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资讯/同人分享

内容类型 原作讨论
原作名称 不可能的任務:最終清算/Mission Impossible: final recording
转帖来源 -
本帖最后由 紅峽青燦 于 2025-6-1 19:16 编辑
民納,這裡是你們的阿湯哥黑粉(?)青燦,剛剛去看完MI8回來了!



這是我第一次在日本看電影!說起來日本作為一個對外來文化的接受度有點封閉的國家,他們的電影院基本上分成三種,詳細日文我不知道,但大致上就是1.只播映老電影或者文藝片,還有小眾電影或動畫片的,這個和台灣所謂的獨立電影院或文青電影院不一樣,它會撥外國熱片的文藝片或者小眾動畫電影的新片,我感覺是針對這一種題材的電影類型。2. 完全只播日本片的電影院,無論新老都播,這種最多,我搜了一下名古屋有接近20個。3. 真正會播映外國片的電影院,這個非常少,整個名古屋市我只找到兩個,和台灣隨便多小的電影院都會播漫威非常不一樣。並且我很意外他們的電影院產業硬體非常不發達,整個名古屋市只有一個IMAX影廳,還在機場附近他媽爆幹遠去一趟要兩千多日圓車資。

並且日本的外國電影有分兩種:《字幕》和《吹替》。字幕就是原音但上日文字幕的,吹替就是指配音(日)加字幕(日)。一般日本人的習慣都會看配音的版本,可能也有他們害怕英文的緣故吧,但是大部分外國電影都是吹替放映場次比較多,字幕比較少。比如今天上映的MI8已經是好萊塢大片了,在假日居然也只有一天兩場字幕,而且我在昨晚決定要去看開始買票的時候下午已經爆滿了,只能買到晚上場。不過日本的電影票不算貴,MI8三個小時才1500日圓,換算台幣大概三百多,以台灣的電影票售價會因為影片時間長而增加這點來說的話,MI8可能要四百元

實際看的時候意外的覺得字幕很惱人,有時候會擋住一小部分畫面。我本來以為這部片純用聽的會很英文聽力測驗,但實際上感覺還好,可能因為我一兩年前練習口說時候就用過MI1-6當教材,對著台詞學演員唸來練習發音,聽演員唸一句我複述到自己覺得音差不多接近換下一句,所以今天覺得沒有日文字幕反而會好一點吧。並且純聽我還可以注意到演員的小表情,最喜歡看小表情了。

看的八點的場,六點15出門先坐10分鐘地鐵去剪頭髮,排了半小時的隊剪完再坐30分鐘車到電影院剛好七點50,嘿,那個熊你是不是六點就在影院了?人很多但入場特典怎麼有點寒酸啦這小貼紙是三小!給人貼學生證背面嗎......真是的


日本的電影撥放前廣告居然幾乎都是牙醫讓我滿驚訝的

說了一堆日本電影新體驗,作為主菜的MI8呢?我覺得還是很好看啊!也有我覺得緊張的部分!很可以啊!怎麼會有人覺得很普或不好看!

誠然在劇本上,MI8其實是MI6的remaking,而且故事還是6比較出色,但特技上8那是屌打啊!8的特技戲場景設計和任務複雜度都遠勝過6,持續時間也更長,真的是看得會捏一把冷汗,即使你知道老伊森永遠都會成功永遠都會沒事,但在過程中還是會難以自控的被畫面induce緊張感!我有好幾個movement已經緊張地握住自己的手了,誠實說一句,我第一次看獨行俠的時候只有在真正執行任務公雞要被擊中獨行俠去幫擋那段有緊張到手不由自主地握起來。

說到獨行俠,我有點微小的不滿意就是,老湯姆的團隊明顯是拍獨行俠食髓知味了之後,後面好多畫面構成都和獨行俠重複性很高,甚至連同樣那個導演現在給布萊德彼特拍的那部《F1》也是,光預告片就一股濃濃的獨行俠味,完全就是想在地面上復刻一次獨行俠的成功。雖然我真的超喜歡獨行俠但我很不看好這種行為,新電影一直借鑒老神片的運鏡和畫面構成這種行為有點類似虧老本,對老神片感覺還好的觀眾很可能會因此覺得新片的新味不足,尖酸刻薄的還會說抄襲起來了;對老神片非常喜歡的人(比如我)就會對新片有一種鄙視鏈,覺得是模仿老神片的而不想去看。

