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资讯/同人分享

内容类型 原作讨论
原作名称 《姜子牙》
转帖来源 -
二零二零年第一期

(1)作品信息
探讨作品:《姜子牙》
作品体裁:电影;
作品发布日期:2020年10月1日;
作品时长:110分钟;
作品地区:中国大陆;
作品语言:汉语普通话;
作品资源:


(2)本期论题:
Q①:你觉得这部作品横向对比质量如何?可以打几分(10分制)?
Q②:你觉得这部作品优点和缺点分别是什么?为什么?
Q③:你认为这部作品的风评为何会两极分化?
Q④:你认为预设了特定故事背景/文化背景的电影,有无义务先向观众把背景交代清楚?

(3)本期邀请嘉宾
@大熊星座
@羽·凌风
@紅峽青燦


【发帖际遇】大熊星座 正在兽王森林散步,刚好看见小雪狼忆雪·雪漫,因为小家伙实在太萌了所以一整天神清气爽,获得 25探险经验 。

际遇事件仅作娱乐,正式设定请见【DL故事集】

 

穿过县界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

嘉宾:@大熊星座
主持人Q:①你觉得这部作品横向对比质量如何?可以打几分(10分制)?
大熊星座A:豆瓣上我给了这部电影4星,按10分制算客观质量我可以打到7.5分,但考虑到这部电影极高的诚意,以及它是国内近10年来首次使动画完全脱离了“拍给孩子看的”这一概念,将动画真正作为一种普通电影体裁去运用的片子,我愿意打8分!
和国内知名的动画电影横向对比,我认为它还没达到古早年代《大闹天宫》、《哪吒闹海》浑然天成的水平,但明显超过了近年同类型的《大圣归来》及《哪吒:魔童降世》,排名大概是《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姜子牙》>《大圣归来》>《哪吒:魔童降世》。顺便一说,我不知道为什么当时夸《哪吒:魔童降世》的人会那么多,实在是相当不怎么样的流俗作品。

主持人Q:②你觉得这部作品优点和缺点分别是什么?为什么?
大熊星座A:我认为本片的最大优点是精准地发掘了原作《封神榜》小说中几个隐晦的耐人寻味点,并且通过“故事新编”的形式对其进行了精彩的二次演绎,最终将本片的立意升华到了中国文化中“姜太公”这个原型的高度上,在一定程度上阐释了姜太公这个文学原型的历史文化意义和背后的民族心理,十分精彩。
具体来说,原著中九尾妖狐最后被冠冕堂皇地以过于残虐、造杀孽太过为由而诛杀,但它惑乱商纣其实本受命于大神女娲,属于计划好的体制内任务;苏妲己被斩杀时,不单普通军士无法抵抗其魅惑,即便坚定如姜太公,也无法凝定心神亲自动手,仍要借助陆压的斩仙飞刀;并且,打着天下大义旗号、伤亡无数的周王伐纣,恰如《伊利亚特》,实质上只是几个高高在上的仙人为封神、女娲为泄愤而下的大棋,只是诸神的游戏而已。而本片精准地撷取了这几处作为切入点,采用“封神”后传的形式,挑明了原著中隐约有所暗示却又沉于水下的故事暗面——坏事做尽的妲己/九尾妖狐,某种程度上是冤枉的背黑锅者;伟光正的诸神同时又是虚伪而市侩的;而兢兢业业仿若工具人般的姜子牙,实则暗藏着充满人性的一面,对其一直从事的存天理灭人欲的所谓“封神大业”怀有未表露出的反思甚至是反抗。
若仅仅如此,那本片也不过只是有几分小聪明,搞了个通透的故事新解。但不要忘了,《姜子牙》本质上是部人物电影。其真正出彩之处,在于影片通过前述剧情发挥对姜子牙人物形象的塑造和阐释,与中国文化中【姜太公】形象的精神内核是高度统一、贴合的。所谓【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在中国文化尤其是民间文化中,姜太公的形象一直是十分特殊的,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文化图腾。其特殊之处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是,无论在《封神榜》小说中还是民间传说中,姜子牙都是有仙道背景、有出世机缘的,但姜子牙却偏偏是最入世的那个人,是一个即便苍髯皓首也要出头济世、哪怕遭受羞辱白眼仍能耐心等待、事无巨细都不畏琐屑不辞匡扶的执着者,其由出世而入世、由道而仕的历程使其成为最符合儒家精神的道德楷模,使其成为能与天道、神权和君权平等并立甚至压过一头、可为帝师的人道代表者;其二是,姜子牙是中国历史中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位【贤相】。相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身为高居庙堂之上的一国之相,看似能翻云覆雨,但往往难免深陷权力漩涡身不由己,掌权者为权所役,终于成为蝇营狗苟的权力工具,在所谓天下大势、天下大义面前失去独立的人格与操守。而以姜子牙为代表的贤相,本质上是历代读书入仕者们理想中既能承托最高权力,同时又能坚守个人道德的理想化人格追求;是东方版的【哲学王】;是其渴望能以自身美德调剂、平衡乃至升华社稷权力的最高精神寄托。
本片能以不到2小时的片长,将一部原本在中国古典小说中也偏烂俗的小说上升到这个高度,并且在中国当今的环境下,还能够别辟蹊径发掘出传统文化原型中高度富有人道主义精神的一面,我认为无论在用心上还是水平上,都是殊为难得的。在此基础上,本片的特效技术绝不逊色与《大圣归来》、《哪吒:魔童降世》,美术、人设方面也可圈可点,总体完成度已经算很高了,相当不易。

