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有因,才会有果。若发生某样结果,可以推究其原因,但并不能保证完全正确。
一件事情若发生,通常大部分可以归功于某个因素,反过来说一个原因通常导致的那种结果就是科学,而魔法是这个原因导致出其他结果的现象,是因果的干涉。
在科学的"迫害"之下,有一种说法开始在那些喜欢表象(或说拒绝理解原因)的人之间流行起来,是为
人境干涉假说(使用假说是因撰写的上帝视角,对不同的角色而言,人境干涉是理论),人境干涉假说认为魔法的本质是无法理解(无论是还未抑或不能)的因果,一旦被理解就失去了力量,而魔法充斥在所有的事物间,构成世界的规则。人类使用魔法的时候是使用了咒的因果,因此人能影响魔法,但咒作用在人或物,所以咒也能影响人类,因此人和环境会因为咒而互相干涉影响,从而不断改变魔法运作的情况和规则,科学研究是将咒中的规则抽提出来,使之被理解,并会使之失去能干涉人或被干涉的力量,最终当所有的咒都变成了科学原理之后,魔法就消失了。
人境干涉假说的拥护者认为魔法与咒类似于石油资源,更新极慢甚至可能不会更新,被理解后就形同于被耗用,所以魔法的使用者们应尽量避免去理解和探究,保持资源的永续存在,才能保证魔法的有效性,他们认为有许多古代可行的魔法在现代已不可行或无人相信,是因为人类对咒的抽提干涉了咒,咒被干涉后变弱,无法再像过去一样有效,因此人类失去咒,是为人和环境(咒)互相干涉。他们严格的拒绝理解其中因果,纵使不慎理解了亦对自己施咒使之忘记,「不理解但深信不疑」被认为是保持魔法能继续运作的关键,也是永续存在的不二法门,唯有只相信能去对抗科学的提取。
有人认为人境干涉假说根本就是自欺欺人的脑补,但拥护者认为「理解」未必是好的现象,也未必是需要的行动,一般人对「理解」和「迷惑」存在刻板印象,他们才是真正理解了世界的运作方式。拥护者们由无数的事例中选择举证,坚信此假说是真理,并拒绝科学探询真理的方式,在几百年前人境干涉假说的拥护者们组成了集团,并将自己定义,使「魔法师」这个词由此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