回到MI8,這片作為系列(號稱的)收尾,我覺得前半部回放1-7稍微有點太多了,不過也達到了一個目的讓觀眾可以直視老伊森三十年來的日子是怎麼過的,結局感、清算感有被帶起來,並且相比於TOP GUN只是用劇中人物的對話簡單讓觀眾了解獨行俠30多年來都還在搞事給冰人罩,MI8的回放更有真實感,因為那些"事蹟"都是有電影可以看到的,觀眾對伊森的生命歷程有親切感。另一方面整部內容都是建立在觀眾對1-7很熟悉的基礎上,如果沒有看過1-7那是真的會看不懂,至少,1.3.6.7.要看過,因為都有重要人物來自這裡面。

三十多年過去了阿湯哥也老了,MI8加入小黑和龐克萊門傑夫兩個年輕演員大幅增加了打戲品質,你不會看到老伊森打不動半死不活的樣子,他還是有揮幾拳啦!但是長打戲很藝術的處理掉了,那部分滿好笑的,全靠某人表情演繹。說道表情,其實我覺得MI8有一個很好的地方是畫面設計上完全不會因為演員是要賣臉的就不讓他們猙獰 有些人批評陸劇為了讓男女主顏值全程在線,都不讓他們大笑或者大哭之類有大表情,永遠都是一副模特兒的死人臉。但在MI8你會看到年輕時候帥到融化的阿湯哥和他現在老的臉直接原地對比,他趴在飛機上的時候那表情之扭曲還真是世所罕見,我彷彿都可以聽到現場錄製時他嘴皮被風吹得趴搭趴搭響 還不只他,其他人的猙獰畫面也不少,反派發癲狂笑開飛機的樣子非常歡樂,也是那段的一大看點。

整部片做為賣點的水下戲和飛機戲確實足夠格撐起作品厚度,不會讓人有一種雷聲大雨點小的感覺,真實電影裡的感受比預告片刺激很多,而預告片已經夠刺激了。我很不喜歡預告片就剪最刺激的東西放出來讓看的時候一點驚喜感都沒有,幸好老湯姆的team都不幹這種事(對說的就是你,難看死了雷神4)。不管宣傳怎麼說,水下戲和飛機戲我覺得觀眾是能看出他們真的在水下拍攝(當然不可能真的深)和飛機上拍,水下老湯姆的頭髮和手部動作非常自然會游泳就知道,那不是在乾燥地方用風吹或者後製可以簡單做好的,他的身體是有承受水浮力的,前進和動作也有水阻,彎曲身體的和踢腿的動作很明顯有水分散體重,我覺得這就是敬業的地方。劇情已經非常不真實了,還用個超不真實的方法去呈現那就顯得有點low了。不過水下戲後面那一段救援畫面實在有點多餘......老婦偷看是甚麼意思啦,那難道不是在照抄艾蜜莉亞看到獨行俠又跑進來跟媽媽搞事的段子嗎

飛機戲是真的很有戲,幹,PT-17居然可以狗鬥我都不知道!那段戲還印證了阿湯絕對很矮,那個動作設計真的不是誰都能拍,有跟他一樣的核心肌肉也沒有跟他一樣的短腿。PT-17我看過實機,很小,兩翼之間空間前後大概只有60-80公分,上下應該也是80左右,我不騙你阿湯哥但凡高一公分腿都繞不過機翼支架,同時風吹飛機飛,拍的時候他身上還有一條安全帶,所以要是腿稍微長一點點就會卡住了,真的是高一公分都演不了。阿湯這回完全放棄他欲蓋彌彰的增高鞋了,我覺得他肯定沒有170,如果有他就不可能麻利的鑽進駕駛座,要是你仔細看,他是一隻腳先進去然後屁股坐進去接著才收另一隻腳,我跟你們保證這個動作是腿長的人做不到的,腿長的人膝蓋離身體遠,彎曲點比較遠,一隻腳進去之後另一隻腳往往就卡在膝蓋和大腿之間那段不能彎的部分。我為甚麼知道?因為我腿短,可以坐進洗衣籃啊


