率很低。后有人发现,若在沙丁鱼中放一条鲶鱼,情况却有所改观,成活率会大大提高。这是何故呢?

原来鲶鱼在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后,就会“性情急躁”,四处乱遊,这对于大量好静的沙丁鱼来说,无疑起到了搅拌作用;而沙丁鱼发现多了这样一个“异已分子”,自然也很紧张,加速遊动。这样沙丁鱼缺氧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沙丁鱼也就不会死了。

5、羊群效应:

头羊往哪裡走,后面的羊就跟著往哪裡走。

羊群效应最早是股票投资中的一个术语,主要是指投资者在交易过程中存在学习与模仿现象,“有样学样”,盲目效仿别人,从而导致他们在某段时期内买卖相同的股票。

6、刺猬法则:

两隻困倦的刺猬,由于寒冷而拥在一起。可因为各自身上都长著刺,于是它们离开了一段距离,但又冷得受不了,于是凑到一起。几经折腾,两隻刺猬终于找到一个合适的距离:既能互相获得对方的温暖而又不至于被扎。

刺猬法则主要是指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

7、手錶定律:

手錶定律是指一个人有一隻表时,可以知道现在是几点钟,而当他同时拥有两隻时却无法确定。两隻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使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

手錶定律在企业管理方面给我们一种非常直观的啟发,就是对同一个人或同一个组织不能同时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不能同时设置两个不同的目标,甚至每一个人不能由两个人来同时指挥,否则将使这个企业或者个人无所适从。

8、破窗理论:

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被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佈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个很乾净的地方,人们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之后,人就会毫不犹疑地抛,丝毫不觉羞愧。

9、二八定律(巴莱多定律):

19世纪末20世纪初义大利的经济学家巴莱多认为,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儘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 未来传媒 微信号:weixinmn002 )社会约80%的财富集中在20%的人手裡,而80%的人只拥有20%的社会财富。这种统计的不平衡性在社会、经济及生活中无处不在,这就是二八法则。

二八法则告诉我们,不要平均地分析、处理和看待问题,企业经营和管理中要抓住关键的少数;要找出那些能给企业带来80%利润、总量却仅占20%的关键客户,加强服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企业领导人要对工作认真分类分析,要把主要精力花在解决主要问题、抓主要项目上。

10、木桶理论:

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木桶的盛水量不是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木板。
留言者Gstar Starcl 补充 写道:
以管理学角度来说,一个企业的好坏,要能将整个组织平均能力提高,如果只是少数几位能力较高,但在完成组织目标时不能单靠那些少数能力高的人员。



养过刺猬的人表示:刺猬根本不在意同伴的刺,就直接窝在一起(炸飞!
青蛙现象就是我们常说的温水煮蛙呢~


【发帖际遇】靛紫喵龙 在森林中探险时不慎遭遇土球特工队,被成千上万土球追赶,却奇迹般地全身而退,获得 34探险经验 !

际遇事件仅作娱乐,正式设定请见【DL故事集】

 



本帖最后由 狼狗杰 于 2015-5-16 01:05 编辑
等等,第七到第十都不是动物了啊www
虽然喵龙有说多以动物为名(被打
我记得蝴蝶效应是很容易被误解的理论,就我认知应该是专指预测容易失准的现象,而非企业之类说什么初始小错要极力避免才能避免铸下大错之类的话。
「你到底是谁?」巨狼芬利斯咆哮著问道。
「你知道我是约书亚,」一直以来化身为小孩的救主逐渐消失在光中,他的声音仍在空气中迴盪,「不管我是谁,我是你和伊利诺的朋友,这点永不改变。」
——宾根的约翰,耶稣与伊利诺人之祖芬利斯的对话,《伊利诺村的起源故事》,主后十二世纪。

TOP


回复 2# 狼狗杰

感谢阿杰的回覆·ω·~

眼下没有很可靠的资源,只好依赖一下维基,它指出有不同领域的用法,有以下三种:
维基百科 写道:
蝴蝶效应在社会学界用来说明:一个坏的微小的机制,如果不加以及时地引导、调节,会给社会带来非常大的危害,戏称为'龙卷风'或‘风暴’ 或者‘滚雪球’;一个好的微小的机制,只要正确指引,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将会产生轰动效应,或称为“革命”。

蝴蝶效应在心理学方面的应用:蝴蝶效应指一件表面上看来毫无关係、非常微小的事情,可能带来巨大的改变。此效应说明,事物发展的结果,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初始条件的极小偏差,将会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当一个人小时候受到微小的心理刺激,长大后这个刺激会被放大,电影《蝴蝶效应》中作了精彩诠释。


看完整篇描述后表示认同你的讲法,就让我更正一下吧~
如果有谁有更有力的証据,烦请提点我哦·ω·~

TO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