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开个帖子纪录一下目前还没用到以后可能也不一定会用到的地方传说或神话们。
有些已经写过的,比如剑塚、罗都斯坦人或者华樟的风土民情原住民信仰之类就不重复提了。

狼为甚么夜嚎(中亚至南俄、蒙古地区) 写道:

故事:
从前有一头苍色的狼,和红色的龙同时爱上了白色的鹿,狼和龙对鹿展开竞争式的追求,但鹿一直没有表态。狼向鹿展示自己是大地之主,所有能走到的地方都是牠的领土,最擅长奔跑体力很好,龙则表示自己是天空之王,凡是能仰望天空的地方都能看见他的国度,牠最擅长飞行,由于白鹿暧昧的态度,狼和龙的竞争越发激烈。后来,龙说要带白鹿去看一个好东西,将白鹿带上了天空后用云朵载走了,狼在地上苦苦追逐却无法搆到,牠一直追在龙与鹿的后面。龙和鹿为了摆脱牠便分散了,红龙变成了太阳而白鹿变成了月亮,从此之后每到夜晚,狼就会对著月亮哭嚎,希望心爱的对象能再回到自己身边,牠的子孙世世代代也都继承了这个悲愿,这就是狼在夜晚会嚎叫的原因。

解析:
这个神话在现代最主流的解释认为是遊牧民族对野狼习性的诠释。然而往故事中的细节挖掘后,有更多深层的解释目前都被认为是可能的。一种进一步说法认为,故事中的苍狼白鹿和红龙是三个人,本故事是一个人类三角恋的变体,苍狼是劳动阶层故炫耀其体力,红龙则是统治阶层因此称自己国度能被仰望,最终由于红龙较富有,用交通工具(云朵)将两人追求的女性(白鹿)引诱后远走高飞,求爱失败的一方(苍狼)则再也没有找到过另外两个人,但因他的追逐和干扰,红龙和白鹿的婚姻最终也不美满,就如日月无法相见。以此说法为基础再深入研究,有民俗学者认为此解释问题有二,一是古代民族崇拜鹿的图腾重点大都在于鹿角和体态健美,也就是雄性,甚少有崇拜无角雌鹿的民族,因此故事中用白鹿比喻被追求者,表明此人应是男性;二是大部分类似传说中,女性在身分地位两者差距过大的追求对象做选择时,如故事中无明确提出低层追求者拥有超过高层追者的人品优点或具体提出高层追求者的缺点时,一般会立刻选择高阶追求者而不会展现出无法决定的行为,但若是在三人都属于上层社会的故事裡则很常见犹豫不决的态度。由此衍伸出第二种深层解释:白鹿是一名英俊的菁英男性有众多追求者,苍狼和红龙则是两富有小姐都想和白鹿联姻,苍狼的性格比较奔放,可能喜欢户外活动(对自己的体力有自信),而红龙是深闺小姐深居简出(在天上与地面很遥远),红龙将白鹿诱骗到自己家裡后藏起来引得苍狼来找,为了不被苍狼发现,白鹿和红龙被迫躲在不同的地方(分别成为太阳与月亮)并无法过初夜(相聚),该故事可能用来引会劝诫上层社会女性社交活动。

另有一派学者则认为,本故事不是单纯的个体感情问题,而是部族间联盟的过程被传说化,其证据被建立在故事中人物皆有具体的颜色+动物形象,是很典型的古代遊牧民族图腾崇拜特征。这些人相信,红龙和苍狼是两支比较强势的部族,白鹿族则是夹在中间摇摆不定的另一族,红龙和苍狼都想用土地和资源诱使白鹿与自己结盟,最后红龙因领土较为辽阔或者拥有珍奇物件(云朵)成功与白鹿结盟后变得非常强大(统治阶层如日月般恒存),还将苍狼排拒为对手,使苍狼族仅能在夜晚活动并可能将袭击该联盟作为部族主要目的(夜晚嚎哭、世世代代的悲愿),但苍狼族最终也没能击杀红龙与白鹿的首领(两者分散躲藏),这派说法的深度支持者甚至提出红龙指的是汉朝中国,苍狼是北匈奴族,而白鹿则是夹在两者间的诸多民族之一,或直接为南匈奴的代称。


狮子的鬃毛(伊兰里亚) 写道:

故事:
从前公狮子和母狮子都是没有鬃毛的,浑身光秃秃,牠们无法辨认彼此的性别,只知道自己的性别,所以无法找到配偶,也不知道要听从谁的命令所以无法组成狮群。神为了拯救狮子,便孕育出一隻浑身都是金色长毛的公狮,令牠去成为狮群的领袖。由于这隻公狮很好辨认,其他公狮都躲开牠,世界上所有的母狮都来到牠的身边,牠们组成了非常巨大的狮群,成为地表上最强大的动物。牠带领狮群把草原上的牛和羊都据为己有,其他没有鬃毛的公狮子只好离开故乡,流浪到世界的边缘去。这隻公狮和所有的母狮繁衍后代,但牠发现所有的小狮子裡面只有一隻和自己一样长著长毛,其他都像母狮完全没有长毛,长毛狮想到自己的其他儿子长大后也会像那些没有鬃毛的公狮子一样,没有配偶没有狮群只能流浪,便不忍心自己的儿子受苦。牠拔下自己的长毛贴在小公狮的身上,但由于儿子太多,每个儿子能分到的毛有限,直到牠拔光自己的长毛后也只能将所有小公狮的脖子贴上自己的长毛。没有了长毛,牠变得跟母狮一样,母狮们无法再分辨谁是牠们的王,牠也不再能担当神给他的职责,牠只能流浪到世界的边缘去,不久就死了。而牠的孩子们忌妒那唯一身披长毛的兄弟,生怕牠长大会统治所有的母狮便把牠杀了。这些小狮子长大后,公狮的颈部都有厚厚的鬃毛,母狮很容易就能辨认牠们,可所有的公狮都有长毛,都能组成狮群,母狮们就分散了,从此世界上的狮子不再是单一个狮群,并且所有的公狮子都有了鬃毛,牠们不再不能分辨彼此了。然而,长毛狮的死让神明很生气,祂给公狮子下了两道诅咒:一是把牠们漂亮的金鬃毛染黑让牠们永远记得这些鬃毛不是牠们应得的,二是所有的狮王都要残杀同族,让狮子的数量无法再多起来。这就是为甚么现在所有公狮子都有鬃毛,而且公狮到了新狮群后会杀掉前任狮王的崽子。

解析:
伊兰里亚作为中东少数多神信仰的国家,至今仍保留了相当多从几千年前的苏美人、巴比伦人和亚述人继承来的神话传说,中亚民族普遍崇敬狮子并把牠和王权联繫在一起,狮子相关的故事数量超多,这是其中一则比较罕见的讲述狮子缺点的故事。本故事在伊兰里亚境内或者周边地区有相当多的变体,有些版本没有第一隻长毛狮死亡的部分,有些版本也没有唯一长毛子嗣被杀戮的部分,甚至有神明动怒后将部分狮子变成老虎并驱赶到远东的说法,这裡纪录的是伊兰里亚王室纪载的版本,也是伊兰里亚国内最常听见的版本。由于伊兰里亚的王谱很混乱,几乎将中亚的伟大故王都编篡为自己国家的歷史了,因此有些部分难以考证也无法与其他地区的文化相对应,甚至故事中的神明是哪个神亦有众多说法,比较常听见的是太阳神沙马什或者战争女神伊南娜所为,前者直接是两河狮种的领导神,后者则是常和狮子相伴出现并且时常改造人间万物的神,而王室典籍版则没有明确说明神明的身分。

故事的涵义由于版本的差异会有很大变化,这裡讲的是伊兰里亚王室家族认定的解释:金色长毛代表著天赐王权与资源,只有持有王权(长毛)的王对人民(母狮)有统治权(组成狮群),王权来自神且只能被传给王(唯一的长毛子嗣),将神所赐予的权力与资源下放给其他人民(长毛狮给自己无毛儿子贴毛)的行为最终只会导致灭亡(长毛狮死去),人民能作主(每隻公狮都有鬃毛)之后国家就会分崩离析变得弱小(再也不是同一个狮群),因此在皇室版本中,第一隻长毛狮代表的是昏君,且手足相残争夺王位被认为是合理的王家习性(狮子杀戮前狮王子代是来自神明给予的诅咒)。然而在民间的解释──特别是伊兰里亚国外的解释──普遍将第一隻长毛狮视为英雄或贤王,牠将得自神的权力分享给所有人民,牠的死则影射中亚地区大部分时间都是被极权王室或者神权统治的。在波斯国内也可以发现这个神话,而第一隻长毛狮被视为各代明君的化身。

 


快把萌灿抱回家!
Don’t think, just do. For the heart is an organ of fire.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