不過飛機戲的部分我最喜歡的是伊森攀住機翼後直接去拉襟翼來改變飛機方向讓蓋布歐很緊張,這個設計真的很亮點欸,只有知道飛機怎麼控制方向的人/團隊會想到這個吧,我看到這個的時候笑到黑菇。

有些人批評說這系列演到最後全都是伊森一枝獨秀,這話是也不是,MI8確實精彩鏡頭幾乎都在他那裏,但如果你想一下故事,正是因為有很多人幫助他信任他,他才能夠完成任務,雖然大家看到他一枝獨秀,可故事毫無保留的呈現出了其他人是如何幫助他的。如果沒有路瑟的code、沒有總統坦住政府內部的鷹派、航母艦長沒有信任的把信物交給他、潛水艇艦長沒有同意他使用新設備、被發配邊疆的可憐鬼和他太太沒有信任其他成員、小黑和龐沒有信任而入隊、班吉和葛瑞絲沒有承擔住駭入任務、龐沒有hold住班吉的命......任何一的部分的人沒有出盡全力,伊森就不可能成功。伊森的任務其實就跟戰鬥飛行員一樣,民眾只看到戰鬥機在天上飛很厲害,但實際上地上有無數的人在照顧戰機和飛行員,起飛後也有無數的人在參與指令傳遞和任務引導,沒有一個戰鬥任務是飛行員獨自達成的,只是地勤的貢獻被民眾無知或不理解而忽視掉了。MI8只是把這件事換皮演出來而已,所以我不覺得批評整部片都是伊森在秀是一個正確的評價。

另外關於腳色的離開,相比於7的艾爾莎,路瑟的離去更顯沉重和有意義,並且他的遺產直到故事結束都還在生效,屬於有始有終的把腳色完整了,相比最近海量的高級免洗砲灰(?),我覺得路瑟的處理是很可以接受的。不過看那個結局,過一年有人坐不住說要拍MI9我都不意外啦......

總之我覺得為了水下戲和飛機戲就值得去看了,看完現在我超想游泳怎麼辦!

BTW這是一張前幾天看到的圖片,我只能說太傳神了,真的就是這樣。

(圖片來自:https://www.facebook.com/story.p ... d=iQcSaTP2QE76x1uJ#)

我還超想要伊森的行充!一顆可以充整艘潛水艇的電欸!


【发帖际遇】紅峽青燦 看见现行犯立刻上前捕捉,见义勇为被刀疤警长克莱尔·地皇鼓励,获得&sid=PP1sZe 16探险经验 !

际遇事件仅作娱乐,正式设定请见【DL故事集】

 


快把萌燦抱回家!
Don’t think, just do. For the heart is an organ of fire.

这部片子作为碟中谍系列收官之作确实不错,剧情完整、节奏合适,该有的刺激场面也都有
而且回收了很多前代的内容,虽然什么液态程序代码的概念简直太扯了,把伊森的故事讲得有始有终
这感觉就像是……就算以后还有类似的故事,还有碟中谍风格的特工,但也不需要再是也没必要再是伊森了,伊森的使命已经很好的收尾了WWWWWWW
所以总的来说,作为系列最后一步,收官确实收得不错WWWWWW

至于只有伊森在hold全场啥的……emmm,真要从剧情逻辑上来说的话,这片还是那种“只有主角很用心地在拯救世界”的超级美式个人英雄主义片feel啦,无非就是“主角”换成“主角团队”WWWWWW
比如槽点最大的,那么多国家的核武器被黑了,用屁股想都能知道智体最后要干嘛,结果就【只有】黑人女总统在最后一刻想出断电这么个毫无技术含量的反制方法?而且还TM没赶上?
其他人都在睡大头觉吗!那么多天随便找个时间去把输油管拔了都不用怕智体了啊喂!!!总不能你们核弹都被黑了都还在期待智体只会拿你们的核弹去打别国,不会炸自己吧,想想国土面积和核弹存量就知道这不可能啊!(炸
当然,这不是这部片子本身的问题,碟中谍系列本来就是聚焦核心主角的特工片类型,而且绝大多数美式个人英雄主义片都是这种路数
但总的来说这片各路人马的出力和那些真·末日题材群像剧相比,就太不够看啦,说是伊森的个人秀也没啥不对的WWWWWWW