至于缺点,我觉得主要有三方面:
其一节奏把握有些失当,在创作初衷和商业妥协之间没完全取得平衡——如开始阶段有条不紊叙事展开时,突然为了画面好看插一个怨魂骨龙追逐戏;如完全没有做足剧情铺垫和情感酝酿以致显得尤其突兀的玄鸟首次出场——这确实是创作者功力问题,还有待提高。
其二是部分重要原创意象的设置和阐释比较模糊,如“锁”、如“玄鸟”都没能讲透,浅尝辄止,并且实际上对剧情和立意的实现也没起多大作用。
其三是强行乐观、强行真理战胜的圆满结尾——当然造成这点的原因大家都懂,可以理解。
上述缺点,除了最后一点,都是可以通过进一步推敲和打磨来避免的,但从全片来看,我认为这些缺陷没达到严重影响全片完成度、妨碍创作意图实现的程度,还算瑕不掩瑜。

主持人Q:③你认为这部作品的风评为何会两极分化?
大熊星座A:我觉得原因有两方面。
首先是,本片的立意,及其所有通过剧情实现的讨论,都是默认以中国传统神魔小说《封神榜》为预设背景而展开的。影片并未单独对《封神榜》的故事背景和切入细节作出专门交待,导致对绝大多数没有读过《封神榜》的读者,本片的讨论是个空对空的展开,属于空中花园,哪怕理性上看懂了作者意图,感性上也无法完全get其背后的积淀,进而无法跟随作者展开联想,最终导致要么看完不知所云,要么看完觉得小题大做、故弄玄虚。
第二个原因是,本片的定位与大多数观众的期待间存在差异。因为本片在宣发上一定程度借了哪吒的势,导致来的大多数观众(尤其是其中长期以来把动画电影等同于带孩子来影院90分钟亲子合家欢的观众)都认为本片应该是一部类似于《哪吒:魔童降世》的高完成度、欢乐不断、主题轻松浅显、面向少年儿童的典型国产动画电影,结果没想到这是一部有着相对严肃创作意图和讨论主题的片子,于是非常错愕,导致吸收不良。
在我看来,这两个原因中,后者是电影宣发的锅,不能怪观众,但也不能说观众对,毕竟宣发偏了客观上并不影响电影质量;前者则有待商榷,这也是本期栏目将涉及到的第4个论题。

主持人Q:④你认为预设了特定故事背景/文化背景的电影,有无义务先向观众把背景交代清楚?
大熊星座A:这是个很有意思也比较值得讨论的问题。通常来说,如果是写论文/议论文,那么交待背景我认为是非常重要不可或缺的,通常都要求作品尽量做到老妪能解——毕竟咱们不是禅宗的僧人,不搞以心传心。
但对电影,不管主题再严肃,不管其议论比重再大,严格来说它还是属于艺术作品。在我看来,艺术作品应当是纯粹的,美是其唯一的追求,包括所谓的作品思想性等等,我认为也本质上都属于作品【美】的组成部分。那么,假如我交待背景能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作品,但客观上对我作品的整体美感却有所损害,则我认为作品就无义务交待。
我是一个【美】内在论者,因此我认为作品的【美】可以分为两个维度,第一个维度是本质、内在的维度,美就是美,没人看懂也是美,是不随观众接收端反应转移的;第二个维度则是展示、外在的维度,作品再美,需要传达给观众,观众从作品中感到了美的震撼,则才能说作品美。这两个维度中,是否先向观众把作品背景交代清楚,只影响第二个维度,却不影响第一个维度。从作品创作来说,首先追求的美肯定应当是第一个维度的内在真实美,第二个维度也要追求,但第二个维度本质上毕竟只是第一个维度的外在体现标尺,本身并不是目的。因此,通过先向观众把作品背景交代清楚来提升作品在第二个维度上的美感我认为并不是绝对必须的义务,因为,只要有一定数量的标尺,其实就已经足够体现作品的审美价值了,作品的审美价值毕竟并不是以带给全体观众的总体平均美感来计算的呀WWWWWWWWWWWWWW
穿过县界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

