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我知道這個標題聽起來文謅謅的,不知道我在講甚麼。

我想表達的意思是,做為創作者,我們用創作的劇情作品來展現想表達的內容,無論只是一個單純的故事,或者有言外之意的內涵,都必須托於此故事上,而如果是現實背景的故事本身必然有其依托的設定和環境,而我感覺,這個"設定和環境"與"故事想表達的內容"就像是雙頭馬車一樣,幾乎不可能取得平衡,對其環境的描述如果不夠真實,讀者難以引起共鳴或理解,但將心力用在處理此真實背景,代價就是內容的弱化,可故事內容往往和真實情況並不一致,強化內涵的時候就會離真實更遠,就好像測不準原理一樣。大部分的作者選擇了把重心放在故事內容上,將其與故事背景矛盾或者有摩擦的部分模糊化或者強行合理,這可以讓觀眾們滿意,因為多數觀眾focus的是作者想展現的內容,一般來說作品內容是具有普世性的,然此舉幾乎都會招致故事背景圈內人的批評,認為其失真甚至誇張的還覺得醜化他們的行業,所以往往不能得到圈內人的認同;另一方面來說確實有許多作品選擇了極其真實地去刻劃該背景,能得到圈內人的一致讚同,但通常這種作品的社會評價都不高,大眾對其不感興趣,甚至還會有尖銳的評論人士稱其毫無藝術/文學/創作價值,不過是某種環境的紀錄片而已。此現象在選擇的背景環境或設定越是非常識的領域越為嚴重,大眾對其一無所知,特別是被社會偏見公認很無聊的領域更加深受其害,採納這些背景進行創作的作品,往往被迫必須在圈內人的小眾市場和無知大眾之間做選擇,以商業作品而言是逼迫作者對錢或專業做選擇,還很不幸的,往往被社會偏見的稀少領域圈內人,對自己的職業還常有著偏執和傲慢,尤其需要極高學歷或者技巧的更是如此,這些圈內人幾乎不能被滿足,因為他們對自己有著無與倫比的自豪,自豪到常常覺得社會不理解其並無所謂,這迫使作者轉而選擇迎合大眾期待,也就是完全闡述其作品內容,很大程度上放棄真實性,結果就會得到一個「這個故事其實不是XXX也無所謂啊,不需要一定發生在XXX場所,我覺得太刻意了。」這類的評價。

這點在架空世界觀或者脫離了"故事"的形式所呈現的作品並不明顯,那也就不屬於我今天所要討論的作品類型範疇,通常其真實背景如果和故事內涵高度一致的,甚至重心本身就是呈現某一環境真實情況的,我覺得屬於紀錄片或者報導文學,並非我現在想講的創作。

還是很抽象嗎?那我舉幾個例子:日漫《藍色時期》想展示的是藝校生的心態變化和人生課題,其所採用的藝校背景被闡述得相當真實,但在很多真正的藝校生眼裡依然是過於理想,將實際上藝校生面臨的高失業風險和走投無路輕描淡寫的帶過,隨著劇情發展雖然主角的心路歷程被刻畫的更加細膩,但也招致了更多藝校生對其環境和師生間相處模式的批評,而做為非藝校專業的我,看其主角的成長覺得相當不錯,我看不見真藝校生們嗤之以鼻的缺失,因為我不是圈內人。《怪醫黑傑克》也是一個例子,雖然它確實是過於魔幻,對醫療行為的展現連我這圈外人都覺得很扯,可我之所以還算喜歡這部作品,是因為其中潛藏著許多人性的探討和對生命意義與醫療處置正確與否的辯證,充滿了手塚治虫式的人生哲學,但我認識的醫生們絕大部分都對這部作品嗤之以鼻,因為手塚放棄了真實而選擇內容,《醫龍》也有類似的情況。往近了說,你們知道我超愛《TOP GUN:MAVERICK》的,吹爆劇情不知道吹幾次了,可都不用真的fighter pilot出馬,網路上的軍武魔人已經成噸的產出對其戰術和戰機性能失真的批評,責備其為好萊塢式的套路爽片,第一集還被罵得更慘,但從影史排名和票房依舊可以看出非專業的大眾喜歡作品的選擇。前面講的都是選擇了內容犧牲了真實的案例,也都是取得社會大眾認可和商業成功但捨棄圈內人肯定的範例,舉一個反向的例子《白鯨記》,在成書的當時被認為除了細緻的捕鯨描寫之外一無是處,缺乏內涵和人生啟示,直到若干年後其文學價值被重視,大部分的讚譽依然在紀錄片般真實的捕鯨業內容描寫上,紀實價值甚至超過文學價值,然而文中的早期捕鯨業已然消失,沒有圈內人會對其進行批評了,可按照我個人的經驗,讀過它的人之中大部分對其故事劇情的設計也不到讚不絕口的地步,特別是讀過原文或者不那麼精簡的翻譯版的人,常常還是更加欣賞捕鯨的描寫。而以我個人的專業方向去舉例,我看《緝魂》的時候見到RNA攜帶記憶訊息氣化轉移的情節差點腦充血,在實驗室跳著吐槽覺得這到底在幹嘛,不過,我承認它其實還是不錯的,劇情設計和對癌症病人的心理刻劃,還是做得挺好的。

