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昵称: 大熊星座
- 帖子
- 2026
- 主题
- 334
- 探险经验
- 6884
- 卡币
- 98 F
- 头像出处
- 谢谢凌风酱!
|
去年上映的国产动作片,昨晚电影频道在放,偶然就看了。
电影质量就那么回事儿,5分的完成度,不太值得专门一说。
但电影的核心矛盾设置实际上非常有意思,甚至看完你都很难说这种设置到底是创作团队刻意为之的高级黑还是无意识行为。如果是前者,那么抛开电影完成度不论,至少这一点上我们可以说它设计得非常有匠心;如果是后者,那我只能说真的有被恶心到。
这部电影非常文题相符,片名就是解读电影的核心秘钥。整个电影都在问一个问题——什么才是“大人物”,而问题的答案电影毫不讳言——掌握权力的才是“大人物”。电影着力讨论的,其实是权力的不同来源。
电影中,角逐“大人物”的主要角色有两人,一是包贝尔饰演的大财团私生子赵泰(反派),二是王千源饰演的警察孙大圣(主角)。这两个角色表面上看是主角和反派的关系,互为对手和反面,但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实际上这两人又有很强的相似性——他们都认为自己掌握着某种权力,因此可以随意打破规矩,都是自认为“大人物”的人。
赵泰的权力来源很明显——因为他有钱有资源。因此,他认为让他本人及公司形象受损的人,他可以让人“教训”他;他认为自己敬酒别人就必须喝;他认为可以一时冲动就对手下陪练进行人身伤害、对手下女员工予取予求。在他眼中,他是个“大人物”,身边的人都有求于他(的资源),他即便欺负别人那也属于“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而孙大圣的权力来源则表现得相对隐晦——表面上看,是因为他秉持着“正义”,但实际上,则是因为他代表着公权力。他身为执法人员,实际却是规矩的破坏者:在同事和上级的包庇下,他敢于“暴力执法”;敢于一时激怒就闯入别人的私人商业聚会砸场并殴打数人;敢于绕开司法管辖权和法定程序限制任意“执法”;敢于在缺乏证据时仅凭一己直觉和私怨就扬言“盯死”对方;敢于面对自首者的委托律师动辄出言威胁乃至意欲殴打;也不惮于随意干涉插手别人的私人事务(赵氏集团向受害人陈永强家庭的赔付),完全不考虑可能带来的后果和影响。对他而言,只要自己是“正义的”,他就可以不顾程序不拘小节,反正背后有公权力撑腰。实际上,他潜意识里也认为自己是“大人物”。
在电影的刻意设置下,本片的核心冲突似乎仍然是传统的正邪对立,但稍一剖析我们就会发现,电影真实的核心矛盾,其实是两种不同来源的权力逻辑,也就是私权力(或曰商业权力)和公权力(或曰政治权力)之间的冲突——私权力的权力逻辑基于交换,而公权力的权力逻辑基于定义权/解释权自带的光环。
抛除影片中为美化或丑化人物而做的种种额外设置,赵泰和孙大圣这两个角色直接的冲突在影片中只有两件事:一是孙大圣为买学区房找赵泰帮忙却拒绝后者敬酒最后不欢而散;二是上门讨要赔付的陈永强被赵泰集团殴打跳楼致重伤后,孙大圣执意认为真相并不如此而选择坚决严查。两个事件中,两种权力的逻辑冲突毕露无遗,但很遗憾,两件事中都仅有代表私权力一方的赵泰表现出的逻辑较为自洽可理解,代表公权力的孙大圣表现出的逻辑却颇为胡搅蛮缠。
事件一中,赵泰表现出的逻辑是自己掌握着学区房资源,对方既然主动上门有所求,而自己仅仅是按照基本社交礼仪要求对方接受敬酒都被坚拒,实在是过于不识抬举;而孙大圣表现出的逻辑,似乎颇有点自己作为公务人员来求你个纨绔子弟已是纡尊降贵,不得喝酒更是严奉上谕的意思。事件二中,赵泰表现出的逻辑是自己亲自接见了一个本身和赵氏集团不存在任何债务关系的索赔人员(陈永强),没有追究其当街索赔行为给自己造成的形象损失、给集团造成的股价损失,还按10倍以上的价格替真正欠款的第三方分包老板进行了赔付,仅仅要求后者动手教训、惩罚这一事件的始作俑者即第三方分包老板一顿(并且第三方老板大概率还是甘愿接受的)却遭到拒绝,因而才恼羞成怒;而孙大圣表现出的逻辑......真不知道他到底是什么逻辑,他似乎一开始也并没有怀疑陈永强“跳楼”其实是他杀(他最初认为陈永强是欺负羞辱后愤而跳楼的),反而更像是单纯看不惯赵泰的嚣张跋扈,外加自己朋友陈永强在赵氏集团跳楼了而产生的强烈敌视,所以不管有没有问题也一定要去找出问题来——反正自己是代表公权力的警察,我觉得你是坏人,你就一定有问题!
正是因为在两大核心冲突事件中主角孙大圣的行为逻辑实在没什么说服力,所以影片只好通过额外加戏加设定来给人物进行正邪定性,方便观众能够简单地开展道德评判,避免引起争议。比如设定赵泰作为富二代私生子心理扭曲,设定他吸毒,设定他故意伤害陪练性侵女秘书,设定陈永强实际并不是被打后因屈辱主动跳楼而是被打昏迷后丢下楼,设定反派集团买凶杀人等等。然而,让我们清醒一点跳出电影本身视角从更现实的角度去看,如果赵泰心理不扭曲、不吸毒、不故意伤害和性侵手下、不买凶杀人,如果陈永强真的是被打后因屈辱而主动跳楼(这在现实中完全有可能发生),难道影片的核心冲突就不存在、剧情就不会如此展开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而反观电影中的孙大圣,作为一个时常暴力执法、时常不讲程序不守规矩上来就动手的“暴力警察”,在自己出去求人办事的时候却如此恪守所谓“不能喝酒”的禁令,岂不正是“面对公权我唯唯诺诺,面对民众我重拳出击”,这一设置,可以说真透出了创作者对公权力的无限谄媚。这大概也是本片在很多影评中被批评“主旋律”的原因——他的问题并不出在“主旋律”本身上,而是出在强行主旋律、强行站队公权力上。看到有其他的答主将主角孙大圣比作《虎胆龙威》中的麦克莱恩(恰好我昨天又重看了一遍《虎胆龙威》),这实在让人难绷,同样“不讲规矩”的表象下,到底是对公权官僚体制的反抗还是公权撑腰下的肆无忌惮,二者差别实在不可不察。与之相比,国内近年同类题材影片中,《东北警察故事2》的主旋律就自然得多,谢苗饰演的李红旗形象也比本片中的孙大圣可爱了太多(后者拍得近乎可憎)。
听闻本片是个翻拍电影,原作是韩国卖座电影《老手》,恕我确实没看过,也无法评价与原作相比本片在改编上的得失。放在韩国背景下,拍一部展现财阀权力及黑暗面的电影似乎确能当得起一声“揭露现实”的赞誉,但同样的题材搬到国内,还拍得对公权力如此谄媚就颇有“对房间里的大象视而不见”之嫌。韩国人这样拍确实是揭露现实,但国内同样这么拍你还去套公式夸他揭露现实的话,这就像“美国人敢骂美国总统有什么了不起,我也敢骂美国总统”一样可笑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