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工具

站点工具

抱歉,您没有权限增加页面

科学:转能学:地系魔法

地系魔法

固体物质受生物的自由意识影响而产生形状的改变,即使“构造”的魔法。分为使组成固体的分子排列更紧密的“重组”,和使其排列变得酥松的“崩解”。在崩解的同时,将物体以另一种形态重组,即可以改变物体的外形。构造改变的仅仅是物体的“形”而不会影响“质”。将一个圆石块变成一个方石块,它依然还是一块石头,其中的组成不变,不会变成别的东西。质量也不会改变,不过,在一些情况下其密度可能会变化(体积变化)。为最大限度地保证施法者的意识足够强、足够多以改变物体,不管是重组还是分解,使用魔法时施法者都需要和物体有直接的身体接触。

并非所有的固体都可以被改变。生物的身体也属于固体,但由于活体有自由意识的保护,因此只有在极其特殊的情况下,可能对其他动物使用,诸如对方处于昏迷、濒死等自由意识变得极弱甚至开始消散的时候。另外,质地越紧密的物体,无论重组还是崩解的难度都越大;将质地非常紧密的物体崩解、或是使疏松的物品变得非常紧密,都是困难的活计。金属物品,其原子一般都质地非常紧密,因此都是很难甚至无法通过生物的能力变形的,无论是使原子排列更紧密还是拆开都是非常困难以致无法达成的。提到金属,铁制品在生锈后,铁锈的结构却是比较松散的,是可以被地魔法控制的。而其间存在许多空隙的土壤则是比较容易控制的固体,因此这种魔法才得名为“地”。

1. 魔法类型

1.1 重组类

以自由意识引导物体,使其的组成分子排列更加紧密的一类地魔法。

  • 强化:基础的重组类地魔法。使物体的组成结构更加紧密,质地更紧密的物体同时更强的硬度和较弱的弹性,就像被压实了一样(对于一些质地过于松散的物体比如海绵泡沫,体积确实会被压缩),因此得名。但仍存在一定限制,即越紧密的控制越困难。一张纸再怎么强化,也无法作为可以抵挡刀剑的盾牌。曾有魔法学者研究过利用构造魔法将石墨变成金刚石,可惜自古记载未有人成功过。强化魔法也可以作用在骨骼上,据记载在古代(?)一些习武之人就会用这种方式“改造”自己的骨骼以增加自身的击打和抗击打能力;可是对骨骼质地的改变势必会影响到骨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甚至会增加个体罹患各种骨科疾病乃至骨癌的风险,因此这种行为往往被视为歪门邪道而没有成为主流。

1.2 崩解类

以自由意识轰击物体,破坏其结构使其崩裂的一类地魔法。

  • 石崩:基础的崩解类地魔法。凝聚力量轰击地面,造成岩石或土地崩裂,通常会造成一片圆形的崩塌地形。威力过大的石崩如果作用在断层上,甚至可能引发地震。
  • 地震:凝聚强大的力量轰击地面,通常不会造成表层土石的迅速崩裂,而是将力量传递至最近最浅的地底断层,引发地震。其破坏力视断层的活跃程度、施法者所用的自由意识的力量而定。破坏力通常无比巨大,因此在原人社会是国际法律明令禁止使用的魔法之一,在自然界也是忌惮使用的魔法。在整个地震的过程中,施法者能够控制的只有最开始轰击断层时所用的力道,地震的强度、持续时间、范围等都是只有自然界自己才能决定的事。

1.3 混合类

  • 固体形变:融合了崩解和重组的原理,先将物品小部分崩解、再将这部分重组为新的形状,循序渐进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改变物体的外形。最常见的应用则是用土壤和岩石构成“石笋”、“石锥”、“石柱”。灵系魔法的变形术也涉及到对自身骨骼、肌肉、皮肤等的变形,这也是一种崩解和重组的表现,因此常有学者主张将变形术划分为地系的魔法。
科学/转能学/地系魔法.txt · 最后更改: 2020/08/13 21:46 (外部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