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本帖最后由 紅峽青燦 于 2019-2-28 15:33 编辑
斑驢(Quagga)是一種於1883年因為人類的過度獵捕而絕種的動物,過去分布於南非,目前只有幾件標本和毛皮保留下來,Quagga本來指的不是斑驢這種動物,而是對南非能獵得的馬狀動物的俗稱(即包含斑馬和角馬等等),在斑驢絕種的時候,人類甚至不知道這是僅有南非才有的獨一無二動物。

根據過去的紀錄,斑驢會消失的主要原因──獵捕,並不是為了食用,而是作為馬車的獸力。在歐洲人進入南非肆意捕獵的年代,凡是帶有"非洲特色"的動物都被認為是有異國風味的珍品,貴族上流等爭相圈養或者持有這些動物的製品,不只將動物穿在身上,他們想擁有這些動物的活體。上流貴族們對於馬匹感到厭倦,想駕駛有非洲風味的交通工具,但是斑馬野性難馴,往往捕獲的時候已經身受重傷,又耐不了歐洲的氣候紛紛死亡,而脾氣溫馴的斑驢則成為這方面的首選,大量大量的斑驢被帶往歐洲駕車,並因水土不服而死去,最終死絕。

分類學的發展讓絕種動物的分類和命名也成了一件嚴肅的事情,quagga這樣泛用的獵物稱呼,隨著肆意打獵的野蠻時期結束而消失,並成為也隨之消亡的斑驢的種名。過去科學界一直認為斑驢是一種獨立的馬科動物,中文俗名採納為斑驢,是因其如斑馬一樣有斑但又不是斑馬,便稱呼為斑驢。在DNA定序發展起來的1980年代末期,人們很驚訝的發現斑驢竟不是獨立物種,而是平原斑馬的亞種。

這個發現給了一群科學家新的idea,如果能從平原斑馬本身已存在的基因池中選育出斑驢表現的基因,做出和斑驢一模一樣外觀的斑馬,那牠是不是就可以變成斑驢?因此他們開始了這個斑驢計畫,從1987年執行至今已超過32年,將平原斑馬中長相較近似斑驢的個體選育,並再由後代中選育,直至生出斑驢外型性狀為止,最終目的是將"斑驢"放歸南非野外,完成滅種重建。

這樣的選育過程和基改植物或者基改人甚麼的是不一樣的,這個過程是和人類從古至今培育的畜牧動物與農作物的方式類同:選擇有良好性狀(人類需要)的個體令其交配,再從後代中選出更優異的代代傳承,不涉及分子技術的序列修改,因此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去進行人擇。如今我們擁有數以百計不同造型的狗和馬,是人類幾千年的慢慢培育而得,大家就能夠知道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別是斑馬並未經過馴化,牠們的生命週期長且不好控制,縱使有現代科學的輔助,執行起來仍是耗時費力的。

斑馬長啥個樣子大家都曉得,先讓我們看看斑驢的標本:

可以看出斑驢只有頸部(某些標本包含上背部)有斑蚊,而這些斑紋不是和斑馬一樣黑白色的,是白色的和棕色,棕色的部分和身體的色調是一樣的,看上去很像是白色斑紋。

這是斑驢計畫目前能生出的小斑馬(?)



在計畫中每一隻斑馬(?)的祖代都有清晰的紀錄




本圖中下方兩隻是兩件斑驢標本,上方三隻則是選育的F1~F3(由右至左)


感覺已經快成功了。

以上所有的圖片都是來自斑驢計畫的網站https://quaggaproject.org/

當然,不乏也有反對的聲浪認為這樣做出來的斑驢不是真正的斑驢,斑驢的基因遲早就消失了,不過我個人是滿喜聞樂見這樣的成果展現,畢竟誰知道真正的斑驢是怎樣的斑驢呢?牠只是一種斑馬,消失了,不使用基因工程能再次做出外型一樣的動物我想也犯不上甚麼道德上的罪大惡極,最終如果將斑驢成功野放到野外不能存在,那也不過代表大自然確實不要這個物種了罷。

不過,看到那個毛色幾乎和標本一樣的小斑馬(?)時我還是感覺有點驚悚啊,好像恐龍復生甚麼的,死者的眼光從幾百年前看過來的感覺WWWWWWWW

同場加映──青燦的畜牧動物小學堂
斑馬為甚麼難以馴服?

斑馬如果容易馴服,今天絕種的可能就不是斑驢了,也許斑馬也不見得會絕種,畢竟數量龐大。但是有沒有人跟我一樣好奇過,斑馬為甚麼不能馴服呢?實際上斑馬是可以馴服的,只是非常困難,過去成功的例子也不多,但深究起來,馬和驢子都可以馴服,斑馬為甚麼那麼難?