理解我在說甚麼了吧?

所以說,我覺得專業人士的肯定和社會大眾的認同是魚與熊掌。

這對最近的我來說,也是一個創作困境。你們知道,我是一個立志在學術圈過一輩子,並且也已經在學術圈混了數年的人,我自認為對分子生物學術環境的理解還算足夠,我知道這個圈子的黑暗面也很知道它崇高的部分。幾年前,在前一個實驗室遭受到某一位學長的親身事件啟發後,我就一直很想以其他角度重新詮釋那件事,特別是以珊娜做為實驗室主持人的角度來展現,但......不可能完全復刻事件做為故事劇情,一來是太無聊了,二來不是我的風格,我肯定要對劇情和事件做點潤色。這就遇上了一個麻煩:我究竟要把重心,放在內容上,還是放在對學術圈的描寫上?按照我預設的劇情,我希望能呈現的是學術圈崇高理想的部分,就如我過去大部分的文章一樣,我喜歡HE不喜歡黑深殘,所以我很少寫結局很陰暗的故事,但現實的學術圈陰暗面很大,依照我的理解甚至大部分身處學術圈的人對理想都抱持著不信任的態度,對自己的生活形式也頗有怨言,我設計的內容對他們來說就像是天方夜譚,或者是教授畫的大餅,是失真的,或者是那些運氣爆好的chosen one才會發生的事情。可我又不想放開所有心力去真實的描述學術圈,去把那些傷痕和陰影擴大,來讓讀者們加深「學術圈就是黑暗的」這種負面的刻板印象,我知道那是社會大眾一般對學圈的印象,我不想同意它,但又無法完全去否定。

因為太過了解,反而很難下手,再考量到腳色人設和故事後隱藏的主線,我就覺得,這個故事很難寫出來,於是一直擱著沒完整寫的或者不停地刪掉。現在我已經不知道,究竟要選擇內容,還是選擇真實了。明明一開始,我希望我的讀者可以從這篇文章中,了解到學術圈的樣貌,明白那是一個有危險的高壓環境,但也是人類智慧最耀眼的場所,我想讓讀者去認識,進而對研究人員產生崇敬和認同,可實際上,我知道很多研究人員譯自己對學術圈都不是認同的,而社會大眾也覺得學術圈惡名昭彰。想得越多就越難下筆,所以我現在已經懞了

唉,也許這就像是我有天對學弟說的:「哪怕我們活到死都不曾見過一個真正的殺手,但光是看電影和動畫,是個人都知道殺手大概會做甚麼事,可是你問路邊的人科科在做甚麼?你看誰知道?」當時學弟是這麼回答我的:「我們做的事情又無聊又跟世界的安全沒有及時關聯性,誰在乎呢?誰想為這麼無聊的工作設計電影和動畫啊?」說得也是.......