TOP


本帖最后由 大熊星座 于 2020-12-1 21:56 编辑
回复 2#  @紅峽青燦

好了开始自由讨论吧!WWWWWWWWWWWWWWWWWWWWWW

先回复你因为我们的看法差异还蛮大~
国内目前动画产业实力毕竟还有限,这动画显然离尽善尽美也还差距甚远,我也认为它存在不少缺点~
但你在讨论中重点说到的几处,我认为对影片质量其实并没有太大影响,至少谈不上明显缺陷WWWWWWWWW
倒是你说的CG技术方面,我觉得还远不能和皮克斯相提并论WWWWWWW
单纯从CG技术上,我感觉五毛或者说明显偷工减料的地方还是挺多的,并没有体现出世界顶尖的水平,只不过,这片子作画上很讨巧,把一些从CG上讲技术还不够好的地方,通过美术风格设计和作画平滑地圆过去了,可谓艺术弥补技术WWWWWW
从这个角度说,也算是一种本事吧WWWWWWWWW

好了言归正传,还是说回对影片缺点的讨论。
你说的几个点中,让你一再提及的是影片的结尾,没错,这确实就是典型的机械降神,我也认为这是个缺点,只不过我不认为它有很大的影响而已WWWWWWWWW
因为,这样设置结尾,说白了,是为了过审啊!WWWWWWWWWWW
如果不搞这样强行乐观强行转折的结尾,不改成“坏的是奸臣不是最顶上的皇帝”,那么电影铁定是上映不了的,会被说成是恶毒的ZZ隐喻!WWWWWWWWWWWWW
国内的环境,即便是已经改成这样了,还是有些家伙要说它屁股歪!不机械降个神可能吗?WWWWWWWWWWWW
但是,客观来说,这个结尾在全电影中占据的篇幅是相当小的!也就百分之一百分之二的长度,并且影片前面完全都没涉及过,也没有任何暗示和伏笔!
因此,说白了,由于这个结尾和影片整体根本就是完全割裂的,看的人自然就都知道这个结尾是强加的,那么,直接不去管它就好了XD
反正影片要表达的东西,其实在结尾前就都已经表达完了,我就当看完前面的部分影片就结束了不就可以了吗,后面的结尾反正只是用来保命的,和彩蛋性质差不多,都是浮云不重要WWWWWWWWWWW

第二是你提到本片太贪的问题。
这个影片我认为确有一些太贪的地方,比如我提到的强行插入了一些原创意象,如锁、如玄鸟,想用这些东西来总领主旨,但其实这些东西压根就没有说透,没有解释与渲染出它到底有什么深厚意蕴,于是这些东西虽然设置了,但是基本都轻飘飘的,对实现电影的创作意图并没起到什么卵用,反而有些画蛇添足WWWWWWWWWWW
但你说到的那些,我觉得并不能说贪WWWWWWWWWWWWW
因为,我要再重申的一点是!电影是艺术作品!不是议论说理文!WWWWWWWWWWWWWWWWWWWWWW
因此,对电影而言,它能通过非直白的手法让你想到你说的这些东西,让你从这些方向去思考,并且给你一些只鳞片爪的灵光,让你从中感受到作者的创作意图,让你体会到人物处境进而联想并感受到现实中芸芸众生的处境,其实就已经成功了WWWWWWWWWWWWWW
你说要让作品去讨论清楚到底什么主义才是好的,到底是宿命重要还是个体自由重要等等,并且还要得出一个确凿的结论,那我觉得这不是创作者需要做的事,反而是观众自己需要做的事,作品只负责让你感受到你所说的“沉重而且值得深思”就行了WWWWWWWWWW
并且,这也是在对本片的讨论中,我特别强调是否需要交待清楚背景的原因!
因为,对艺术作品而言,很多东西是留白在戏外的!比如说,本片引出了这些主题并且引导观众去感受和思考,但之后观众能感受到和思考些什么,这就是因人而异了!而只有自身知识、文化甚至性情背景与创作者预设目标人群高度吻合的群体,思路才会自动往创作者想要的方向去发散,然后get作者所想要表达的全部含义WWWWWWWWWWW
而这样一种以心传心的间接传达方式,从艺术美感的角度上,我认为比起直接把作品当学术论文去讨论主题是高明得多的方式,因此,我虽然能赞同你说的影片有些主题没有完全说透,但我认为,影片本也没想说透,而是想让你去感受!WWWWWWWWWWW

