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使用自由意识对周遭环境产生影响的行为统称为“魔法”。运用魔法的技术被称为“转能”(即生物能对其他能量的转换),研究魔法的学科被称为“魔法学”或“转能学”。魔法学和宏观生物学(生态、环境、行为等)比列被原人称为“常识般的学科”或“野蛮的学科”,不被原人社会重视,在自然界中发展较好。
由动物所产生的,非自然形成的能量变化被称为“魔法”。这种动物体外有意识的能量转变基于DL生物的一项重要的生理特征:“神经再生”与“自由意识”。
此自由意识非“精神上”的自由,而是“形式上”的自由。即神经细胞可以脱离生物体存在,并构成庞大的神经网络,具有其在生物体内的功能。而神经再生(通过神经干细胞分裂分化成新的神经细胞,以补充受损或死亡的细胞)就是自由意识的基础,这令生物可以在自身周围的环境中发散自由意识,而不会造成机体的损耗。由于神经再生的存在,“记忆”是由大脑中的一类物质储存的,细胞死亡后、新的细胞可以借由吞噬等作用获得这些物质,因此即便是大脑受损,只要机体还在运作、干细胞还未完全死亡,生物体就还可以恢复到原本的状态。
一旦脱离生物体,神经细胞将失去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的能力,即不会再存在物质交换,寿命严重缩短。不同物种的离体神经细胞保持其活性的时间是不同的,短则几分钟、长则几个月。不管活性持续时间如何,一旦自由意识失去活性,就将失去所有的功能(即感知外界、直接作用于外界等)。因此若要维持长时间的自由意识需要持续地向外界扩散神经系统,这对生命体是很大的体力和能量的支出,消耗过多会造成神经干细胞和机体的严重负担,甚至可能产生生命危险。
除此之外,自由意识可以作为一些物质的载体,而这些承载物质就是被“魔法”转变的能量来源。它们可能来自生物体自身(如供燃烧的有机物、水、电荷等),当然这对机体的负担极重且很危险;也可能来自外界。但通常情况下,魔法的能源都来自于生物体自身的能量(化学能、热能、电能等)。
理论上来说,魔法是动物的自由意识对外界环境的影响,其本质和动物的其他运动形式是一样的,并没有一招一式的限制。但为了研究和描述方便,人们依然会按照习惯对根据原理和用途对魔法进行分类,这便是“属性”。
DL中的魔法分为:扭曲(Illusion)、电磁(Electromagnetism)、燃烧(Combustion)、形态(Liquid)、气流(Gaseous)、构造(Solid),共6个属性。
“扭曲”即改变力或物质原本的运动轨迹,其改变物可能是生物也可能是非生物,包括光、水流、风等自然现象,以及部分生命活动的顺序,乃至空间。又称为“灵系魔法”。
“电磁”即通过电荷富集或电流变化,产生闪电或光。这一类直接作用在自然界的电磁魔法被简称为“光(Lightness)”。同时,还存在利用微弱的电流直接刺激生物体、干扰生物电,或将光能转变为热能,这类分支被简称为“暗(Darkness)”。原本“电磁”统称为“电系魔法”,但在航海时代之后,随着宗教的发展,这两种不同的使用方式正式分裂为“光系魔法”和“暗系魔法”。
“燃烧”即可燃物氧化,产生大量光和热的过程,魔法状态下可燃物通常是来自生物体的有机物,且其产生的光和热常不受魔法的控制。又称为“火系魔法”。
“形态”即物体在固液气三态之间的改变。这种变化需要对环境的较为精准的改变,无法应用在生物体之上(包括微生物和植物)。另外通过让自由意识直接承载液态物质,令其的形状发生改变,也归为此类,同样无法作用于具有自由意识保护的生物体上。又称为“水系魔法”。
“气流”即自由意识通过其运动使气态物质出现移动,最常见的作用对象即空气,无法作用于具有自由意识保护的生物体上。又称为“风系魔法”。
“构造”即自由意识承载固态物质,或其运动影响固态物质的构造,进而使固态物质的形状、性质发生改变,无法作用于具有自由意识保护的生物体上。又称为“地系魔法”。
值得一提的是,动物分类学的分支之一,“属性分类法”,会将动物按照魔法属性进行分类。但这些属性对于物种的发展实际上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只是笼统地描述物种的习性和生活型。
魔法阵具有稳定魔法、拓广魔法所需原能源范围之用。通过魔法阵,生物体可不必将自身的能源作为魔法的全部能源,而是可以再使用外界能源(机械能、太阳能、电能等)作为魔法的能源,因而使一些范围大、耗能多魔法(如航道)的施展成为可能。其只是一种辅助工具,并非必要。
Powered by DokuWiki | © 2012-2025 Dragicland.com | Dragicland 龙幻世界 (蜀ICP备14022727号) |