實際上,這跟斑馬的習性有關連。馬科動物(或說大部分群居動物)的族群組成通常是一雄多雌的小集團,雄馬會管理並保護族群裡的所有雌性,一個馬群就是一個家庭,而這個家庭成員間的關係緊密與否,特別是和領導者的關係是不是緊密,和這種動物容不容易馴服,有一定的關連性。家庭成員關係緊密的動物,如果雄性領導者被控制住了,家庭中其他成員也就容易屈服,甚至人類可以直接擔任這個領導者的地位,且這類的動物還有一個特性是群體的生存能力極好,單一個體幾乎難以生存(特別是草食性的動物),有這樣特性的動物如果智商尚可或者體能對人類有益處,在經過幾千年的馴養中已經成為人類的附屬物:水牛、乳牛、驢子、黃牛和馬匹,以及山羊與綿羊,甚至狗也算是這類的動物。至於其他跟領導者關係不緊密的群體動物,人類使用不同的方式使其馴服,比如說鹿,使用給予鹽份的誘導、限制成年鹿的活動範圍和從小馴養等,也可以達到馴養效果。

但是斑馬和這些動物都有些不一樣,斑馬中,細紋斑馬的習性幾乎不會長時間組成群體,一生中只跟媽媽有緊密的關係,這樣的動物難以提綱挈領,馴服的了一隻馴服不了第二隻,好不容易又馴服了一隻之後,兩隻不能和平共處導致無法繁衍的情況比比皆是,最終很難建立屬於人類的獸群,當然這樣的情況以現在的科技是可以避免的,我們可以硬性限制和配對斑馬,但對古人來說相當困難。而平原斑馬雖然家庭結構類似馬,但個體間的關係也很鬆散,沒有緊密關係的動物服從性通常也比較差,最終又成了馴得了一隻馴不了兩隻的情況,並且斑馬的自主生存能力好,對人類難以產生族群意識,導致其不容易馴縛。

其他習性類似動物,多半也不是人類的畜牧動物,比如蹬羚和非洲水牛等等。

 


快把萌燦抱回家!
Don’t think, just do. For the heart is an organ of fire.

跪求复刻剑齿虎、恐狼和猛犸象……不对,跪求复刻恐龙啊!WWWWWWWWWWW

这个计划倒是让我想起一个研究古生物的思路
通过把返祖现象固定来研究演化的过程、适应性和意义不知道可不可行
比如说毛人、尾巴人(?),通过找到另一个有相同返祖现象的人XX或者用别的方式固定下返祖基因获得新品种
那么这个品种就像孓遗生物一样,样本量远远大于自然变异,应该对演化研究很有帮助
(人权警告!(X)
查了一下好像植物上有这种研究,动物的话看到一个用返祖鸡来研究恐龙的,但是信息不多
欢迎来到Dragicland,【总版规】请记得要看哦,还有这个也是好东西→如何回复?

TOP


返祖雞離恐龍又進了一步WWWWWWWWWWWWWWWWWW
不,應該說在演化上又退了一步WWWWWWWWWWWWWWW

來人啊!給個恐龍基因池唄WWWWWWWWWWWWWWWWWW
先求復刻台灣雲豹WWWWWWWWWWWWWWWWWWWWW
啊,復刻孤獨喬治吧!!!!想復刻的動物太多了WWWWWWWW

快把萌燦抱回家!
Don’t think, just do. For the heart is an organ of fire.

TOP


回复 3# 紅峽青燦

亚种灭绝的没准还比较好复刻,直接把其他亚种拿过去重新模拟一遍地理隔离(X)WWWWWWWWW
说起来去年底见过一个针对濒危犀牛亚种要如何保护的讨论,就涉及到这一块儿
一方坚持要保留原生亚种的全部基因库,就算亚种的数量已经岌岌可危了也只在本亚种内找个体做人工繁育
另一方则是认为保留分布地更重要,呼吁用其他亚种来杂交、并在分布区引入其他亚种增加犀牛的总体数量,就算会遗失一些亚种基因,但是依然有一部分会保留下来
结果最后人们选择了保留亚种本身,导致现在那个亚种很快就要灭绝了
对,就是那个刚死了最后一头雄性的北部白犀牛亚种
哎,这种情况还不如选择杂交复刻了WWWWWWWWW
欢迎来到Dragicland,【总版规】请记得要看哦,还有这个也是好东西→如何回复?