 


快把萌燦抱回家!
Don’t think, just do. For the heart is an organ of fire.

本帖最后由 大熊星座 于 2022-8-31 21:11 编辑
理论
我觉得,你所说的这个矛盾,实质上是【艺术真实性】和【背景真实性】之前的矛盾~
而我的看法是,二者之间不但不是永远不能达成平衡,并且,在正常情况下二者其实并不应当存在矛盾~

首先明确一点,这二者之间,【艺术真实性】毫无疑问才是有要求的创作者应当追求的东西~
所谓的艺术,不管你是现实题材作品还是幻想题材作品,都对【内在真实性】有着必然要求。甚至武断一点,所谓【艺术性】,你直接理解为【艺术真实性】也可以说八九不离十。

那么进一步,什么是【艺术真实性】?我的看法,【艺术真实性】就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艺术真实性】,就是对现实自然、社会、人性等方方面面规律性的【高度浓缩、凝练(并因此具有美感)】的反映和表达。

因此,【艺术真实性】归根结底还是来源于对现实的提炼与浓缩,而不是对现实的歪曲。
当你获得了一个【想表达的内容】,也就是我说的【艺术真实性】的时候,你不妨反过来反思追溯,这个东西你到底是从哪里获得的?你是如何获得它的?你得出这个内容的思维逻辑又是怎样的?
你本身获得这个内容的途径与过程,实质上,就是你把现实总结与提炼为艺术的过程,而你只要诚实、准确地再现这一过程,那么你作品中展现的现实(也就是【背景真实性】)与你想表达的内容(也就是【艺术真实性】)之间,也就必然应该是和谐一致的,并不会存在相互矛盾需要取舍。
——————————————————————分割线———————————————————————
现实
但现实中,确实有些作品会【艺术真实性】与【背景真实性】存在矛盾,为什么呢?
就我所见,似乎两种情况比较常见。
一是,作者自己思维能力不足,他对现实的理解是有偏差的,因而总结提炼也有偏差。同样的现实,思维敏锐阅历深刻的人,能提炼出A,思维迟钝阅历匮乏的人能提炼出B(A、B都是正确的,只是凝练程度不同),但理解有偏差的作者提炼出的是α(α指总结提炼失当,不符合现实规律,因而也不具有内在真实性)。这样,就会出现作品具有【背景真实性】但不具有【内在真实性】的情况。
二是,作者从其他渠道掌握了某种【艺术真实性】(也许是受别的作品启发),但现实生活经验阅历不足,因而,他就无法恰当地从现实中选材来再现出对这一【艺术真实性】的总结提炼过程,只能凭借自己的臆想,从自己有限的生活经验及阅历中凑出一个也许并不合适的背景和故事去强行展现,最后即便能够逻辑自洽make sense(因此也能打动人),但因为他不是诚实地再现自己获得该【艺术真实性】的过程,而是强行扭曲自己所了解的某方面现实背景来匹配这个【艺术真实性】,因此,就会出现作品具有【艺术真实性】但不具有【背景真实性】的情况。


【发帖际遇】大熊星座 看见现行犯立刻上前捕捉,见义勇为被刀疤警长克莱尔·地皇鼓励,获得赏金&sid=oJ300u 70F卡币 !

际遇事件仅作娱乐,正式设定请见【DL故事集】
穿过县界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

TOP


可是熊,我覺得這兩者是不能並存的,因為直白講,【艺术性】就是假的,是虛的,【背景】是真的,是實的,虛的和實的本質上就不能完美契合啊,不然你給舉幾個你覺得完美契合的例子出來讓我看看,你覺得甚麼程度叫做完美契合。