第三方面是本片对《封神榜》的演绎问题。
没错,本片的几个切入点,确实是来源于《封神榜》原著小说的。但我想指出的是,由于《封神榜》小说原著本身其实是暧昧而隐晦的,因此,这些东西在原著中其实并不明晰,比如原著中姜子牙到底有无对自己工具人的命运不满,姜子牙监斩妲己是否有被美色所惑的人性化一面,姜子牙对封神大业到底有无反思,众神的封神大业到底是正义还是非义,这些东西在原书中其实态度是相当模糊的,甚至于可以说,原书总体上并没体现出什么明显的反思意识,甚至连有无真的提出了这些问题都相当值得存疑,这也正是《封神榜》在传统小说中一般被认为水平不算高,甚至常被视为一本流俗的神魔志怪战斗小说的原因WWWWWWWWWWWW
因此我认为,上述说的这些问题,尽管可能原著隐约有所涉及,但因为客观上过于暧昧,实际上已经算是该书的精微之处,能把它们十分准确地提炼出来作为切入点,并且将其明晰化,再给出充分的再演绎与润色,这本身从某种程度上说,就已经是对原著 的升华了,是一大贡献WWWWWWWWWW
更何况,在我看来本片并没有仅仅满足和局限于“故事新编”。因为,如毛毛所述,本片比重最大的主题,归根结底并非探讨道德,而是通过人物的形象、处境和遭遇来探讨体制与个人之间的关系问题,这在中国文化中,其实是个相当有意义的大母题!而本片最巧妙之处,就在于探讨这个母题时,虽然从《封神榜》出发,但最后却借了历史文化中“姜太公”这个有着特殊意义(历史上真正的第一位“贤相”,而中国文化对贤相的向往与赞颂,核心正在于对他们能够站在庞大体制的顶点仍保有个人坚持)的文化原型的力,一方面阐释了这个历史文化原型之所以那么特殊的原因,另一方面更借助这个原型升华了角色,这一手,我觉得很难说玩得不漂亮WWWWWWWWWWWWWWW

最后,说借鉴问题,我相信这部影片肯定是借鉴了一些其他作品的~
但是你看,你谈到借鉴的时候,举了那么多那么多的作品,什么都借鉴,和什么都相似,那反过来说,其实也正好说明了并没有与哪几部作品过于相似,并没到借鉴过度以至于缺乏原创灵魂的程度WWWWWWWWW
毕竟你知道,有些东西是很常见的,比如说九尾狐吧,九条大尾巴,变成妖怪的时候自然而然都会想到它要用尾巴打人;比如傲娇系方脸壮男,那很多都是迪亚哥那种feel,又壮又傲娇又铁憨憨WWWWWWWW
因此,虽然有些东西你看了可能会有既视感,但有既视感我觉得并不代表就一定借鉴了那个作品,很多只不过本来就是常见路数而已;并且,即便真有借鉴,但只要在一定程度之内,那么其实对作品的原创性并不影响,总不能说凡是别人用过的我都不能再用,相似都不行,这就有些矫枉过正了WWWWWWWWWWWWW


【发帖际遇】大熊星座 看见现行犯立刻上前捕捉,见义勇为被刀疤警长克莱尔·地皇鼓励,获得赏金&sid=w4qZ6P 38F卡币 !