其实当初网飞版《三体》也被批评了这个问题,原作本身是“人类群星闪耀时”的风格,大难当前所有人都在想办法拯救世界各司其职各尽其力甚至相互间还不认识,结果网飞给所有重要人物都设定成亲朋好友,就又变成“主角团拯救世界”了,没那味WWWWWWWWWWWW
欢迎来到Dragicland,【总版规】请记得要看哦,还有这个也是好东西→如何回复?

TOP


回收了很多前代的內容

數量已經多到,差不多到了前面幾部沒看過的人,會從主題曲開始之前就看不懂了吧

什麼液態程序代碼的概念簡直太扯了

可以的,幾年前看過氣化RNA吸入可以治病(?)之後我覺得這些都很能接受了
那個黃金小方塊如果做成周邊我會超想要的,在桌上放一個,關燈之後發光多屌啊

這片還是那種“只有主角很用心地在拯救世界”的超級美式個人英雄主義片feel啦,無非就是“主角”換成“主角團隊”WWWWWW

但這玩意從第一集之後就是這樣了啊,一直都是一小群人在拯救世界,現在再突然把這點拿出來批評就很有一種火影忍者都看到最後一集了才說:「忍者哪有那麼厲害啊忍者不過就是幫大名幹髒活的地下刺客嘛,能成甚麼大事?」的感覺啊WWWWWW
我看到有影評說整個第八集完全不需要其他腳色,全程讓伊森一個人起舞就好,其他人都沒有點卵用,可實際上不是這樣的嘛,就算用屁股想都能知道智體最後要幹嘛,結果就【只有】黑人女總統在最後一刻想出斷電這麼個毫無技術含量的反制方法,也不能說其他腳色都毫無出場餘地啊,路瑟的程式碼呢?伊森在爬飛機的時候誰要負責連線啊?

這不是這部片子本身的問題,碟中諜系列本來就是聚焦核心主角的特工片類型,而且絕大多數美式個人英雄主義片都是這種路數

是啊這種片子就是這樣,我只是看到有不只一個影評批評MI8和其他MI相比完全不需要其他人我就整個????你說MI系列和其他所有的電影相比不需要主角團以外的人就算了,甚麼時候已經濃縮到只需要伊森一個人了啦WWWWWWWW

但總的來說這片各路人馬的出力和那些真·末日題材群像劇相比,就太不夠看啦,說是伊森的個人秀也沒啥不對的

是這樣說沒錯啦,不過對標的是別的片子,不是其他的MI嘛。

啊我現在已經看不了人類群星閃燿時那種風格的片子了,我現在已經覺得世界上大多數人都是白癡根本沒辦法對世界的推進有足量貢獻,人類的歷史始終是少數人在引導前進的,無論是好的方面或者壞的方面。普羅大眾終歸是只能盲從和被驅使,就跟牛馬沒有兩樣,所以我實在不想看牛馬努力拯救世界,牛馬終歸是牛馬,吃草就好了WWWWWWWWWWWW

網飛給所有重要人物都設定成親朋好友,就又變成“主角團拯救世界”了,沒那味WWWWWWWWWWWW

這個我不行,這聽起來就OOC!

快把萌燦抱回家!
Don’t think, just do. For the heart is an organ of fire.