我覺得一旦他們並存並高度契合,那我們得到的就是一個單純的,discovery式的紀錄片了,甚至說discovery都還不夠契合,discovery裡面的紀錄片過程都還是有剪接過的,還是安排過劇情的(也就是說還是有部分是假的,即使它足夠偏向真實),真要達到完整的完美契合,那絕大部分的東西就是變成日記了!我舉個例子,要從一個母親的生產過程裡面展現母愛,完整契合不就是一個生產紀錄或者生產影片了嗎?然後看得懂或者情感比較豐富的讀者能看得涕淚縱橫,得到藝術性,但......共感能力比較差,或者因為某些緣故而對這些影片的理解不具有感性的人群,就完全無法理解藝術性,結論就是完美的得到了真實,但藝術性變成薛丁格式的,依靠讀者個人的能力和經驗去決定能得到多少,然後,以專業角度來看,生產過程的紀錄可能可以滿足產科醫生和社會大眾的同時認可,但你想想......你真的會給一部完全就是生產紀錄片的東西,很高的評價嗎?

或者往另一個方面去做的話,把闡述母愛的藝術性最大化,用創作手法讓所有的人都可以認同母愛是存在的,但你呈現的載體(即生產紀錄片)經過處置,那就是失真,那就可能不能滿足全部的產科醫生的認同了。所以絕大部分的作品,都是在闡述母愛的前提下,使用經過再創作或者精簡過的故事來闡述產程,使作品更加完整,那也就是我說的,向內容方向靠攏,捨棄專業部分,讓普羅大眾接受,而捨棄圈內人的讚許。你能想出來一部同時絕對性正確來滿足醫生們的專業,又能讓幾乎所有觀眾都理解母愛的關於生產的作品嗎?

而在你談到現實的部分,我覺得這部分反而理想了,而且跟你說的可能相反。理解有偏差的作者,更可能把內容和藝術性放大,用更加普世的價值去強行掩飾或者使觀眾不在乎真實的部分,而那些試圖使用另外的故事背景來解釋他想展現的藝術結果弄巧成拙的,更可能是因為他一開始觀察到想闡述內容的現實背景本身,太過沒有藝術性,太過無趣,很難做為一個好的故事題材去創作,所以他才不得不把內容搬移到其它的背景或者其他載體上去創作,結果為了跟新背景融合,他只能把注意力放在新背景的真實性上,而犧牲掉原本的內容性。

因為,我覺得並不是所有的真實背景凝煉出來的產物,都能夠用他本來的背景去闡述,就像我文章最後給你的例子一樣,我們從實驗室凝煉出來的對於研究理想的內容,要真完全用實驗室的現實故事去描述,那得有多少無聊的內容和多少篇幅都在描述背景知識來讓讀者理解?你不虛構點劇情和事件,這講完不就是一本實驗記錄了?而且更多時候凝煉出來的東西其實就是一個普世性的價值,它值得一個更刺激的故事來吸引讀者注意,所以,你就能看到很多殺手背景的故事在講普通的人性,實在是因為題材本身就是很容易發揮的類型。不然你自己試看看,你想一個研究人員的故事要同時滿足真正的研究員不批評其失真,還要讓社會大眾看得懂,我是覺得很難啦,沒準你可以想出來。但我要先告訴你,你要是在看到我這句話的時候腦子裡出現了很多例子,特別跟科學家有關的電影,那你最好都先去看看它們的評論,特別是來自專家的評論,你就會理解我說的「這些圈內人幾乎不能被滿足」是甚麼意思了,我可以告訴你,我就沒有找到過任何一部跟科學有關的電影得到了它所闡述的那個圈內的一致認同,沒有,就連我很喜歡的《海拉細胞的不死傳奇》也在我在中研院時,被學長們批評作者文筆過於人性化和憐憫拉克斯一家,將書中真實存在的科學家們描寫的普遍偏執。


【发帖际遇】:天空中传来隆隆的吼声, 紅峽青燦 抬头一看,一条银角烈焰龙飞过,落下了手中的宝贝,赶紧捡起来卖掉,净赚&sid=oJ300u 89F卡币 !

际遇事件仅作娱乐,正式设定请见【DL故事集】

快把萌燦抱回家!
Don’t think, just do. For the heart is an organ of fire.

TO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