际遇事件仅作娱乐,正式设定请见【DL故事集】
穿过县界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

TOP


本帖最后由 大熊星座 于 2020-12-2 23:03 编辑
回复 7#  @紅峽青燦

好了我来了!WWWWWWWWWWWWWWWWWWW
涉及到我观点的部分你主要谈了两方面的问题,下面就分别来说一下~

第一个问题,结尾不好行不行?虎头蛇尾行不行?这个没得说,答案当然是不行!!!WWWWWWWWWWWWW
但我觉得我们有必要思考一个问题:故事的结尾到底是什么?我们怎么判断一个故事讲到哪里算是结尾?
我认为,并不是作者说“the end”之前的部分就是结尾。就以姜子举例离,正片结束后,还有一个姜子牙强迫症的彩蛋,它是放在电影最后的,你会觉得那是结尾吗?WWWWWWWWWWWWWW
所以,本质上结尾并不一定是放在最后的东西。因为真正的故事,或者更准确地说,任何的表达,都是有内在逻辑体系的,当你画上某一笔最终使这个体系形成闭环时,那这一笔就是结尾,再往后的,也不过只是旁逸斜出的部分,顶多只能说画蛇添足,但已经和表达本身没多大关系了~
就举个例子来说,比如说《白雪公主》的故事吧,当邪恶的皇后吃下毒苹果而死,然后白雪公主和白马王子They lived happily ever after以后,其实故事的表达就完全结束了,这就已经结尾了。假如我在后面加一段,“一个月后某一天白马王子突发疟疾死了”,这对白雪公主的故事本身有影响吗?其实并没有。因为白雪公主本身想表达的内容已经完全闭环了,后面发生的事,本身和这个故事的表达并不存在任何必然的内在联系,因此不管如何,性质上顶多就和彩蛋差不多,已经无足轻重了。
回到《姜子牙》,如果你能赞同我对该片表达中心的理解,即该片的表达中心是通过对《封神榜》中耐人寻味的几处隐晦细节进行挖掘、演绎,从而把姜子牙的人物形象和历史上的“姜太公”形象联系在一起,进而挑明并升华该人物及该历史形象的人性化一面。那么显然,对本片而言,这个表达任务早在该片带出种种不同于《封神榜》明面设定的“暗黑里设定”之时,就已经完成了,在姜子牙的犹豫、拒绝、怀疑到最后作出反抗的选择时,就已经完成了。这并不是一部通过“真理战胜”来说理的作品,而是通过人物的怀疑和反抗行为本身来表达主题的。因此,后来谁打赢谁,是姜子牙赢了,还是师尊赢了,通过怎么打赢的,从故事(或者说表达)的内在脉络来看,这些就已经是白马王子的阑尾炎,只属细枝末节了WWWWWWWWWW
这也正是我虽然也不喜欢这个“强行乐观、强行真理战胜的圆满结尾”,但却可以体谅它的原因——并不仅仅是因为创作者的无奈,更重要的是因为这个短短的部分与影片整体、与影片的表达中心间已经完全割裂脱离了,不存在内在必然联系,只是额外的附庸——那么,用你的例子来说,这就不是故事虎头蛇尾,而是一个不错的完整故事配了一个不佳的彩蛋,no big deal不是吗?