TOP


啊我现在已经看不了人类群星闪耀时那种风格的片子了,我现在已经觉得世界上大多数人都是白痴根本没办法对世界的推进有足量贡献,人类的歷史始终是少数人在引导前进的,无论是好的方面或者坏的方面。普罗大众终归是只能盲从和被驱使,就跟牛马没有两样,所以我实在不想看牛马努力拯救世界,牛马终归是牛马,吃草就好了WWWWWWWWWWWW
你没怎么看过这类作品吧?WWWWWW
群像剧说白了就是多线叙事、多主角并行、多角色当做主要角色塑造啦WWWWWWWWWW
相比起来美式个人英雄主义就更倾向于单线叙事、单主角+多配角的形式
【群星】又不是【白昼】,该是“点”还是“点”,只不过是比核心主角一家独大更多的点WWWWWW
放在这部里,举个例子就是,智体造成了如此巨大的全球性危机,那么就不该只有主角一个团队在拼命,而是至少那几个被黑的核国家都会有精英特工团队在想办法解决智体,能不能解决两说,但至少会有这些人存在,而不会像这部片子里,直到最后都只有女总统才想出来断电这种早该被各国智囊团想出来的方案WWWWWWW
其实这部片里,那个北极观察站有俄罗斯团队先来调查了,就是这种“很多人都在努力想要解决危机”的切入点,只可惜为了烘托伊森,被塑造成单纯的反派了,并没有真的往这个角度去讲故事WWWWWWWW

实际上,从故事逻辑上来说,越大的背景、影响力越大的事件,自然是更需要群像剧的表现方法的,这点连漫威都知道(X)WWWWW
不然就会显得很小家子气,就像口口声声说在描写大海、结果走到哪儿遇到的都是熟人之类、观众看上去就像在游泳池里讲故事一样,比较尴尬
所以我觉得那些从这个角度批评的人,估计大部分都是这种心态,毕竟这一部算是对全球人类文明的实际威胁最大的一部,前面几部都没有那么彻底全面并且迫在眉睫的威胁WWWWWW
那么那些人这么说也没什么错啦,只是这个锅不该伊森背,而是该美式个人英雄主义特工片这个题材背WWWWWWWW

而且你要真说现实,现实世界反而正是“人类群星闪耀时”的典型啊,不然那些发nature的难道都是同届同班校友或者同一个街区长大的青梅竹马吗?而美式电影可是最喜欢这种设置的哦(炸)WWWWWWWW


【发帖际遇】羽·凌风 正在兽王森林散步,刚好看见小雪狼忆雪·雪漫,因为小家伙实在太萌了所以一整天神清气爽,获得 16探险经验 。

际遇事件仅作娱乐,正式设定请见【DL故事集】
欢迎来到Dragicland,【总版规】请记得要看哦,还有这个也是好东西→如何回复?

TOP


你沒怎麼看過這類作品吧?WWWWWW

有啦只是我現在想不起來了WWWWWWWW
我記得當時看的心得是這種玩意純靠運氣啊那麼多團隊一起努力能在最後剛好趕上,太運氣了WWWWWWWW

不然就會顯得很小家子氣,就像口口聲聲說在描寫大海、結果走到哪兒遇到的都是熟人之類、觀眾看上去就像在游泳池里講故事一樣,比較尷尬

星際大戰表示WWWWWWWWWWWW

而且你要真說現實,現實世界反而正是“人類群星閃燿時”的典型啊,不然那些發nature的難道都是同屆同班校友或者同一個街區長大的青梅竹馬嗎?而美式電影可是最喜歡這種設置的哦(炸)WWWWWWWW

但每一個nature主題後面都有跟恆河沙一樣的傻逼在努力可是沒有努力出來!而且nature發多了就會認識了WWWWWWWW

啊說到這個我扯個題外話,因為世界上做蚊子聽力的很少,所有比較大的團隊互相基本都知道底氣,前兩年我們被一個團隊盯上,然後互相拉黑了WWWWWWWWWWWWWWWWW

就是他們發表了一篇證明某種巨蚊雌性的聽覺可以用來識別同種個體,並且這個品種的蚊子會調整振翅頻率去配合異性,而同性沒有這個特徵,當時造成一股新的研究熱潮因為目前都不知道母蚊子的聽覺是怎麼一回事,他們也就成了非病媒蚊領域的蚊子聽覺研究領頭羊。可是他們的實驗設計存在很大的瑕疵,沒多久就被其他人認為事實比他們想得更複雜,我自己的看法是那整篇paper的數據都完全不可信,對方完全忽略了蚊子飛行會造成空氣流動,而蚊子本身對氣流很敏感,他們把蚊子幾乎是背靠背的放在一起測試,此外測試的系統也很不穩定,反正整篇文章我都不信!

