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这种新奇的割裂感就被削减了很多

我不是哈利波特的粉絲,這個世界觀的作品看得很少甚至幾乎都不知道在搞甚麼,但我有很多朋友很喜歡。
我曾經看過他們討論這個問題,印象中有兩個朋友的觀點比較值得拿出來說一說。

觀點一
神奇動物系列是一種後發後至的前傳,人物對讀者來說沒有新鮮感。
這個朋友認為,對已經先看過哈利波特的群眾來說,這些人物是誰他們之後做了甚麼,結局是甚麼都是已知的,幾乎完全沒有在看哈利波特時候那種因為不知道劇情接下來的走向,也不清楚會發生甚麼所以很期待的感覺,而世界上並不存在沒有看過哈利波特就去看神奇動物的大數量人群,因為哈利波特是先出的。他用一個我覺得(對我來說)很容易理解的比喻,Fate zero和stay night。讀者在看fz的時候,一開始就知道最後的贏家是誰,甚至連主角後來並沒有活到下一次聖杯戰爭都心知肚明,讀者在乎的只是中間的過程,沒有期待只有等待,觀看的過程心理狀態比較接近冷眼旁觀,可是對於先推出的sn讀者不僅對劇情一無所知,甚至一開始連世界觀都完全不了解,看的時候除了劇情和人物之外也在嘗試理解世界觀,對作品的印象就會更加深刻,甚至代入感也比較強,對黃油一無所知的群眾還有可能出現去猜誰是贏家然後暴死的情緒轉折,觀看體驗上就會更加刺激,就像看哈利波特的時候會猜誰最後會跟妙麗在一起一樣。

觀點二
圍繞人物展現的世界並不如哈利波特宏大
這部分我就比較不能完全理解他的觀點,因為我沒有看。但總結上來說,是他認為哈利波特的故事中包圍在主角人物周圍被鋪展的事件具有目的性,不只是為了巫師世界也是為了有麻瓜的整個世界,主角等人的作為在改變事件的過程是逐步堆展的,越來越嚴重越來越靠近核心問題,就頗有一種世界的構成中巫師是最重要的成分的感覺。但神祇動物的世界觀圍繞在主角等人身邊的是已經定型的巫師世界,而且一開始就屬於嚴重事件,沒有層層遞進的感覺,主角人物的成長過程也不平順,並且還給人產生一種"這些問題關麻瓜甚麼事?巫師就自己去自己的裡世界玩就好了"的想法,大大削減了觀眾想去了解過程的興致。

快把萌燦抱回家!
Don’t think, just do. For the heart is an organ of fire.

TO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