第二个问题,这里我认为你存在了一个比较大的误解!WWWWWWWWWWWWWWWWW
我说到了体制,毛毛也说到了体制,但是,不要想当然地以为这个【体制】只特指大陆当前的体制而已,体制是个非常常用的概念啊,指的是The system!WWWWWWWWWWWWWWWWWWWWWWW
以此而论,这部片子的最重主题,或者说最出彩主题,也就是体制(The system)与个人之见的关系,以及体制(The system)对个人的【裹挟】和个人的坚守、反抗,其实就是个覆盖面非常广的主题了,并不是像你说的那样能感受到的群体不大,也不是仅仅只对大陆当前的社会语境有意义,只不过是在大陆当前的社会语境能讨论这个比较难能可贵而已WWWWWWWWW
这个主题,不单中国有,欧美也有;不单现代有,古代、历史中更有!因为体制(The system)就是这样一种东西,它一方面能够集中资源和力量,从而帮助你更好地完成抱负、达到自我实现,所以让人向往;另一方面,它却又会对进入其中的人形成强迫与【裹挟】,甚至让你扭曲乃至失去自我,所以让人畏之憎之。这也正是传统文化中,文人们一方面热衷仕途,一方面又向往隐逸;一方面颂扬儒家的入世和济世,另一方面又赞叹道家清高淡泊的原因。这其中的拮抗,不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文化中经久不衰的主题之一吗?
传统文化中对历代【贤相】的推崇,其实恰好是对这一主题、这一拮抗关系的集中体现,历代文人们推崇诸葛亮、东方朔、房玄龄、狄仁杰,正是因为他们手握权力,站在体制高点,却又能巧妙与体制周旋;一方面利用体制经世济民,另一方面又能不被体制裹挟而坚持自我操守。而姜太公,正是历史上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贤相!电影能从原本不怎么样的《封神榜》小说中,发掘出书中姜子牙人物隐藏的人性化一面并加以高光和放大,通过刻画他对体制的怀疑和反抗,最终重合到真实历史中的首位贤相这一【原型】上,把故事的表达中心从一个传统小说中的普通神魔争胜故事,升华到中国历史文化中文人对体制的复杂拮抗态度上,这显然是个广泛、深远的大主题、历史主体!而不是仅针对特定小群体才能理解的【中国SHZY背景下特色故事】WWWWWWW
当然,可能你会觉得这只是我的脑补,但我认为这确实就是创作者的真实创作意图,是水面下真实存在的冰山而不仅仅是画饼。因为,不要忘了电影用的一句台词,【姜太公在此,诸神退避】,这句话就是电影的点题之笔!民间自来有【姜太公在此,诸神退避】、【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的说法,请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姜子牙为什么会有那么大威力?这就是因为,姜子牙无论是作为现实中的【贤相】,还是作为神话传说中那个放着仙人不当苍髯皓首也要入世辅佐的倔老头,其实都体现出了蓬勃的人性和人道精神!民间对他的推崇,体现的正是一种人道胜于天道,人性高于神权的信念,这样的信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可是少见、难得的好东西啊!并且,正是这一共同点,把《封神榜》小说中的姜子牙形象,和历史上的姜太公形象联系在了一起,而本片创作者浓墨重彩地突出了对这一共同点、联系点的高光刻画与塑造,如果不硬说它是巧合的话,那岂不正说明这确实是其真实创作意图,而非我的脑补WWWWWWWWWWW

最后我也总结一下,我认为你说得没错,确实我们观感差异大的原因是我们看出了它隐喻的个人与体制问题探讨,而你只把它当作一个普通的中国神怪故事看。但我觉得这正是问题的症结所在!因为说白了,中国神怪故事并没什么好看的!在传统文学里《封神榜》之所以被视为比较俗烂的神魔小说,就是因为它的主体只是个普通的中国神怪故事而已(如果抛去那些隐晦、耐人寻味但又模棱两可的细节的话)!所以,如果真把封神榜故事拍成一个普通的中国神怪故事,那电影就真的拍失败了,顶多能达到6~6.5分的及格水平!而正是因为创作者有意识的挖掘了小说中超越普通神怪故事的地方,探讨了个人与体制的关系,提高了立意升华了主题,本片才有了亮点,才可以打到7~8分!并且这一主题,也并非仅仅只是“讽谕一个很有特异性的体制”,而是对广义上的体制、对The System表达了怀疑!因此,它也不是“只对少部分生活在特定社会背景下的观众”才能看出、才有意义的主题,而是一个世界范围内、历史文化中都长盛不衰的大命题。类比来说,这就像一篇论文提出并尝试讨论的是尚未解决且争论热烈的前沿科学问题,当然很有意义WWWWWWWWWWW
穿过县界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

TOP


回复 10#  @Tomatiel

欢迎参与讨论~

你的观点十分简明扼要,大部分我是赞同的~
有不同意见的地方在于,
一切“作者没讲”都可以归为“没有”

我认为,作者的“讲”,并不仅仅局限于明面上的故事呈现,【留白】本身也是一种“讲”的手法,而且是更高明的【不讲而讲】,所以必须把作者有意通过留白方式让读者/观众体会的内容也算到作品的“讲”里,不能说是“没讲”。
就如海明威所说的写作冰山理论,冰山在水面之下的十分之九毕竟是真实存在的,和纯粹靠脑补的画饼不一样WWWWWWWWWW

而姜子牙我之所以觉得不差,就是因为,那些叙事上比较零碎的部分,我认为其实是要靠原著小说去补完的,是直接建立在原著小说的基础上直接向观众做进一步表达,所以有些东西电影没说,其实是期待观众通过对《封神榜》原著小说的回想和对照,以及对姜太公这个历史文化形象内涵的联想,来进行画外补完。经过这个补完,我认为《姜子牙》这部电影的表达基本上是完整的,大体也比较成功,所以我评价比较高WWWWWWWWWWW

最后,没错,姜子牙人设是很像麦迪文!WWWWWWWWWWWWW
穿过县界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

TO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