兩年前我們要投稿的時候遇到這個團隊作為reviewer,他們毫無理由直接reject,我們費了一番心力才發出去,後來覺得是因為他們看我們發表的是異種比較,總有一天做到他們那個species上面去,於是想趁我們還小(?)打死最好,就盡可能不讓我們發,心地險惡欸!之後我們投稿都會直接跟期刊要求避開這個team做同行審查,因為他們有私怨還不可信!

無所謂,我現在正在積極捕獲跟他們用的同一屬的日本蚊子,讓我來試一試!


【发帖际遇】:紅峽青燦 走在大街上摔了一跤,竟然发现地上躺着 7F卡币 ,赶紧捡起来!

际遇事件仅作娱乐,正式设定请见【DL故事集】

快把萌燦抱回家!
Don’t think, just do. For the heart is an organ of fire.

TOP


据说PT-17限制是12G哦!

所以,我绝对不会想和PT-17进入低速缠斗的,我想你也不会,除非我们开的是Extra300s或者ChristenEagle

"不然就会显得很小家子气,就像口口声声说在描写大海、结果走到哪儿遇到的都是熟人之类、观众看上去就像在游泳池里讲故事一样,比较尴尬"


也许就是这一点,证明主角的关系够硬,才有条件拯救世界?

不然,如果英雄真是个素人的话,只要碰上一个对熟人以外只说“你这个章没盖全”/“15个工作日”的327级官僚,世界就End了。或者都不用等到那时候,直接就会被保安拖走,都进不去门……

TOP


本帖最后由 羽·凌风 于 2025-6-13 23:48 编辑
我記得當時看的心得是這種玩意純靠運氣啊那麼多團隊一起努力能在最後剛好趕上,太運氣了WWWWWWWW

这不就是碟中谍8嘛,甚至剧中人物自己都吐槽“所以我们的计划就建立在【刚刚好】在正确时间发送坐标收取坐标然后赶到坐标点上面把伊森从海里捞起来吗”(核爆)
星際大戰表示WWWWWWWWWWWW
对啊,星球大战就是这方面被嘲讽最凶的,整个宇宙故事都是天行者的家族史,哦,还可以再加上帕尔帕廷家族史(X)

不管你怎么看待群像戏这个类别,你不可否认碟中谍8本身就是更倾向于群像戏来拍的,包括你说的什么每个人物都有作用,这本来就是群像剧的塑造方式
所以你不能一边用群像剧的优点去反对别人抨击个人英雄剧的缺点,一边又在那儿看不起群像剧啊(炸)WWWWWW

其实我想说的就是,正是因为这部片子本身就更倾向于群像剧的叙事方式(包括全球性危机设置、双线叙事、多角色各有作用),所以看的人自然也会更倾向于从群像剧的角度去评价,自然也就更容易发现里面一些个人英雄类型和群像类型相冲突的地方(比如其他国家坐以待毙、最困难的部分都是伊森干的之类)
而不是说什么以前的碟中谍系列都是这样,所以他们就不该从这个方面去批评,毕竟,这一部在群像剧的维度(大尺度叙事、多人物塑造、多线叙事)上,确实相比整个系列的平均线更高啊WWWWW
不信你看如果007也来一部一边想要搞群像叙事、一边又让007自己把最核心最出风头的任务都做完,你看大家会不会批评007把风头都抢光了,哪怕007本来就该抢风头(XXX)


不然,如果英雄真是个素人的话
不是……群像跟这玩意儿没关系……群像的意思是用更认真的态度和手法去塑造配角和路人,以至于有些时候无法分辨谁是主角
就……很多大尺度多线叙事的剧情(比如三国、冰火)、番外剧(比如星球大战系列里的侠盗一号)、多主角/团队剧(银河护卫队、迷宫饭、复联之类的),就是倾向群像类型
不说群像了,就连《超人钢铁之躯》这种纯纯单主角的片子里面,对军方的塑造都比碟8里的有血有肉多了(X)
欢迎来到Dragicland,【总版规】请记得要看哦,还有这个也是好东西→如何回复?

TO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