TOP


關於亞種復刻其實我也是這樣想的,去東南亞進口點雲豹扔台灣山裡把台灣雲豹搞回來,不喜歡這種復刻方式就叫做新台灣雲豹也無不可,反正台灣的梅花鹿也是野外滅絕過了的WWWWWWWWWWWW

這個事情我之前也有關注,當時我本身也是支持完全亞種復育的,可是後來我知道犀牛的生育力不高而且進入討論白熱化的時候就已經沒幾隻了的時候,覺得這個嘗試未必會成功,最後果然......

不過有時候帶有其他基因池的復刻亞種,顯然就不會是原本的亞種了,比如我最近遇到的一個事情,雖然是實驗老鼠的品系而不是亞種,格局更小點。有一個基改鼠帶有A突變,A突變造成疾病模式並且的效果是實驗需要的,可是這品系因為某些意外母鼠都死了,結果學生只好把這品系的公鼠和原先衍伸出這品系的野生型交配來保留A突變,A突變是留下來了,但是後來生出來的老鼠習性變回去野生型的模式了,做實驗收出來的結果跟預期的差別非常大,顯然有些本來持有的基因不見了,而這些部分是該品系之所以為該品系的重要原因,不只有A突變,但在失去後,才知道.......

所以雜交復刻也是兩難.....雖然野生動物不會像實驗動物那樣要求那麼仔細的行為或基因表現,但說不定會失去一些最特別的斑紋或者體型甚麼的.......
還是確保族群數是唯一解吧,不管是賭博性質的亞種內復育還是雜交復刻都是下策......

快把萌燦抱回家!
Don’t think, just do. For the heart is an organ of fire.

TOP


回复 5# 紅峽青燦

杂交复刻有基因丢失是肯定的,但是换一方面说,如果亚种真的岌岌可危到只剩那么几个了,亚种内繁育照样会因为基因库太小和近亲繁殖而导致基因丢失WWWWWWWWW
而且我觉得对野生动物而言这点没必要像实验动物管理的那么严格
毕竟对自然环境而言,就算没有人的干预,变异、扩散、遗传漂变、小种群灭绝、亚种杂交甚至跨种杂交,都是随时随地在发生的事
就算失去了对某个亚种而言具有特异性并且真有用的基因,也可能由于自然选择的作用重新变异出来并扩散开来
emmm,但是这需要时间,所以不管是杂交复刻还是亚种内繁育,最重要的果然还是无论何时都要避免人为破坏对种群数量的毁灭性影响(X)WWWWWWWWWWWWW

至于保留基因库最主要的目的,即每个物种、每个亚种都可能携带着对我们有益的基因这点……
杂交复刻至少还可以保留下一部分,而亚种如果灭绝了那就真正一点都不剩了,所以随缘吧(X)WWWWWWWWWWW
或者交给基因测序数据库好了(X)WWWWWWWWWWW
欢迎来到Dragicland,【总版规】请记得要看哦,还有这个也是好东西→如何回复?

TOP


是的......

想起前陣子跟喜歡分類學的人聊天,他說/分類學這種東西,你越是去分他就會越覺得他們本來就是一樣的,而且所有的東西都是一樣的,沒有哪一個是可以被定義的,比如說一個雞族群帶有一個突變的隱性等位基因但是毫無表現和用處,能說他是不同的雞嗎?我覺得它就是一般的雞。但是,要說恐龍和狗是一樣的我也不認同,總之這種事情是越分越不能分的。/
聽君一席話,加上那人的發言,我彷彿看到了哲學WWWWWWWWWWWWWWWWWWW

分類學乃哲學WWWWWWWWWWWWWW

快把萌燦抱回家!
Don’t think, just do. For the heart is an organ of fire.

TOP


我操,一陣子沒管這計畫,現在回頭看,成功近在咫尺啊!
(以下圖片皆來自班驢計畫官網)


右邊這傢伙,不已經完全是班驢了嘛!

幾年前看還很粗糙的繁衍樹,現在已經非常豐富了!





這個第六代的小斑馬已經完全是班驢了,就是封面那隻。

並且本計畫已經在大範圍內用半圈養的方式讓斑馬自行交配,在2016年有六隻個體都像六代這樣已經變成班驢的性狀,而總體使用的116隻來自十個族群。
計畫打算在持有五十隻班驢的時候,開始做選育和野放,據說會先優先放回founder捕抓的地點。



一塊做標本沒刮乾淨的肉屑立大功啊
沒有那塊肉根本就不知道班驢是一種斑馬,也就沒這個計畫了。

快把萌燦抱回家!
Don’t think, just do. For the heart is an organ of fire.

TO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